創業如何選擇自己的項目?你走去江湖、市場、社會上,你可能看到有人做某種生意比較掙錢,或者某種似乎不錯的生意還沒有人做,或者在其他地方有人做的生意這里還沒有人做,那么你就可以嘗試。
創業可以模仿人嗎?當然可以,其實我們今天中國人的很多項目就是模仿美國人的。我們一個公司里面可能出現很多個模仿本公司出去創業的人。但是要注意與模仿對象的差異性,這樣才能使得自己的品牌逐漸形成一定的市場特色。
我要創業,如何準備?如果把創業分成很多個模塊,那么我要說它至少包括了團隊領導、陌生人溝通與人脈建立、組織架構建立與管理、體能準備、營銷基礎能力與動員能力。
現在的創業者與60后70后比機會是多少?我要說機會不是多少問題,而是差異問題,那個時候很多人最早的創業是擺攤,但現在可能是開網店;那個時候可能會在一個較大的領域開創先例,而現在則可能在細分領域創新。
如果我的家人與對象反對我創業怎么辦?創業是我們人生中往往史無前例的行動,是很大不確定性的選擇,他們有反對是正常的。一個真正的創業者不能不創業,面對反對意見:一是多做創業準備,能回答他們提出的各類問題;二是在自己準備行動的同時多與他們溝通;三是從小事情做起證明你是可以做點別人不能做的事情的。
先工作一段創業是不是更好?工作一段時間對于創業可能利弊參半,因為有些工作崗位可能讓你對于生意與社會更熟悉,也有些崗位可能過于細碎因此讓你對于創業更摸不到頭腦。
女性創業有啥優勢?女性在今天創業的優勢很多:一是在服務業創業興起的時候,女性細致耐心的優勢就能與服務業有更好的結合;二是在創業中,女性的耐心柔性溝通的特點,更適合在80后90后中建設創業團隊;三是更多男性愿意與女性合組創業團隊。
創業如何減少風險?首先你要敢于面對風險研究風險,你對眼前的目標市場、競爭對手、供應鏈情況、資本興趣等等了解越多你的風險越可控;其次你要多做準備,你要在社交、見識、行動經驗、團隊交往等方面比普通的乖寶寶、好學生要好很多;再次多花點時間與行業圈子里的人打交道,有良師益友是你管理風險的重要機制。
如何為自己的創業想法找錢?首先如果可能自己掙出點啟動的起碼的小錢;其次問你的父母或者朋友借錢,這樣你會很慎重,如果你能這樣投入,你更可能打動其他投資者;再次把自己的創業步驟分成幾個階段,不要試圖一次找很多錢。
怎么讓天使投資選擇你?天使投資者大部分是一些不很專業的投資者,他們有自己特別的愛好,有的人往往喜歡非常熱衷于自己認定領域的創業者,有些有海外背景的投資者喜歡投那些模式特別前沿的項目,而如果是本地老板出身的人,則希望你的做法有點傳統但能產生現金流,10個天使投資者也許有20種愛好。
投資者有好壞的分別嗎?也許沒有。有的投資者花很少的錢要占你很大的股,而且要緊緊地管著你;有的投資者投的錢比較多,占的股比較小,但不想多摻和你的事情,你希望他幫忙的事情除了錢他沒興趣;也有的投資者,資源多錢也不少,但是對你的發展節奏與效果有要求。
我要創業,我一定要寫商業計劃書嗎?寫商業計劃書又不是要殺你,那么害怕做啥?其實寫商業計劃書也是對你自己的思路與做法的梳理,所以我是建議大家應該寫。
創業如何找到自己的團隊?如果你到創業的當口再找人就有點匆忙了,所以平時就應該在自己做準備的時候,就選擇那些可能的合作伙伴,比如你去做一個學生社團就會發現很多人3分鐘熱度,但你做了幾個項目,發現就是有那么一兩個朋友與你長期搭配很好,也許就是很好的伙伴。
創業企業如何招人?多提供實習機會,在實習生中找人;可以在一些普通學校甚至打工仔中找人,可以與這樣的學校建立對口關系;有從普通人中培養人才的想法,長期養成;招中等人才,他們更可能有團隊合作性。
創業初期要不要用家人與好朋友?我覺得可以有限地用,但最好不用,因為等距離的員工關系,更能保證創業發展穩健與長久,中國年輕人不太喜歡在親友關系掌控公司的環境里面工作。
如何提升創業團隊的管理能力?創業團隊成員都只有樸素的管理想法,所以領頭人要多總結多梳理管理規則,可能的話讓創業團隊成員參與一點系統的管理訓練,內部成員要多做點管理經驗溝通與分享。
我的創業主意怕說出來就被人模仿了,怎么辦?那我建議你不要去用這樣的主意創業,因為創業遲早要見人,那么脆弱的主意是很難存活的。
如何在創業中做好自己的商業秘密與知識產權的保護?一要做好商標與專利的注冊工作;二是在勞資合同中對于同業競止與保密義務作出規定;三是學習其他知識產權保護做的好的創業企業的經驗。
創業企業進入成長瓶頸期怎么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企業發展往往有自己的周期性,無論技術還是產品還是營銷方式都需要更新,因此一個創業企業除了要爭取超越5年生存期,還要爭取在3~4年的時候研究超越周期的創新機制。要把自己掙的錢投入在創新中,也要注意人才更新與自己人的知識更新。
技術型創業者如何彌補自己在市場與服務思維上的不足?有意識地去找市場與服務合作伙伴,適當地運用股權激勵;如果在個性上容不下他人,技術創業者可以將自己界定為一個技術性發明的人才,而主要考慮把自己的技術銷售給其他對口的中間客戶。
做傳統的要不要轉到那些比較前沿的領域?做傳統的可能有現實的現金收入,做前沿技術的必須依賴投資的支持,客觀地說做傳統的更能存活,做前沿的更有爆發的機會。所以轉不轉是由創業者的資源與思維決定的。
做事業單位或者政府客戶有很多潛規則,怎么操作最好?很多國際公司尋找代理公司去開拓市場,自己不親自去穿越潛規則;本地公司很多人在實踐潛規則。我個人是選擇只做沒潛規則的生意。
創業后覺得還不如那些沒創業的,怎么辦?是的,創業是90%的人要活下去都難,9% 的人掙的錢也許和就業的差不多,1% 的人活得經濟上比較體面。但是有些人沒嘗試下不甘心。好了,現在你嘗試過了,你可以考慮下是不是索性去做個就業者。
如何了解政府的創業鼓勵政策?各個地方政府的科技部門、商務部門、經濟信息部門有相對集中的創業鼓勵信息,可以通過他們的官方網站去了解。有些地方比如長沙還有創業辦。上海就有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
創業是不是上市才算成功?不是的。中國目前包括個體戶與網店在內,大約有1.1億個創業主體,1.5億創業者,但是真正拿到風投的企業也就1萬家,上市的不到4千家。大部分創業企業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生意,小生意才是創業常態,能做到小生意不死就是2~5%的概率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