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熱爐短網節能技改,減少短網長度改造短網的結構降阻抗和感抗,提高功率因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短網;節能;改造
武夷山市電化廠籌建于1988年有HSSP-2400/10△/△-12五級手動無載調壓變壓器一臺,及1800KVA電爐一座,過去由于短網結構不合理,存在著工業硅物能耗高、產量低、事故發生多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查閱有關鐵合金生產資料針對短網不合理結構進行了技術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現將改造實踐情況介紹如下:
1 存在以下問題長期不能解決
1.1 電爐功率因數滯后只達0.75,影響電爐變生產能力發揮。
1.2 短網阻抗和感抗大導致入爐有功功率減少,對有功電流輸送影響較大。
1.3 短網電壓損失大,無功耗電多,電效率低。
1.4 短網事故發生多,熱停爐時間長。
2 短網結構與節電的探討
短網是礦熱爐供電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用來輸送二次側大電流的重要組件(1800KVA爐電流高達12250A),在輸送電能過程中,自身要消耗相當一部分電能,電能損失的大小與短網的結構,布置密切關系,不同的短網結構,其中心阻抗也就不同。這就引起了礦熱爐的視在功率,有功功率,功率因素,有效電壓,電極電流等諸多因數的變化。也就是說不同的短網結構就有不同的電氣特性。所有這一切都影響到電耗及原材料的消耗。
短網主要是銅排、銅母線、通水銅管、石墨瓦組成,這些設備結構是否合理,關系到整個礦熱爐的電氣特性,因此短網應盡可能滿足如下幾點基本要求:
2.1 必須有足夠的斷面截流能力,還應有一定的短期過截能力。
2.2 短網電阻值必須很小,因為導體內功率損耗與其電流的平方及其電阻乘積成正比。電阻稍有增加導體的損耗功率將顯著增大,入爐有功功率大大減少。
2.3 短網感抗值必須足夠小,因為導體內無功電壓分量是電流與感抗的乘積,感抗稍有變化,對功率因數、無功電壓分量將產生較大變化。
2.4 短網必須對地有可靠的絕緣及良好的機械強度。
3 因果分析
4 改造實踐
4.1 將過去短網單布線過墻改為雙布線過墻,非對稱三角結法,相電流分兩路進入爐內,每相3540A提高了短網的載流能力。因而降低短網電阻,使短網電感抗下降,提高機械強度。
4.2 對母線的接點進行銅焊處理,這樣大大減少了接觸電阻,降低了非生產電耗,同時減少了事故發生。
4.3 將電爐變往礦熱爐方向前移62cm,在滿足電極升降的要求下,將爐變鋼體支架降低26厘米,軟銅母線(TRJ-500)縮短86厘米,共縮短24條,節約銅母線20.64米。
根據:R=P■
式中:L:為導線長度(米)
S:為導體橫載面積(毫米m2)
P:為電阻率(歐姆·毫米m2/米)
R:為導體電阻值(歐姆)
由于短網長度共減少31.48米,因此改造后的短網電阻也將減少,減少了短網的電壓降。
4.4 短網支撐架,連接、吊掛系統采用非導磁材料,減少了短網感抗及渦流損耗。增加了短網絕緣及機械強度。
4.5 短網母排凈距,由2厘米改為1厘米。
根據:Xl=πfL
L=■(a+■)×10-11(享)
式中:L母線束長度 n束片總數 h導體高度 a導體間凈距離 b導體厚度
將上式中L減少,a值減少5%,加大n值,所以改造后的短網L值將大為降低,將大大減少無功損失,提高功率因數。
上述五項改造歷時15天,費用4300元,經改造后的電能平衡測試數據分析,短網阻抗減少2.02×10-3歐姆,電能損失減少7.24%,熱效率提高5.14%,我廠節約原料材料11萬元。
具體電氣數值及經濟數據詳見下表:
說明:①硅石、木炭消耗按加工后凈料入爐;②等外硅、硅粉、碎硅不計產量
參考文獻
[1]何允平.硅冶煉.
[2]《電工基礎》人民教育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