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檔案標準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檔案及博物館學科,研究中社科類及實踐性的研究所占比例明顯高于自然科學類及理論性研究,有關圖書標準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及出版兩個學科,研究明顯是偏重于基礎的理論性研究,而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標準化是檔案與圖書工作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文章運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從多個方面對有關檔案標準化和圖書標準化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了定量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檔案標準化;圖書標準化;標準化;定量;比較
中圖分類號:G47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4-0209-02
檔案標準化在檔案及檔案館現代化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圖書標準化在圖書及圖書館現代化進程中同樣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以中國知網網絡出版總庫為樣本庫,以標題項為檢索項,分別以“檔案標準化”為檢索詞,共檢索到文獻51篇。而以“圖書”并且“標準化”為檢索詞,共檢索到文獻83篇。從文獻總量上看圖書標準化研究較檔案標準化研究高出62.75%。圖書館界對標準化研究的關注度要高。
一、文獻的學科分布
從文獻的學科的分布情況看,檔案界相關文獻涉及10個學科,圖書界相關文獻涉及9個學科,涉及學科面大體相當。檔案界相關文獻共56篇次,有9.8%的重疊率;圖書界共93篇次,有12.05%的重疊率,圖書界有關標準化研究文獻的重疊率高于檔案界。檔案及博物館學以40篇文獻,占全部文獻的78.43%;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學科以63篇,占69.74%,低于檔案界近10%。但如果圖書館學加上與其相關性極高的出版學科15篇(16.13%),則占到了85.87%,反超出檔案界10%。除檔案界與圖書界兩個主要學科外,文獻共同涉及的學科有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3個學科,占各自涉及學科數的1/3。有檔案界中還涉及企業經濟、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自動化技術、職業教育、醫藥衛生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研究、投資等學科;圖書界還涉及計算機軟件及計算機應用、機械工業、科學研究管理、林業等學科。
二、研究的層次分布
從研究的層次分布上看,檔案界共涉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7個不同層面。圖書界共涉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兩個大學科中的6個不同層面。具體情況如下:
從上表可見,檔案界文獻中社會科學類共44篇,占到了全部文獻的86.27%;自然科學類共7篇,占到了全部文獻的13.73%。圖書界中社會科學類共78篇,占到了全部文獻的93.98%;自然科學類共有5篇,占6.02%。兩門學科均是社會科學類占優,自然科學略遜。相對之下圖書界更勝。
如果以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強弱來劃分,檔案界偏重理論性研究的社科類基礎研究共有22篇,占43.14%;社科實踐類共計29篇,占56.86%。實踐性的研究所占比例明顯高于自然科學類及理論性研究。而圖書界基礎理論性研究有58篇,占69.88%;實踐性研究有25篇,占30.12%。研究明顯與檔案界不同是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研究相對弱于基礎理論性研究。
三、獲得基金資助情況
從文獻獲得資助的情況看,檔案界與圖書界同樣各只有1篇獲得了國家資金項目的資助。相比較之下,圖書界獲得的是社會科學類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助,檔案界獲得的是自然科學類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的資助。圖書界獲得的資助在社會科學類里為最高等級,而檔案界獲得的資助在自然科學中并不是最高等級。兩者數量相等,等級不同。從時間上看圖書界獲得資助的時間為1998年,而檔案界獲得資助的時間為2005年,檔案界晚于圖書界。總體上看:在各級由政府主導的資助項目中,檔案與圖書標準化還沒有列入其中,圖書標準化研究還未引起政府部門的應有重視,研究的層次和深度都受到限制。同時,檔案與圖書標準化在社會文化保存、傳播方面的作用,還沒有真正得到企業與社會組織的認同。
四、文獻的期刊分布情況
