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井生產作業中,礦塵的產生是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而礦塵中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會在作業環境達到一定程度時發生爆炸事故,為礦井生產的安全經濟以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必須在礦井生產作業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塵方法進行有效防塵,在合理適當的防塵措施保障下,為礦井生產作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針對礦井生產中礦塵的危害,對綜合防塵的措施與方法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礦井;綜合防塵;方法與措施
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礦業產業發展迅速,但隨著人們對生產質量與效率的要求不斷提高,生產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尤其是礦井生產環境復雜,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相當關注的問題。礦塵是影響礦井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僅會讓作業人員身體產生不適,引起塵肺病,還會阻擋作業人員的視線,容易出現操作失誤或不當等行為而引發事故,最重要的是礦塵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煤塵爆炸事故,給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礦井作業的安全生產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在礦井生產作業過程中,采取必要而有效的防塵措施方法是相當必要的。
1 礦井煤塵的產生及綜合防塵的必要性
礦塵中煤塵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采煤方法、裝運方式及大巷運輸等,都會產生煤塵,再加上生產作業環境較為封閉,通風不暢也會使得礦塵無法散發出去,達到增加了工作環境內的粉塵含量濃度。而長期在這些作業環境下工作的職員,不僅身體狀況會受到很大影響,極易引發塵肺病,而且在日常作業中會因大量礦塵影響而阻擋視線,致使出現操作失誤等狀況,進而引發安全事故。另外,最重要的影響還是由煤塵的保障危險性決定的,當煤塵所在生產作業環境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煤塵爆炸狀況,為礦井安全生產造成很大的隱患。因此,要想保障礦井生產的安全高效、經濟可靠,并為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就必須做好綜合防塵工作,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與方法,將防塵措施落到實處,提高綜合防塵質量與效率。
2 礦井綜合防塵方法與措施
在認清礦井綜合防塵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的同時,據需要采取適當有效的措施進行礦井防塵。通常,進行綜合防塵的措施與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做好防塵灑水工作
要落實防塵工作,就必須做好防塵灑水工作,保持作業環境的濕潤度,避免礦塵的分散飛揚。首先礦井應建立完善齊備的有符合具體需要的防塵設施與供電管路的防塵灑水系統。其中所有采掘工作面、溜煤眼、煤倉、轉載卸載點及運輸主要系統都需要有防塵灑水管路,若是沒有防塵管路,則應堅決不得生產。地面集中供水水池容量應控制在至少200平方面以上,而儲水量則應不小于連續2小時的用水量,粒徑控制在0.3毫米以下,水中懸浮物含量最大可為每升150毫克,并將水的PH值控制在6~9.5范圍內。另外,應在所有能產生并沉積粉塵的地點鋪設管路。并且,每隔50m或100m在需用水沖洗和噴霧的巷道處安設閥門與噴嘴,而安裝的每個噴嘴供水噴霧最低應為每分鐘4升。掘進井巷和硐室時,必須采取濕式打眼,刷洗井幫巷壁,采用水炮泥、放炮噴霧、裝煤灑水和凈化通風與個體防護等綜合防塵措施,有條件的應推廣使用聲控自動噴霧裝置,使打眼時有水濕潤沖洗炮眼中的粉塵,并使其變成漿液排出。而回采工作面應采取煤層注水預濕煤體、放炮落煤使用濕式電煤鉆打眼和水泥炮、回風巷安裝風流凈化水幕、運煤轉載點安裝噴霧灑水裝置、放炮及噴漿前后沖洗煤塵與個體防護等綜合防塵措施,凡按要求注水的煤層工作面,可采用動增壓方式注水,也可采用靜壓方式注水。要求供水水壓不低于0.3Mpa,每臺鉆機供用水量在每分鐘2升以上。另外還應建立永久性的靜壓水池,應能滿足井下防塵酒水系統連續至少2小時以上的用水量。防塵用水場應過濾,水質符合規定要求。
2.2 做好通風排塵工作
首先用通風的方法將礦塵稀釋,使懸浮的礦塵與空氣均勻混合而隨風流排出。為此要加強通風管理,合理調整風速,要求掘進面最低風速在每秒0.3米以上,采面最低風速在每秒0.5米以上,當風速在每秒1.5~2.0米之間時,作業地點的礦塵濃度將降到最低,也就是說,此時即為最優排塵風速,應盡量應用。另外在場的工作人員應堅持個體戴防塵口罩等進行防塵。同時,加強風流控制,防止風速超限,引起煤塵嚴重飛揚,并定期沖洗或清掃巷道沉積粉塵,沖刷井下積塵并清理干凈運出井外,主要大巷定期沖洗,而其它巷道的清掃與沖洗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只需確保煤塵堆積厚度不會超過2毫米而連續長度超過5m。還要保持巷道沉積的粉塵中水分含量最低不低于12%,使粉塵不易再飛揚。礦井與主要通風巷道,應裝設凈化風流水幕,有條件的礦井應推廣和堅持使用機械自動水幕。井下所有煤倉和溜煤眼都應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溜煤眼不得兼作風眼使用。煤倉口、溜煤眼放煤口、皮帶機頭尾必須安設噴霧裝置或防塵器。按規定配齊測塵人員,對礦井主要進回風大巷,采區進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風巷、溜煤眼放煤口及其它可能產生煤塵地點每月測塵二次,定期向有關部門提供測塵結果,使相關部門能實時了解到防塵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解決對策。
2.3 礦井生產過程中注重落實防塵措施
裝運煤巖時灑水噴霧降塵,采掘工作面裝煤前,為了有效保證濕潤度并有效防止粉塵飛揚,應向爆破后的煤堆以每立方米10~15升進行灑水。運輸時在各轉載點及卸載點安設噴嘴噴霧,對采掘工作面回風巷應安設風流凈化水幕,水幕布滿巷道斷面。在主要運輸巷、膠帶輸送機斜(平)巷、主要回風巷、上下山和掘進巷道、采面上下順槽中所敷設的防塵管路中,應每隔50~60m處安設供沖洗巷道用的支管和閥門。爆破是產生礦塵的主要環節,它能使落塵飛揚混入空氣中,對炮采工作面應盡量采用濕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應沖洗煤壁,爆破時噴霧降塵。沖洗用水控制在每分鐘15升以上,每個噴嘴用每分鐘5升噴霧。
3 結束語
在礦井作業生產中,產生礦塵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礦塵中煤塵的爆炸危險性又為礦井生產作業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并且,礦塵本身會對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況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而這又直接關系到礦井作業的安全生產。因此,必須針對礦井生產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而必要的防塵措施,為礦井生產作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綜合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及礦井作業的安全生產,為礦井作業的安全高效生產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朱懷龍,周計彬,高輝.柳泉煤礦綜合防塵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采礦技術,2011(1).
[2]馬建梁.地方小煤礦綜合防塵方法[J].煤炭技術,2005(9).
[3]劉清江.煤礦井下綜合防塵的幾種治理方法[J].煤炭技術,2009(8).
[4]郭樹忠.煤礦井下綜合防塵自動噴霧裝置的應用[J].科技咨詢導報,2007(15).
[5]唐白珍.淺議煤礦綜合防塵技術及粉塵檢測[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