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制訂IEP體育教學計劃的程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估方法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并結合番禺培智學校的教學情況進行智障兒童IEP體育教學的個案研究。研究發現,番禺培智學校存在對學生現有情況描述不詳盡、教學內容仍以教學大綱為主,缺乏IEP內容、教學評估方法單一等問題。
關鍵詞:智障兒童;IEP;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4-0271-02
20世紀末學者們已經認識到IEP對殘障的重要性,并對學習IEP理論發出倡議之聲。而體育教學訓練對智障兒童的體能、認知能力,特別是社會適應能力都有顯著的提高作用。由于智障兒童的個體差異較大,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以及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原因,對智障兒童進行IEP相關的體育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智障兒童IEP體育教學為研究對象包括IEP教學的目標、內容、教學和評估的方法等,并以番禺培智學校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文獻來源于中國知網、臺灣特教資料庫、中國特教網以及各特殊學校教育網站等。
2.訪談法:以現場訪問的形式,對番禺培智學校相關IEP專家、教師進行訪談。
3.個案分析法:以廣州市番禺培智學校樣本進行分析,結合學校實施IEP的情況,從教學實際出發分析智障兒童體育教學IEP實施情況。
4.田野工作法:本人作為教師進入番禺培智學校實習,借此進行調查研究,并作為其中一員參與實際的IEP體育教學,獲得第一手資料。
二、IEP體育教學計劃的制訂
(一)制訂IEP體育教學計劃的程序
體育教師制定IEP體育教學程序和IEP的制定程序基本相同,但IEP體育教學主要解決學生的體育教學部分的問題,其關鍵是幫助教師制定合適的體育教學目標、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番禺培智學校制定IEP時,各科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科的教學評量,新生在入學一個月內,舊生在上學期結束前一個月。體育部分的課程評量是各班負責的體育教師根據《雙溪心智兒童個別化教育課程》評量表進行評量,將體育部分的課程評量結果填寫好交給班主任。最后班主任綜合各科的評量結果編寫IEP,班主任負責IEP的編寫和保管工作?!峨p溪心智兒童個別化教育課程》評量表是從臺灣引進的智障兒童個別化教育課程,是針對智障兒童的IEP教學而設計,目前廣州市所有培智學校都是運用這一課程評量表進行IEP設計的。
番禺培智學校體育教師編寫體育教學部分的IEP程序:(1)根據《雙溪心智兒童個別化教育課程》評量表進行體育課程評量;(2)擬定長期目標,長期目標的確定是選取評量表中姿態控制、移動力、運動與游戲技能三部分中總得分比例較低的部分,考慮學生的“所需”、“所能”,以動作+內容的方式敘寫;(3)擬定短期目標,短期目標是長期目標中評分低于2分的子項,在項目較多的情況下優先評分為0分,注重“功能性”、“可觀性”、“可測性”,以在何種情況下做什么做多好的方式敘寫;(4)安排課程目標的優先順序,此部分的排序一般由編寫IEP的小組完成,通常為學生的班主任。
與IEP制定程序相比,番禺培智學校體育教師的IEP制定減少了學生現有學業成就和功能性表現的描述部分,在長、短期教育目標方面沒有指出如何進行測量,沒有描述適應性調整的預計日期、預計頻率、場所以及那些服務和適應性調整的持續時間。智障兒童的IEP體育教學計劃制訂步驟需要按照IEP的規定來完成,學生入學后一定要進行體育課程的評價,對學生功能性表現描述要綜合各科的評價全面科學地表述,制定長短期目標時要對如何測量、實施、評價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說明。
(二)IEP體育教學內容
IEP教學內容的選擇是由學生的教育需求決定:學科表現、認知能力、職業性向/轉銜、社區活動能力、溝通能力、行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感官功能、社交/情緒行為。同時,學生的長短處資料、學生的學習能力特質和家長的期待也是教學內容選擇的重要參考依據。
番禺培智學校的IEP體育教學內容是根據《雙溪個別化教育課程》中的優劣項目進行選擇,運動技能方面的內容有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部分。與教學大綱相比,《雙溪個別化教育課程》體育教學內容更加細化、有針對性,而教學內容相比教學大綱要少。番禺培智學校IEP根據《雙溪個別化教育課程》內容將原來的教學大綱內容進行精簡細化,選取一些最基本的生存運動技能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分布上將原來的動作訓練為主轉化為動作訓練和心理健康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其中在粗大動作方面運動與游戲技能的內容占整個粗大訓練的一半。
IEP的教學內容是根據長、短期目標來選擇的,而長、短期目標的內容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愛好,要考慮到學生如何規劃自己的將來生活[1]。在番禺培智學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沒有根據長短期目標來進行安排,但在具體運動項目方面體育教師還是會根據學生的不同靈活度選擇教學內容。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以學生會但還不是完全掌握的動作技能為教學重點,對于那些完全不會的動作技能內容安排少。教學內容以粗大動作訓練為主,注重學生肌肉活動能力的訓練,缺乏情感、興趣方面的教學。
