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控技術是現代先進制造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文章從提高數控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角度,針對實踐環節的教學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數控技術數控機床教學方法
一、提高教師隊伍的責任心
指導教師都應該帶有一種很強的責任感,盡職盡責地指導學生參加實習,而且要自始至終地,容不得半點松懈。同時,教師的所作所為、敬業精神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實習態度,以至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生操作機床時,教師要做到不離現場,而且還要來回反復巡看學生的操作過程,發現問題要及時指出并進行講解更正。
二、加強實踐環節
數控技術是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實踐性強,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專業特點采用的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方法,以典型的數控設備———數控機床為主,圍繞數控加工的過程控制開展教學與實踐。
2.1理論教學的實踐性
在理論教學中,介紹數控機床的基本概念、原理、計算和設計方法,著重闡述計算機數控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結構、進給伺服系統、檢測裝置、數控加工程序的手工編制和計算機輔助數控加工編程等內容。以數控機床為主線,根據加工過程中數控系統內部信息流處理過程展開闡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并注重機電結合和系統理念,反映當今世界機床數控系統技術的發展前沿。對數控技術的幾個重要內容、核心技術和最新技術成果作較為系統、深入的敘述。例如,在講解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的教學內容中,著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1)引出編制程序的基本功能指令,它是數控機床自動加工工件的基礎。首先,講授數控機床的五大功能指令的作用;其次,介紹每個指令的含義,要求學生能牢記并能正確理解和應用。只有掌握了這些指令的區別與聯系,才能選用符合加工要求的指令。例如,在加工中途工件尺寸的檢驗或排屑,合適的指令只能是MOO和M01。(2)介紹編制加工程序的格式。目前,常用的數控系統有FANUC系統和SIEMENS系統,這兩種數控系統程序的格式框架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區別。針對我校的實際數控系統,要求學生熟練掌握FANUC系統和SIEMENS系統的程序格式。(3)通過大量編制程序的練習,達到熟悉編程的方法和步驟,提高程序編制的準確率。當然,對于其他的理論教學內容,比如插補原理、刀補原理、速度控制原理等,盡可能的注意理論教學的實踐性。在進行了理論課程的學習后,如果直接通過實際操作來驗證程序的實用性,在學生沒有實踐經驗的前提下,應該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雖然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操作機床,但因缺乏經驗,熟練程度欠佳,可能會有不正確的操作,造成刀具和機床損壞。因此,在實習環節之前增加數控加工仿真系統的學習和練習對更好的掌握這門技術非常必要的。
2.2實際操作訓
練有了前兩個環節,使學生較好的掌握了編程方法,通過仿真驗證了程序的準確性,接下來的實踐環節,就是讓學生在實習教師的指導下動手加工零件。
(1)手工編程及加工。選擇合適的零件,根據被加工零件的圖紙、技術要求及其工藝要求等切削加工必要的信息,確定適合數控加工的內容,進行數控加工工藝性分析并做出相應的工藝處理和數學處理,按照數控系統所規定的指令和格式編制加工程序。提醒學生注意數控加工工序與普通工序的銜接。考慮到加工安全,要求學生采用仿真系統校驗程序的正確性,指導教師還要核查工藝的可靠性,才允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物加工。先采用走空刀的方法,檢驗刀具路徑是否有錯誤,是否碰撞零件、夾具或機床等;通過程序檢驗,然后采用蠟模為原材料,開機試切;通過對蠟模零件幾何尺寸的檢驗,決定學生是否可以采用鋁合金來代替石蠟進行正式加工;最后通過鋼件的切削加工,使學生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合理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對加工質量的影響有更深的認識。(2)自動編程及加工。針對已采用手工編程加工的零件,讓學生使用計算機為輔助工具,在學習CAD/CAM課程的基礎上,采用CAD/CAM軟件進行計算機輔助數控編程及加工,并與手工編程及加工相比較,使學生認識手工編程是基礎,圖形交互式自動編程是復雜零件數控編程的發展必然趨勢,也是現在復雜零件普遍使用的數控編程方法。突出其編程速度快、直觀性好、使用方便和便于檢查等優點。
三、結論
職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要堅持培養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不斷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完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培養教師高度的責任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教學質量,以更好地適應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更多的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