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作為一門基礎知識,在平時的生活以及工作中經常的會出現與之相關的內容,能夠感知到它的奇妙的地方。比如鐵質的釘子出現了銹蝕等現象,煤炭等為何會產生熱量等。文章重點的講述了與化學有關的內容,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化學,在校生可以認真地學習好化學這門學科知識,更好的為國家的經濟建設貢獻充足的力量。
關鍵詞:化學;高中;認知
縱觀我們的生活亦或是平時的活動,我們會發現很多奇妙的現象,比如鐵質的物資會出現銹蝕等現象,煤炭等為何會燃著并產生熱量等等的一些現象。此時我們發現很多東西通過反應變成了別的一些材料。然而這個過程是如何出現的。我們平時騎的電動車的車胎,顏色鮮艷的塑料物質,在農業活動中使用的肥料等是怎樣獲取的,除此之外,我們生存的大氣是哪些物資組合而得到的呢。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問題是我們想要認真地分析的,然而要想得到最合理的解釋,目前來講,最為有效地措施,也是最科學合理的方法就是研究化學,通過分析化學知識來了解這個世界上的千奇百變的事物。然而,目前作為高中生來說,怎樣才可以積極的開展好該項課程的學習活動呢?在筆者看來,有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向是值得考慮和分析的。
1 切實提升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1.1 積極地看待課程知識
就像是我們走的路沒有完全一樣的,有筆直的,也有彎曲的。所以,該項學習活動亦是如此,不僅有非常容易的,還有一些是十分困難的。當碰到非常容易的問題的時候,不應該沾沾自喜,而當碰到不易解決的問題的時候,也不應該灰心,要勇往直前,敢于積極地應對面對的不利現象。
1.2 要有一種自強自信的心態
應該認為但凡是我可以進行好的工作,別的同學不一定可以做到如我一樣優秀,此時必然在內心中就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自信感。
1.3 應該接受別人的稱贊
其他人給與的稱贊要積極的接受。因為這種稱贊是一種比其他人更優秀的體現,是自身意義的體現。
2 應該切實注意掌握好學習措施
我們都知道,學習和吃飯一樣,不可能一口吃成個大胖子,它是一項不斷的緩慢發展的過程,在此時期,要認真地關注自身的學習情況,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學習活動能夠有效地實現其應有的意義,才可以獲取積極地功效。身為高中生,在此項內容上要切實的按照如下的一些層次開展學習活動。
2.1 在上課之前的時候,認真的預習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是進行何種形式的活動,在開展之前的時候,都要積極的做好準備工作。有沒有進行好準備活動,進行的是否合理,都會對事情取得的最終結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要想掌握好該項知識,就應該在上課之前的時候,認真的進行預習活動。接下來重點的講述幾項預習的措施。
2.1.1 章略節詳法。在學習新的一章的內容時,先泛泛瀏覽一下整個一章的大概內容,在學習到具體的一節的內容時,再比較詳細地預習每節的內容。籠統地掌握了一章的內容框架,預習和學習每節的內容就能更好地把握重點和知識的聯系,這樣就為上課時搞清、搞懂、掌握、記憶所學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1.2 前后相聯法。我們都知道,知識之間是有很大的聯系的。在平時接觸到的所有的知識內容中,其在具體的章節中都有很大的關聯,當平時預習到一項知識的時候,要經常地翻動一下之前學過的知識,而且要看看后續時間段要學習的知識,將內容綜合到一起來分析。通過查看目前了解的知識來分析不知道的內容,進而能夠實現應有的功效。
2.1.3 習題試解法。當熟悉內容以后,認真地分析對應的題目,進而比照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的時候,可以再次的了解知識。這時候,通過分析題目,就能夠知道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2.2 確保聽課的時候精神高度集中
作為高中生,其獲取知識的一項關鍵的方法就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述。尤其是化學知識,非常的抽象,難以理解,只有在老師的指引下,同學們才可以了解其含義內容。只有聚精會神的聽課,才可以獲取知識。所以,如果想將該項課程學好,就應該聚精會神的聽講。
2.2.1 要聚精會神,要切實的體現出主體的意義。在講述的時候,應該聚精會神,只有這樣才可以和教師的思維保持一致,才可以獲取內容的關鍵點,才可以確保獲取知識。
2.2.2 應該將理解當成是關鍵。聽講的關鍵意義是了解教師講述的知識。一些同學通常是分不清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重點,所以,通常是重視了這個,又忽略了那個。要確保聽是最關鍵的,要將想象和記載當成是配合的。首先要認真地聽,了解關鍵性的內容,然后再去分析,當分析好了之后才可以記錄,不應該只想著去分析和記錄,而沒有跟上老師的步調。要一邊聽課一邊做好記錄。
2.2.3 不要挑剔老師。對老師的挑剔,不但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影響著學生對該老師所講授知識的接受與吸收,并且常常會因此而造成偏科。
2.2.4 注意課堂小結。一節課下來,應該做一個課堂小結。想一想老師是怎么引入這堂課的,中間是怎樣分析的,最后是如何歸納的,弄清來龍去脈。概括出這節課的知識要點,并將它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以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融會貫通。
2.3 做好作業
如果說聽課這一環節側重于對知識的理解,那么作業就是側重于知識的消化與鞏固。做作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能檢查學習的效果,促進技能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做作業要注意以下幾點:
2.3.1 認真審題。做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審題,如果連題目都審錯了的話,所得結果無疑是錯的。
2.3.2 細心做題。做題是表達思路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求既動腦又動手。平時做題時保證書寫的規范,思路正確,表達嚴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考試時才能按照這個良好的習慣進行。
2.3.3 獨立完成作業。做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消化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為了這個目的,就必須要獨立做作業,自己思考,自己解決。
2.4 認真地進行復習活動
該項活動在這門課程中起到的意義非常的關鍵,它可以將知識有效地融匯到一起。此處講到的復習,具體的說,就是將最新獲取的內容和以前就有的內容融匯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的體系。要理順彼此間的關聯。在復習時,很多時候會碰到一些關鍵性的內容或者是疑難點沒有弄明白的現象,針對此類知識,要認真的多次的分析,一直到弄明白才可以。當通過此種方式開展學習活動,才可以幫助學生將之前的知識和后續的內容綜合到一起,既讀懂了新的內容,又聯系了舊的知識,新舊結合,加強理解。不過,在此過程中,我們應該高度關注的一項活動是,認真的閱讀,并非是單純的外在的事情,它應該是細致的分析、消化和吸收。在開展化學復習活動的時候,應該積極地總結知識,將其形成一種體系,此時就可以將所有的要素聯系到一起,確保其有效地聯系。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將知識列為一個大的體系,應該是學習者親自開展的,要積極地思考,不應該借助別的同學的幫助。必須是按照此類模式來進行,才可能夠使書“由厚到薄”。
參考文獻
[1]楊屹,王桂花,張常群,杜洪光,張麗丹,李蕾.以大學化學實驗推進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01).
[2]田曉梅,陳經濤,周青.化學教學中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和培養[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04).
[3]關婷婷,蘇育志,常向陽.化學史教育的發展歷程及其教育功能[J].廣東化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