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低溫危害樹木的原理以及主要發生危害的部位進行簡要的介紹,對在北方如何確保綠化樹木安全越冬防寒提出了合理的意見以及建議,對北方防治樹木發生冬季凍害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并為確保綠化的效果提供了合理的可行方案。
關鍵詞:冬季;樹木;防寒;措施
在北方,苗木在冬季以及早春容易受到凍旱或者叫冬旱,這種凍害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干旱,這種危害會使得局部枝條出現干枯,嚴重了則會造成整株植被死亡。地方冬季寒冷且時間長,氣候干燥多風,并且氣溫的波動幅度較大,這樣對苗木危害極大,對于一些新引進樹種,以及常綠樹種還有抗寒抗凍能力弱的苗木危害尤其大。為了保證苗木安全過冬,防止凍害發生,在對低溫凍害形成原因作出詳細研究的基礎上,對此類危害采用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得樹木安全過冬。
1 發生凍害的部位以及原理
1.1 根系
根系不具有自然休眠的能力,因此抗凍性較差。在靠近地表部分的根系極易受到冬季寒冷干旱的危害,尤其是在沙土地,加之冬季少雪干旱。并且根系的凍害不易被及時的發現。因為根系受凍后,樹木在春天仍舊會發芽,可是過一段時間后就會突然死亡。因此冬季以及初春對根系做好防凍工作是必要的。
1.2 根頸
根頸的抗寒性也很差,這主要是由于根頸的活動時間較長,生長停滯最晚而開始較早。并且接近地表,接受的溫差變化最大,因此根頸的皮層極易受到低溫以及溫差的傷害。對于根頸的保護一般是選用培土的方法。
1.3 主干
主干受到凍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冬季日灼。這是由于在初冬以及早春晝夜的溫差比較大,樹木的向陽面皮部組織由于受到日曬而在白天活動,但是夜間由于溫度驟降而發生凍害。第二種是凍裂。這是由于氣溫驟降,而使得皮層迅速冷縮,木質部發生應力是的樹皮撐裂。另一種造成裂縫的原因是由于細胞間隙結冰。
1.4 枝杈
枝杈的凍害主要是在分叉的內側,主要表現為皮層出現變色、凹陷以及壞死癥狀,或者是垂直下裂。這主要是由于分叉的地方由于導管少,營養供給不良,分叉處營養寄存能力差等容易使得導管破裂,這也是樹木在春季發生流膠現象的原因。并且,在樹木的分杈部位容易積雪,這使得樹皮等表層組織變柔軟,而使得其對突降的氣溫抵抗力降低。對于此類部位的凍害的發生如要是采用包草以及掛草等方式,但是考慮到美觀問題,在城市地區不宜使用。
2 采取的技術措施
2.1 對肥水管理進行加強
肥水管理的加強可以保住植被更好的貯存營養物質。在春季對苗木進行肥水管理可以促進葉片以及新梢的生長,對于光合作用的提高以及樹體的成長都有所加強。在秋季可以通過減少灌水以及適度使用磷鉀肥使得樹木提前進入結束生長期。延長貯存營養物質的時間,更好的抗凍。
2.2 適時的冬灌,以保證植物越冬以及來年萌芽
冬灌不但可以保證地下根系免受冬季干燥的氣候影響,又可以保證地上的植物對于水分的吸收,對開花的植物的來年花期的延長有著重要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在低溫高于5℃時吸水,低于5℃時植物根系將會停止吸水。因此冬灌應當在低溫低于5℃以前,一次澆透水。而地溫在低于0℃時,土壤中的水分會結冰,這時也應當澆水一次,以保證地下根系不會應為風而被抽干。而溫度繼續降低合資后,根部的凍水則會放出潛熱,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溫度。因此冬灌應當進行兩次,分別在十月下旬以及十一月的上旬進行。對于針葉樹種的幼苗就可以采用冬灌的方式進行防寒。
2.3 加強保溫措施是關鍵
2.3.1 在根頸部位進行培土
