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育人為本,教育當先。生產可以滿足當前需要,科研可以為明天的發展做支撐,而教育則是為了后天的人才儲備。因此,教育對于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發展極為重要。信息技術使得開放式的遠程教育成為可能,也將使得遠程教育這一創舉為未來的人才儲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遠程教育;遠程開放教育;終身教育
引語
我國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種文明可以綿延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我國的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與我們的文明相伴始終的教育理念,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國的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原來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懂得了“有教無類”,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但是,我國的疆域非常遼闊,我國的許多不發達地區,地廣人稀,尤其是我國的西部地區,有時驅車行進幾百公里都看不到人煙,這些地區的教育較為落后,為了改善我國的老少邊窮地區的落后的教育面貌,我國早在建國初期就已經開始了針對這些地區的支農支教工作,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遠程教育也隨之應運而生。國外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遠程教育的研究與應用,德國、美國等國家也紛紛開展了針對其國民的遠程教育。我國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最原始的函授形式,到廣播,再到電視,再到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網絡多媒體教學形式以及更為先進的3D互動形式。從國際視角來看,世界的幾乎所有發達國家,他們的真正發達之處在于其發達的教育,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發達國家的產品、發達國家的軍事、發達國家的經濟,其實支撐這一切的背后是其強大的教育背景。
1 終身教育理論的形成及特征
1.1 終身教育理論的形成
終身教育與終身教育理論源于一個偉大的名字--法國的教育家保羅·朗格朗。保羅·朗格朗在20世紀60年代率先提出了終身教育理論。但是,其實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已經有了關于終身教育方面的偉大的論斷,我國的戰國之季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荀子就曾經說過:“學不可以已”,也就是說學習必須是長期的過程,絕對不可以中途停止,這也就相當于告訴了我們,學習是終其一生的事業。后世的保羅·朗格朗的終身教育與兩千多年前的荀子的思想可謂異曲同工、兩相印證。
1.2 終身教育的特征
終身教育是教育界最為重要的理念,對于終身教育的一個有益的拓展就是教育,對于人個個體而言是終身的,教育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也是終身的,而且不僅如此,教育更應是全民的教育,這也是我國的第一代領導者們在建國初期的艱難歲月中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同時還不忘教育為本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是全民性特征。教育只有做到有教無類才是真正的全民教育,教育應該是教育所有人的教育,教育應該不分民族、不分階層、不分等級、不分貴賤、不分年紀。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
二是開放性特征。終身教育所具有的開放性特征不僅僅表現在教育對所有人的開放上,而且終身教育的開放性還表現在教育方式的開放性,比如,遠程教育就是沒有圍墻、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教育。
三是個性化自主學習特征。終身教育之所以能夠造就英才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極具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的特征。個性化不僅體現在學習的方式的個性化,而且還體現在學習的時間選擇的個性以及學習內容的個性化上。
四是靈活性特征。終身教育的靈活性在于其與傳統式的學院式教育的對比,終身教育沒有任何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自助式地學習。
五是終身性特征。對于終身教育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其終身的特征,終身教育完全摒棄了傳統的前半生學習、后半生工作的僵化模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終身學習,將學習做為畢生事業的持續不斷地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全新的理念。
我們可以看到,終身學習的理念就是要營造一個“人人學、時時學、處處學、事事學”的學習氛圍,使學習能夠終其一生。
2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彰顯了終身教育的功能
我國的電大遠程教育從收音機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可謂由來已久,而且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堪稱偉大的貢獻。電大的遠程教育已經是一種實際意義上的終身教育了,因為電大遠程教育具有了終身教育的幾乎一切重要特征。
一是教育對象的全民性
電大教育的受教育者沒有任何限制,不分國籍、不分地域、不生人群,一切都在于參與教育者的意愿,僅此而已。
二是教育時空的開放性
電大教育讓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真正體驗到了教育的穿越時空性,無論你身處何地,只要你擁有一臺可以接收短波的收音機就可以在無論鄉鎮、牧場,都可以收聽得到來自電大的聲音。
三是教育資源的共享性
電大的遠程教育得益于信息化手段,電大目前已經擁有了許多種類的教學平臺,每個平臺都由數據庫系統在背后提供強大的數據信息查詢與處理的支持。受教育者通過平臺能享受各類教學資源、信息及數字圖書館等資料。學生只需具備一定的收視(聽)和瀏覽條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選用課件及光盤資料。
四是學習形式的個別化和個性化。遠程教育因其教育目的、內容、方法的極大豐富和多重組合。
五是學習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受教育者通過自定學習目標和計劃,自由選擇各類學習模式、內容、學習場地及學習時間。該種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彰顯了社會對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的尊重及對個人終身學習的滿足。
3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詮釋了終身教育的理念
3.1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自始至終貫穿著終身教育的理念
自1999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全面實施以來,電大正在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式、自導式、互助協作式學習方式;學生借助于電子計算機網絡。
3.2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辦學成果是對我國終身教育的最好詮釋。
4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構建了終身教育的體系
4.1 電大系統建設上的優勢夯實了終身教育建構的根基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校長葛道凱在《電大在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中大有作為》一文中說:”全國電大大力實施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電大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4.2 電大網絡教學資源及網絡建設上的優勢搭建了終身教育的平臺
電大教育經過30年的系統資源建設,形成了覆蓋全國城鄉的、由中央電大到省、市、縣四級電大辦學的網絡平臺。
4.3 電大長期辦學的經驗實踐著終身教育的理念
一是實踐著終身教育大眾化終身性的理念。中央電大在探索適應不同學習需求。
二是實踐著終身教育個性化養成的理念。終身教育強調“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的理念是對學生個性化的養成教育。
三是實踐著終身教育開放性靈活性的理念。電大在學歷教育中各專業的開設適應了客觀經濟社會的需求,基本上做到了市場需求什么人才我就能開設什么專業。
5 結束語
面對全民終身教育及學習型社會的到來,電大人一直堅信,用電大遠程教育的系統優勢構筑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結構的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