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計算機專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進行校企合作時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缺乏可持續性的技術革新、合作缺乏一定的廣度、合作缺乏一定的深度、合作缺乏一定的動力。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應當深化產學結合,加強校企合作,認真做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這樣也就給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量較大,不僅高端研發人才需求較大,而且各類信息化基礎性開發、電子商務、辦公自動化、操作和應用等方面的人才也需求強勁。但是隨著高職計算機專業不但擴招,高職計算機人才的培養面臨著一些問題:初次就業率下降、就業壓力比較大。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其中師資力量薄弱、實驗條件不能滿足需要、不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等因素對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產生不利因素。
一、高職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高職計算機專業采取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有著很大的優勢。一方面不需要像傳統工科那樣需要昂貴的大型設備,使得校企雙方投入減少;另一方面不像經管類、文秘類等文科專業那樣缺乏批量的對口崗位。但是校企合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校企合作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涉密技術,從而導致合作缺乏一定的深度。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無論是在哪一類單位都是從事信息技術相關的崗位,往往涉及到一些管理制度秘密、技術秘密、商業秘密,因此,缺乏合作深度是校企合作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如果合作企業對涉密的問題有所保留就會影響到合作效果。(2)學校和企業之間由于利益資源不對稱,會導致合作缺乏動力。學校和企業之間價值取向和社會定位的不同,很容易導致產生合作阻力。從企業方面來講,人力成本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主要是向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提供的其他資源十分有限。而企業要向學生或者教師提供生活設施和工作設施以及必要的指導和培訓,擠占了資源,影響了企業的效益。從學校方面講,進行校企合作是由于缺乏文化環境、缺乏師資等,因而急需進行校企合作,彌補自身資源的不足。(3)由于受到專業對口思想的影響,合作還缺乏一定的廣度。企業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實習,由于受到專業對口傳統思想的影響,合作對象主要是IT類企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興專業,因此會出現專業不對口情況的發生,會對學生的實習態度和熱情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會影響到學生、學校、企業之間的關系,從而對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產生不利影響。
二、針對高職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1)校企合作采取分層合作模式,加深校企合作深度。學生到企業從事信息技術相關的崗位可能會涉及一些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這樣就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技術的應用。因此在進行校企合作時可以采取分層合作的模式來規范信任和責任。(2)要改變傳統的專業對口觀念,促進校企合作良性發展。傳統的專業對口觀念,已經不再適應目前的就業形勢需要,也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在一些中小城市和欠發達地區,IT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容納能力還非常有限。為了找到合適的合作企業,就需要去發達地區或者大城市,這樣就會增加學生管理的難度以及校企合作的成本等問題。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和不太發達的地區,很多行業都需要信息技術人才,因此往這些地方各類企業輸送信息人才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向。當然,這樣就會出現需求量較大、崗位較分散,企業“點多面廣”的問題,就需要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進行專項統籌,建立溝通渠道,形成區域內良性互動。(3)改變校企利益關系,創新校企長效合作機制。政府要創設有利于校企合作的環境,要在校企合作中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對各方的利益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只有學校和企業平等互利才有利于校企合作順利開展。學校要做好專業對接企業的需求,做好校企平等互利,是校企長期有效合作的關鍵。這里的對接包括專業對接產業和資源對接。專業對接產業就是培養企業能用、想用、急需的人才,創建專業特色,圍繞產業布局進行專業的設置,企業也應當看作是獲得人才的機會。資源對接也就是人力資源對接和教學資源對接。校企合作只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崗位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專業和產業的契合度等內涵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校企合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付達杰.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校企合作障礙分析與發展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6).
[2]李金鳳.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校企合作優勢的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11(4).
[3]孫明,王京峰.淺議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