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對視覺文化環境建設有著迫切的需求。目前此類學校在視覺文化環境建設工作上存在一些共性,各個學校也試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掘出自身的特色文化,以區別于其他學校。如何才能在校園視覺文化環境建設中有效的打造并凸顯這種特色,在此項工作中會遇到什么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都是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視覺文化環境;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4-0236-02
應用型本科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上升和社會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整合而發展成熟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應用型本科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這一類型的院校普遍比較年輕,從對外樹立形象擴大影響和對內提高內涵水平的要求上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迫切的需求。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能夠全面反映出學校的建設、辦學和育人水平。而校園視覺文化環境特色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但能夠比較直觀的反映一所學校文化建設的層次,而且能夠通過改進管理方法、資金投入、技術手段快速實現建設目標,因而被日益重視。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視覺文化環境包括:基礎部分的校徽、校名、校訓、標準字體、標準色等;應用系統的導視牌、標志牌等環境展示識別系統、備課紙、檔案盒、筆記本等校務用品、公關贈品等;以及自然景觀和雕塑、噴泉等人文景觀。這些視覺文化環境猶如學校的著裝和儀表,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現著學校的文化與品格。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機構,具有不同于普通研究性本科院校的教育思路,它更側重于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往往從“知行合一”、“體用合一”等角度提高學生對技術的重視。
一、我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視覺文化環境特色建設方面存在的共性
目前,應用型本科在我國還屬于一種新生事物,從它的提出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各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視覺文化環境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通過對這些共性加以分析,我們能夠探索應用型本科校園文化建設的規律,從而找到特色發展之路。
1.學校多為新建或搬遷的新校區,占地和建筑面積都比較大,而且建設初期經過了詳細的規劃和論證。在基本設施和環境配套方面,都有著老牌院校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為后續的學校視覺文化環境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當基本教學設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視覺文化環境建設就成為了學校建設的點睛之筆。缺乏文化氣息的校園總是給人空落落的感覺,于是今天做一處景觀,明天立幾個宣傳欄,后天又印一些稿紙信封,看似并無關聯的行為其實需要系統的策劃和資金的保障。
3.新建院校面臨著教學育人、招生就業、生活服務、對外宣傳的巨大壓力,要求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大干快干,以求早日進入良性軌道。而視覺文化環境建設滲透于上述各項工作之中,為了出成績、見效果,就免不了有急于求成的心理;
4.各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呈現出高投入、長期化的趨勢。為使校園文化環境特色鮮明,不惜投入大量精力或重金打造,文化建設逐漸成為一種自覺行為,但有時會出現一定的無序性和盲目性。
5.隨著社會的進步,流行文化和現代技術使校園文化成為一種融尖端科技和密集信息的藝術性的文化活動,新型院校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手段和建設思路已經明顯不同于老牌院校。和老牌普通研究型本科院校相比,新建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缺乏文化的長期積淀,但長于現代和社會職業氣息。
6.應用型本科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比較突出。這類院校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等方面不同于其他類型院校,具有很鮮明的特色,而且同為應用型本科,學校間的差別也很大,因而導致學校文化上的差異。
在學校視覺文化環境建設中,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思路、專業開設的差異性,各個學校都試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掘出自身的特色文化,以區別于同類學校,從而在人才培養和形象宣傳上占有一定的優勢。以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為例:該校新校區于2009年建成并開始招生,校園視覺文化環境建設同步啟動。隨著規模的擴張和競爭的壓力,學院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也在不斷提高。該校在其五年發展規劃中提出:“內涵建設與外延發展并重。按照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條件的要求,進一步規劃、設計學院的環境建設,要求突出內涵建設,即使是學院的基本建設也要圍繞內涵建設的需要來開展,提高基本建設的指向性,增強其計劃性。用工業文化引領校園文化,打造具有現代工業文化特點的校園文化。”同時對學院的特色建設,規劃中也指明了方向,“特色:區域上具有河南特色,為中原經濟區產業發展服務,為振興河南新興戰略產業服務;層次上具有應用型本科特色,培養目標定位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類型上具有制造業特色,以機電為主的專業布局,做大做強優勢專業,圍繞優勢專業增設新興專業;模式上具有產業特色,構建產學研一體的產業化辦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三式四共五銜接等辦學模式。”找準人才培養模式,文化特色自然凸顯。
