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而言,為了實現其有效集成,本文就綜合電子系統體系的工程設計、管理及評估方法進行了研究,并就其在變電站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于同種類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工程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工程方法變電站應用
為了對綜合電子信息系統進行研制和建設,必須不斷進行工程方法的應用和創新,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從設計、管理及評估方面入手,對可操作方法進行有效的探索,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特點分析
系統體系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通訊信息的接入來源的種類多、數量大,來源包括各個環境中的多種傳感器。(2)通訊信息的處理具有差異性,在信息的處理過程中,有些為以文字及圖片為主的信息整編處理及目標通訊信息的處理,有些則為以雷達通信為主的態勢信息處理。(3)不同信息間存在著聯系性,盡管各種信息在處理方式及模型上各有差異,但在內容上,各種信息間還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可以進行綜合印證和信息共享。(4)對于已經具有成果的系統,要進行兼容,這就導致了不同電子信息系統之間的多樣性。
在電子信息系統的研制中,系統軟件架構的設計是研制的核心環節,開放性和兼容性是搭建系統平臺架構必須具備的條件。此外,還有一些問題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異類信息的耦合性處理、信息共享的便捷性、軟件部署的靈活性以及需求變化適應性,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大大提升系統的擴展性和可靠性。
二、綜合電子信息系統體系的工程設計、管理及評估方法分析
2.1體系工程的頂層設計方法
系統頂層設計技術選擇了以多視角為基礎的體系工程的頂層設計方法,采用體系結構設計思路,以此特殊復雜系統為依據,其任務、目標及其使用環境,從設備多個視角入手,在對各方需求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對于設備的體系、形態、系統的構成及其技術性能、系統的部署及其配置、工作模式及其流程、關鍵技術及功能性能的評價等相關要素進行了全面的設計。
2.2體系工程工作模式的設計方法
為了進一步適應設備體系的需求,可以采取標準規范先行體系工程工作模式的設計方法,方案階段可先進行多種協同運行工作模式的設計,而后才進行系統的實施及試驗的驗證,以保證所制定系統運行機制的有效性及其可行性,并有效推動了協同處理流程的有效建立,并為工作的轉型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撐。
2.3體系工程的管理方法
對于這種較為特殊及復雜的系統,僅借助于現代化項目管理方法還無法真正滿足體系工程管理的相關要求,必須將現代化項目、共性技術以及使用三種管理方式相結合,各種管理方法各有側重,且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了項目的研制及其建設過程。
2.4體系工程的評估方法
進行系統效能的評估過程中,不僅需進行設備單體功能及其技術性能等指標的試驗及其評定,還需要對體系工程中各種鏈接系統的綜合集成效能進行相應的評價。初期需對整體評估框架頂層進行設計,最終確定了單系統單項量化指標的驗證→單系統效能的評價→工程的總體聯式→鑒定試驗→綜合演練試驗這一全過程體系工程的驗證及評估方法。
三、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在變電站的應用分析
變電站二次設備過電壓保護主要是將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作為保護的核心,并為受保護設備進行了均壓等電位系統的構建,借助于各級過電壓浪涌保護器將電流逐級泄放至大地中,并確保了變電站二次設備運行過程的安全性及其可靠性。對于其防護位置而言,基于微機型的綜合自動化系統所能夠承受過電壓的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僅僅幾百伏的過電壓就會導致設備發生損壞,因此,應對高壓側的避雷器殘壓進行有效的抑制,以確保能夠有效滿足設備絕緣水平的相關需求,此外,因地電位的升高,對于感應到的電源回路零線而言,其過電壓常常也會達到上千伏,因此,應在交流綜合電子信息自動化系統的交流回路上進行C級單相浪涌過電壓保護器的安設,且安裝位置應當盡可能選擇在綜合自動化屏交流電源的空氣開關之處。
四、結語
總之,在進行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研制及建設過程中應對其復雜性、開放性、演化性及其不確定性進行充分的考慮,以便有效推動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童志鵬,劉興.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信息化戰爭的中流砥柱[M].北京:電子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2]蒙存占,何成銘,孫紅宇等.基于模糊綜合評估法的裝備保障系統效能評估[J].兵工學報,2010(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