在冬灌進行完畢后,進行封堰操作,培起土堆的規格直徑在五十到八十厘米之間,高度約為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間,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水分從土壤中過多的蒸發掉,同時也可以保證根頸以及樹根部位不至于由于低溫而凍傷。
2.3.2 實行覆土
在早春時期氣溫回升,但是由于空氣還很干燥所以蒸發量大,但是由于氣溫仍舊偏低,所以土壤還未能及時的化凍,因此,根系對于水分的吸收很難及時的供應,于是就會造成植物出現生理干枯現象。對于此類問題,可以采取埋入法進行處理,即在立冬前后將整株苗木埋在土里,這樣就可以保證樹苗和土壤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上,而不會受到外界的氣溫變化影響,減少不良因素對樹苗的危害。并且這樣處理也可以保證土壤水分,減少樹木的本身水分的蒸發,避免了因低溫以及生理上的干旱而造成的苗木死亡。這種措施主要可以適用于一些常綠針葉植物的幼苗以及部分的花灌木,諸如月季、薔薇以及小葉黃楊等等。
2.3.3 施行架風障的措施
風障也是一種良好的降低大風以及凍旱等對樹苗造成傷害的措施。一般常使用的風障是由高粱桿或者是蘆葦以及玉米桿等編制而成的籬笆狀墻體,在高度上要求超過苗木的高度。通過竹竿以及杉木進行捆綁固定,防止被風吹倒或者傾斜,在漏風處可以另外覆蓋用細棍夾住的稻草,或者涂抹泥漿填補。架設風障的方式一般常常用于常綠針葉的幼苗以及一些引進樹種,多為珍貴樹種或者是闊葉植物樹苗的防寒工作。
2.3.4 涂白以及噴白技術
枝干的涂白技術是通過使用石灰和石硫合劑對樹木的枝干進行涂抹,如此一來既可以殺死越冬的害蟲,同時機也可以對向陽面的樹干皮部進行保護,避免由于晝夜溫差出現傷害。涂白的時間點一般選在十月的下旬或者是十一月的中旬這一段時間,并且在時間的選取上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超出這一時間段,因此涂白的材料在低溫下可能會出現成片脫落的現象而達不到涂白的目的。
2.3.5 覆蓋塑料薄膜法
通過對云杉、檜柏等種類的樹苗進行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對其進行防寒處理,即通過在樹苗的上方用鐵筋以及珠片等物撐出拱形然后覆蓋以塑料棚并對棚周進行土埋處理,形成堅實的防寒棚,操作簡單方便。并且該種方法也可以對道路的綠化灌木以及花草進行防寒處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覆蓋塑料薄膜前要進行灌澆防止植物缺水。
2.3.6 藥劑防治法
通過對植物噴射三到五次的防凍噴霧劑提高其抗凍能力。
2.4 春季的養護管理
2.4.1 種苗的防寒材料不可在春季來臨就拆除,防寒措施查出需要有一個過渡,避免因為突然的環境變化種苗不適應而出現危害。并且保溫棚的拆除需要結合天氣。風障的拆除時間一般在的三月底四月初,即清明之后。在拆除之前在防風障的上風向上打孔放風,在樹木適應環境之后才可對其進行拆除。
2.4.2 澆水、施肥
增加低溫是管理春季樹苗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適當的增加有機肥有利于樹苗的生長。
3 結束語
綠化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組成美麗環境的重要部分。對于城市大面積綠化植被的管理是園林工作者的重要責任。在實際的防寒防凍工作中會面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對失誤進行總結,對經驗進行歸納,尋找到真正適合本地區林業發展的良策,為城鄉建設的綠化貢獻力量。目前實施的生態林業的發展通過實施此類防寒防凍技術,使得苗木等綠化植物安全過冬,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