(三)IEP體育教學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師運用何種途徑進行教學完成體育教學內容。一般體育教學運用最多的是講解法、示范法、練習法,因為體育教學的內容為運動技能。體育教學通過動作的學習掌握運動技能,更多的是身體活動。錢燕提出培智學校實施個別化教育的方法有:生活核心單元教學、貫通式教學、單元教學、情境教學、協同教學等[2]。IEP對教學方法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都符合IEP的教學要求。
番禺培智學校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運用最多的是講解法、示范法、練習法、游戲法,在對待不同的教學對象時還有分組教學的方法。在教學中智障兒童的體育教學與普通兒童體育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不斷地重復講解和示范教學內容,而且要將教學內容盡量細化分解。對智障兒童進行IEP體育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運用講解、分解、示范、分層、重復練習、游戲等方法來安排教學,只要能讓學生學會動作的教學方法就是好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每一堂課教師都必須運用兩種以上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是還運用多種綜合法進行教學。
(四)IEP體育教學的評估方法
丁怡指出:IEP是否達到預期的結果,應當如何改進,如何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教育評估就發揮了它的重要作用。教學評估應當具備全面性、科學性、一致性、連續性的原則,評估時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最好注重多維評估的應用[3]。魏曉民研究指出對學生成績的個別評鑒以學生在各種學習領域的進步情形作為成績考核的根據[4]。
番禺培智學校所有教師對智障兒童體育教學的評價都是終結性評價,在學習完一項運動技能后就對學生此項運動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評量標準和普通學生運動技能評價標準相同,但一般運動技能占總分的80%,平時學習態度占20%。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的每次練習進行評價,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多數評價都是積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在終結性評價時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身體能力進行合理評述,表揚學生表現好的方面。
由于智障兒童本身存在的生理缺陷使得兒童在技能學習方面有一定困難,而對兒童進行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運動技能,而是通過體育運動提高兒童肌肉活動的能力,增強自信心,讓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因此,對學生IEP體育教學的評價不能局限在運動技能的掌握上,對學生的評估方法要以形成性評價和多元評價為主,科學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描述,發現學生在生理、心理、情感和社會適應方面的改變。
三、結論與建議
第一,在制訂IEP體育教學計劃程序方面,番禺培智學校對學生現有的情況描述不夠詳盡,對目標的調整和測量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說明。建議對學生功能性表現描述要綜合各科的評價全面科學地表述,制定長短期目標時要對如何測量、實施、評價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說明。
第二,在IEP體育教學內容方面,番禺培智學校仍以教學大綱為主,對學生的IEP教學內容安排較少,建議教學內容以學生IEP的長短期目標為依據。
第三,在IEP體育教學方法方面,番禺培智學校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運用多種綜合法進行教學。
第四,在IEP體育教學評估方面,番禺培智學校以終結性評價為主,注重運動技能的學習,建議對學生的評價以形成性評價和多元性評價為主。
參考文獻:
[1]李丹.國外個別化教育計劃中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的培養及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08,(2):51-55.
[2]錢燕.培智學校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思考[J].現代特殊教育,2000,(3):37-40.
[3]丁怡.從中美特殊教育的比較看個別化教育計劃在中國的實施[J].中國特殊教育,2001,(4):56-60.
[4]魏曉民,胡芳.智障兒童個別化教育的誤區及實施策略[J].社會福利,2009,(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