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作戰樣式發生了急劇變化,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之后,由信息主導的空天一體作戰顯示出巨大威力。目前,以美國、俄羅斯為代表的航空航天技術發達的國家,十分注重提高空天一體作戰的效能,并呈現出了一些新趨勢。
一、提高空天一體作戰效能的重要性
檢驗空天一體作戰的整體攻防能力,歸根結底要以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效能是否提高為標準。綜觀人類歷史上的歷次軍事變革,無不以提高作戰效能為直接和根本目標。提高空天一體作戰效能是確保打贏未來空天一體作戰的根本。以美國、俄羅斯為代表的航空航天技術先進的國家,積極從作戰理論、指揮體制、武器裝備、戰場空間、全維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研究提高空天一體作戰效能的有效應對策略,顯示出提高空天一體作戰效能的重要性,也為打贏未來空天一體作戰提供了基礎。
二、外軍提高空天一體作戰效能的現狀
(1)完善空天一體作戰理論。1999年初,美國提出了以聯合航空航天力量為主體的作戰理論新構想,清晰的描繪了未來太空戰的基本狀態。后來,美參聯會頒發《聯合空間作戰綱要》,系統地闡述了美軍實施聯合作戰的原則、聯合空間作戰的計劃與實施、軍種空間作戰行動、戰區空間支援行動等內容。這種空間作戰理論與美國空軍的“空中作戰”理論一起,形成新的“空天一體作戰”理論。可以預見,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空天一體作戰理論將不斷完善和發展。
(2)組建一體化的指揮作戰網絡。為應對空天一體作戰,美俄等國家將地面指揮所、空中指揮機、空間衛星組成一體化的指揮網。在這個指揮機構下,對地面、空中與空間實施一體化的作戰部署,形成了地面偵察力量、空中偵察機、太空偵察衛星一體化的偵察網。按照這個“綜合集成”的原則,空天一體作戰的整體作戰效能進一步增強。
(3)致力奪取信息優勢。在空天一體作戰中,信息優勢成為整體作戰和高效作戰的前提和制勝基礎。美軍特別強調了“將主宰機動、精確交戰、集中后勤和全維保護”等能力,為未來空天一體作戰中綜合運用各種作戰力量和作戰方法,形成整體作戰效能創造了先決條件。
(4)優化配置和高效運用作戰資源。除傳統的作戰資源外,外軍特別注重對空中、空間和電磁資源的利用,并認為空天一體作戰中沒有空間力量的配合與支持,將難以順利實施作戰行動。
(5)強調武器裝備的總體結構優化和協同訓練。為打贏未來空天一體作戰,美國在確立武器裝備總體結構時,強調優先發展用于奪取信息優勢的系統,重視發展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和反導彈武器系統,積極發展軍用航天系統,大力發展無人作戰飛機、軍用航天飛機和以定向能武器、動能武器為代表的新概念武器技術,以加強空天一體作戰的攻防對抗能力。
三、外軍提高空天一體作戰效能的新趨勢
(1)調整優化空天一體作戰的組織結構。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空天一體作戰,美國積極致力于“天軍”的建設。目前,美軍已經擁有多個航天聯隊。不僅如此,美空軍的“全球作戰”戰略的提出,確保空天作戰自由并保持美在空間通信、監視、探測、導航等方面的主導地位是美空軍的戰略使命。美空軍進一步明確了“航空航天一體化”的建軍思想,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由目前的空軍向空天軍的轉變,以確保空軍成為一支“全球警戒、全球到達”的全球力量。
(2)創新“基于成果”的空天一體作戰理論。美國“基于效果”作戰的積極倡導者戴維·德普圖拉空軍少將認為,戰爭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摧毀敵人的有生力量而是強制實現對自己有利的政治結局。因此,美軍聯合部隊司令部提出,“基于效果作戰是在沖突中協同和積累地運用全方位的軍事能力和非軍事能力對敵產生預期戰略效果或結果的過程。”為此,美國認為,未來打贏戰爭必須實現陸地、海洋、空中、太空以及有人和無人平臺的無縫連接,充分發揮多平臺融合的整體效能。
(3)完善空天一體作戰的裝備體系。為全面提升空間攻防能力,世界航天大國正不遺余力地加緊建立和完善航天裝備體系。美國發展的重點主要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地球遙感系統、軍民兩用衛星通信系統和航天器發射裝置,完善導彈和核攻擊預警系統。并計劃開發一種可重復使用的超音速太空飛行器。而歐盟國家為擺脫依靠美國GPS提供全球定位的現狀,正加速發展耗資32億美元的“伽利略”專用衛星導航系統。
(4)重視模擬作戰和人才培養。為加緊空間技術試驗和作戰模擬,美空軍在科羅拉多州空軍基地建立了空間作戰實驗室,以集中研究和檢驗空間戰武器裝備和新的作戰理論,其他軍種也相繼成立了相應的作戰中心和作戰實驗室。在研究空天一體作戰的戰場監測、打擊效果評估等,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時,美軍還多次舉行了模擬空間作戰演習,以使官兵掌握和熟悉空間戰的方式、方法。此外,美國十分重視培養素質全面的適應太空作戰的人才。美軍認為,建立一支在作戰技能和技術技能都同樣熟練的太空骨干力量是未來空天一體作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