從文獻的期刊分布的情況看,檔案界51篇文獻分布在38種期刊上,刊均1.34篇,圖書界83篇文獻分布在46種期刊上,刊均1.81篇。圖書界刊均值高于檔案界。檔案界中發表2篇文獻以上的有8種,占38種文獻的21.05%;發表文獻21篇,占51篇文獻的41.18%。圖書界中發表2篇以上的23種,占全部文獻種類的50%;發表文獻60篇,占全部文獻數量的72.29%。檔案界發表1篇的有30種期刊,發表文獻30篇,占58.82%;圖書界發表1篇的23種,占50%;發表文獻23篇,占全部文獻數量的27.71%。在38種載有檔案標準化文獻的期刊中,有檔案界期刊14種,占全部期刊的36.84%;發表文獻27篇,占全部文獻的52.94%。在46種載有圖書標準化文獻的期刊中,有圖書界期刊32種,占全部期刊的69.57%;發表文獻63篇,占全部文獻的75.9%。圖書界期刊關注此問題的期刊集中度與核心期刊載文量均于檔案界期刊。但檔案界期刊與圖書館期刊均是本學科關注這一研究的主要載體,并成為這一研究的核心。
五、文獻的年度分布情況
從文獻的年度分布情況看,最早的有關圖書標準化的文獻始于1980年,最早的有關檔案標準化的文獻發表于1984年,圖書標準化研究早于檔案標準化研究。有關圖書標準化研究33年間有3年沒的相關文獻,有關檔案標準化研究29年間有6年沒有相關文獻,圖書館有關標準化研究的持續性要高于檔案標準化研究。檔案界最高為7篇,圖書界最高為5篇。檔案界年均1.75篇,圖書界年均2.5篇。檔案界中位數為3.5篇,圖書界中位數為2.5篇。
檔案界有關標準化問題的研究總體起伏比較大,而圖書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整體比較平和,圖書館界這一研究的持續性要好于檔案界。大多數年份圖書館界的論文數量高于檔案界。圖書館界在年均數上高于檔案界,而檔案界在中位數上高于圖書館界。
六、文獻的作者分布情況
從文獻作者頒布情況看,檔案館界的51篇文獻中署名作者的46篇,涉及作者62名,人均0.74篇;圖書館界署名文獻73篇,涉及作者90人,人均0.81篇。圖書館界人均值略高于檔案界。檔案界發表2篇文獻2人,圖書界沒有1人發表過2篇及2篇以上的文章。檔案界在全部46篇署名文獻中,合作文獻7篇,占15.22%,合作率不高。其中5人合作的1篇,3人合作的1篇,2人合作的5篇。目前還沒有核心作者產生。圖書界合作文獻14篇,二人合作的11篇,三人合作的3篇。合作率為19.18%。圖書界的合作率高于檔案界。檔案界與圖書界共同存在的問題有二:一是有關此標準的研究還沒有核心作者產生,多數作者的研究只是有感而發的隨機性行為,并不是有目的、有規劃、有組織的行為。二是表明有關標準問題的研究還處于比較浮淺的表面層次,缺乏深入的系統性研究。
七、文獻的機構分布情況
從文獻的機構分布看,檔案界51篇文獻中44篇署明單位的來自48個單位,單位均值為1.1篇;圖書界全部83篇文獻中47篇署明單位同樣涉及48個單位,單位均值為0.98篇。檔案界的單位均值略高于圖書界。檔案界發表2篇文獻以上的有3個單位,圖書界發表2篇文獻的只有2個,檔案界略高于圖書界。檔案界44篇署明單位的文獻中有4篇為2個單位作者合作完成,占單位數的16.67%,占文獻數的9.1%,而圖書界只有1篇文獻由兩個單位合作。檔案界48個署名單位中,檔案行政管理機構10個,占20.83%,高校7個,占14.58%;其他單位31個,占64.58%。其他單位對這問題的關注程度遠遠高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對圖書標準化研究的48個署名單位中,高校9個,占18.75%;社會圖書館6個,占12.5%,高校圖書館22個,45.83%;出版發行單位4個,占8.33%;其他單位7個,占14.58%。高校及高校圖書館合計超過了64%,是研究的主要力量。各類圖書館合計也接近了60%,同樣是關注這一研究的主體。檔案界與圖書界關于標準化研究還沒有核心機構出現。
八、文獻的中文關鍵詞分布情況
從文獻涉及的中文中文詞來看,檔案界51篇文獻涉及的中文關鍵詞近40個,但使用頻率2次以上的只有4個,分別是:標準化6篇,占11.76%;檔案3篇,占5.88%;企業檔案2篇,占3.92%;價值2篇,占3.92%。在全部中文關鍵詞中,直接與標準化有關的只有標準化、標準2個,7個頻次的使用率。圖書館界涉及的關鍵詞超過了70個,但使用頻率超過2次的只有10個,只占全部關鍵詞的14.29%。這10個關鍵詞分別是標準化11篇、占13.25%;規范化5篇、占6.02%;圖書編目2篇、占2.41%;在版編目2篇、占2.41%;數據標準化2篇、占2.41%;著錄2篇、占2.41%;圖書在版編目2篇、占2.41%;西文圖書2篇、占2.41%;書目數據庫2篇、占2.41%;圖書館2篇、占2.41%。在10關鍵詞中直接與標準化有關的只有:標準化與數據標準化兩個,圖書標準化或圖書館標準化沒有作為關鍵詞被使用過。檔在10關鍵詞中直接與標準化有關的只有:標準化與數據標準化兩個,圖書標準化或圖書館標準化沒有作為關鍵詞被使用過。檔案界與圖書界關于標準化研究的專指性均不高。
九、小結
總體上看,有關檔案標準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檔案及博物館學科,研究中社科類及實踐性的研究所占比例明顯高于自然科學類及理論性研究,有關圖書標準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及出版兩個學科,研究明顯是偏重于基礎的理論性研究,而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兩個學科得到的資助均比較少。檔案界期刊與圖書館期刊是兩個學科進行這一研究的主要載體。檔案界的研究總體起伏較大,持續性較差;圖書界整個研究比較平和,起伏不大,研究沒有出現特別的活躍期,持續性比較強。從作者情況看檔案界與圖書界研究者均相對比較分散,還沒有核心作者產生。從文獻的機構分布看,檔案界其他單位對這問題的關注程度遠遠高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但機構分散度高;圖書界高校及高校圖書館是研究的主要力量。此外另一關注這一研究的主體是各類圖書館。均還沒有出現核心研究機構。檔案界與圖書界有關這一問題的研究的專指性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