二、應用型本科視覺文化環境特色建設的規律
對于像應用型本科這種高層次職業院校,特色建設體現在方方面面。視覺文化環境建設中的特色打造是特色建設的外在表現,同時兼具教育和美化的功能。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打造并凸顯這種特色?通過對成功構建特色文化的院校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到一些規律:
1.要在建設初期成立專門的規劃、設計、預算和監督實施的部門,沒有條件的可以考慮將這一工作委托給有經驗的設計和施工機構代為實現。在此基礎上,要調動學校的各個部門,積極配合,把這項工作提升到決定學校未來發展的認識高度。
2.要及時制定出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的發展是百年大計,文化環境建設伴隨著學校和時代的發展也是一項長期工作,在長遠計劃中要制定出階段目標,并循序漸進的去完成。選擇當前急迫、易于完成的作為短期目標,把需要長期建設、較難把握的項目放在未來完成,在建設規劃、資金使用、統一設計上都要有所考量。
3.還要想方設法尋找突破口,一鳴驚人,避免平淡和雷同。可以從學校的辦學模式、辦學理念、專業設置、育人方法的特色入手,在視覺文化環境建設中加以固化和體現,如前文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實例:在尋求突破口上,可以首先從該校的類型和獨創的辦學模式上切入,“機、電并舉”、“產業化辦學”、“校中有廠、廠中有校”,這些特色歸納為“現代工業文化特點”,要在視覺文化環境建設中作為表現的核心。
4.除了從表現內容上找突破,還要從表現形式上找突破。圍繞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品位高雅、內容豐富、形式活潑這五個原則打造校園文化環境。在設計實施的過程中充分兼顧校園文化環境育人、科學、美化的三大功能。可以依據不同的環境,室內、外,點、線、面,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觀。
三、應用型本科視覺文化環境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
校園文化環境特色建設對于大部分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還是新生事物,各校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在建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的結果有時會使這項工作陷于停頓,有時會讓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嚴重時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誤入歧途,引起反作用。通過研究,筆者對這些問題總結如下,并試圖找出解決的辦法:
1.片面重視實用主義,過分追求功利和短期效益。要形成主題深刻、韻味悠長、歷久彌新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的投入和時間的積淀,這和新建院校急于出效果、出成績的現狀形成一對矛盾。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還是要長遠規劃,分階段定目標,可以短期完成的就放在前面重點做,需要長期投入的就持之以恒的常抓不懈。
2.應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職業特點,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容易過度發揮其理性和專業教育的功能,而忽視了文化的人文關懷和美育功能。校園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育人,并且要承載著更多的德育和美育功能。那么校園視覺文化環境在表現學校專業或行業特色的同時,還要通過人文規劃和藝術設計的手段加強德育和美育這兩方面的內涵建設。
3.部分項目內容空洞、流于形式,制作粗糙、缺乏精致,設計淺薄、缺乏厚重。這個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由于前期設計與后期執行力不到位造成的。視覺文化環境特色建設的前期設計需要多部門的參與,比如一個生活區的小雕塑,如果沒有綜合考察所處環境與風格、材質、色彩的搭配并確定表現主題,只是簡單的從網上摘抄方案,那么這個雕塑的內容往往就是空洞的。同樣執行力的不到位也會造成后期監管和藝術指導的缺失,容易出現做工粗糙、與原設計大相徑庭的問題。
4.顧此失彼,片面宣傳某一特點,缺乏前瞻性,隨著時代、行業的發展和學校特色重心的轉移,原先的建設成果效用降低,造成浪費和重復。形成一個整體成熟的校園環境,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并且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考驗。校園視覺文化環境特色建設是一項科學的、可持續的工程,在建設初期,要充分利用多個學科的知識,結合本校的發展現狀,具備時代眼光和超前意識,設計和制作出獨具魅力、蘊藉雋永的文化作品。
綜上所述,只是對校園視覺文化環境建設的一些整體的看法和研究。校園視覺文化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蘊含著組織管理、預算規劃、信息技術、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多學科的知識。在從事這項工作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全面把握,運用好學校內外部的力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評[G].研究概覽,2010.
[2]查道懂,等.弘揚大學精神建設大學文化[J].宿州學院學報,2010,(8).
[3]劉佳敏.應用型本科院校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20).
[4]周躍龍.加強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J].現代商貿工業,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