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建筑行業的發展規模在不斷的擴大,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其工程質量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發生的大多數工程事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樁基工程的質量不過關所導致的,樁基工程屬于隱蔽工程,在施工中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對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造成了較大的困難。文章對樁基工程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施工中的技術要點進行了說明,并進一步闡述了樁基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建筑;樁基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1 樁基工程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原因分析
樁基工程是一項專業較性,工序復雜的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影響樁基施工質量的因素眾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為工程留下隱患。因此在施工前要對工程所處的地質進行詳盡的勘察,勘察報告要準確詳盡;同時在設計時計算要準確,對一些需要取值的部分要做到合理;另外在施工中影響因素眾多,對出現的影響因素在分析和處理時要科學,考慮到建筑物結構的安全性。
打(壓)樁工程常見質量問題有:單樁承載力低于設計值,樁傾斜過大、斷樁、樁接頭斷離、樁位偏差過大等五大類。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
1.1 單樁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的常見原因
1.1.1 樁在沉入地下的部分,深度沒達到規定的要求。
1.1.2 在設計時規定樁端在進入到規定的持力層,但施工時雖然樁深已達到設計的值,但樁端還沒有進行規定的持力層。
1.1.3 在樁基施工中貫入度過大。
1.1.4 單樁承載力沒達到規定的標準,如在施工中樁傾斜超過規定的標準,或是灌筑過程中樁有斷裂現象等都會造成樁的承載力下降。
1.1.5 勘察報告不準確,所提供的地層剖面、地基承載力等有關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
1.2 樁傾斜過大的常見原因
1.2.1 預制樁質量差, 其中樁頂面傾斜和樁尖位置不正或變形, 最易造成樁傾斜。
1.2.2 樁機安裝不正,樁架與地面不垂直。
1.2.3 樁錘、樁帽、樁身的中心線不重合,產生錘擊偏心。
1.2.4 樁端遇石子或堅硬的障礙物。
1.2.5 樁距過小, 打樁順序不當而產生強烈的擠土效應。
1.2.6 基坑土方開挖不當。
1.3 出現斷樁的常見原因
樁由于體積較大,在起吊運輸時如果吊點位置不當很容易出現斷樁;在沉樁過程中,如果下面土層較硬,則會進行錘擊使樁沉入到規定位置,如果樁在施工時質量不合格,在錘擊時則容易斷裂,或是錘擊次數過多,使樁超出了錘擊力度的極限也會發生斷裂。同時在貫入過程中樁傾斜過大也會產生樁斷裂。
1.4 樁接頭斷離的常見原因
由于樁基在施工時,對于較長的樁基需要分段進行預制和沉入施工,這就要求分段的各樁節在沉入時中心線要重合,同時還要保證樁接頭鋼制焊接的質量,一旦上下樁中心線達不到重合,或是樁接頭的焊接質量不合格,則極易發生樁接頭斷離的情況。
1.5 樁位偏差過大的常見原因
在樁基施工完成后,發現竣工樁位發現了較大的偏差,這主要原因可能出現在測量放線階段,測量放線不準確,出現了偏差,可是沉樁工藝不正確,也是導致偏差產生的原因。
2 建筑工程樁基施工的技術要點分析
2.1 施工順序要合理
施工順序需要進行合理的統籌安排,這樣將有效的減少施工的難度,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進度的開展。因此在施工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在樁基施工中,最合理的施工是應先進行外圍樁孔的施工,并在這部分施工護壁完成后留少量的樁孔做為排水井使用,這樣在其他孔位進行施工時就有許多的便利,同時也能提高施工的進度,同時對樁孔施工質量也有一定的保證。
2.2 樁基施工的技術細節
2.2.1 施工時,如果樁身內部的混凝土強度與預先設計的強度相符時,應該將樁靜置而且經過蒸汽的養護之后方可施工;在進行沉樁的施工時,利用經緯儀嚴格的測量,使樁應該保持垂直,誤差不超過0.5%,因為偏差較大時,會導致樁身容易開裂。
2.2.2 進行接樁的操作施工時,接樁通常采用鋼端板焊接的方式,在樁身離地面一米的距離時即可進行焊接、接樁時要時刻觀察兩節樁身的銜接情況,保證圓角和直角相互正對,在樁頂清理干凈之后要進行定位板固定,接著再將上段的樁吊放在下段樁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將上下段的樁接直。接頭處坡口槽電焊應分三層對稱進行,檢查焊縫飽滿程度焊接完成后應等接頭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差在100以內才能沉樁,一般情況下靜壓樁等候6分鐘錘擊樁等候8分鐘為宜,不得用水淋等方式快速冷卻。
2.2.3 在樁冒和送樁器的選擇上,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強度和剛度等的選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樁冒和送樁器的下端應該采用開孔的方式來加強樁內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盡量使得每次沉樁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中間的出現的短暫性停歇;在沉樁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貫入度不正常,樁身出現略微的偏差或位移時,為了避免樁身或者樁頂的損壞應立即停止沉樁,通過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并且加以解決,接著方可繼續施工。
2.2.4 對于空心樁一般不進行截樁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必須要截樁時,應該采用機械分割的方法進行切割。
3 建筑工程樁基施工的質量控制
在樁基施工中,一旦發現質量問題,施工單位不能自行處置,這時需要把問題報告給監理和業主,然后聯合樁基設計勘察等部門一起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個正確的處理方案。
3.1 補沉法
預制樁入土深度不足時,或打入樁因土體隆起將樁上抬時,均可采用此法。
3.2 補樁法
3.2.1 樁基承臺前補樁當樁距較小時,可采用先鉆孔,后植樁,再沉樁的方法。
3.2.2 樁基承臺或地下室完成再補靜壓樁。
3.3 補送結合法。當打入樁采用分節連接,逐根沉入時,差的接樁可能發生連接節點脫開的情況,此時可采用送補結合法。
3.4 糾偏法
樁身傾斜,但未斷裂,且樁長較短,或因基坑開挖造成樁身傾斜,而未斷裂,可采用局部開挖后用千斤頂糾偏復位法處理。
3.5 擴大承臺法
樁位偏差大;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樁基礎質量不均勻等情況時,都可以就用擴大承臺法。
3.6 復合地基法
此法是利用樁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對地基作適當處理,提高地基承載力,更有效的分擔樁基的荷載力。常用方法有承臺下做換土地基,樁間增設水泥土樁。
3.7 修改樁型或沉樁參數
3.7.1 改變樁型。
3.7.2 改變樁入土深度。
3.7.3 改變樁位。
3.7.4 改變沉樁設備。
4 結束語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整個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樁基施工工藝也有了較明顯的提升,樁基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對影響到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逐一的分析和處理,不為工程留下隱患,同時施工人員在加強自身的技術水平,不斷的改進樁基施工技術,這樣在樁基施工中,質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打造出優質的工程。
參考文獻
[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2]《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