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也不斷的完善,相應的,財政方面的政策開始深入改革行列,以往的會計確認基礎逐漸被淘汰,對于已經不能適應預算會計發展變化的會計確認基礎將會逐漸被權責發生制的新型會計確認基礎取代。在新的制度確定之前,要充分做好預防將會發生的障礙的應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改革的風險以及成本。
關鍵詞:預算會計;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
我國的預算會計是把收付實現制作為他們的確認基礎,這種模式過去為我國政府機關部門的預算管理以及核算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預算會計形式發展的變化和革新,對于以前的確認基礎需要重新審視,使之不斷完善。
會計的確認基礎常分為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也就是現金制和應計制,純粹的這兩制度已經不再存在,因為它們只是以確認時間為基礎的兩個極端制度?,F在較為常見的是混合式的會計確認基礎,這一制度是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結合體,是會計的確認基礎未來發展趨勢。
1 會計確認基礎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1.1 會計確認基礎的選擇在會計工作中至關重要,不同的確認基礎有不同的特點,也有不同的適用范圍,也適用于不同的管理中,會計確認基礎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會計的核算和匯報工作質量的好壞,也將提高或者降低會計信息的及時可靠性,影響著會計職能發揮的有效程度??偟膩碚f,會計主體的性質和會計的目標要求、報告類型、財務信息維持成本等是決定選擇合適的會計確認基礎的因素。具體的確認基礎原則有:
1.1.1 相關性原則。各種確認基礎有著內在的關聯,在進行選擇時,要根據不同的經濟業務性質,選擇那些對會計信息有用的確認基礎。
1.1.2 成本效益原則。在進行會計確認基礎選擇時要保證相關會計信息質量,在此基礎上降低信息成本,完善會計制度,靈活運用會計確認程序,最大效益的完成會計確認基礎工作,使它的實用性得到提升。
1.2 目前我國預算會計的確認基礎概況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預算會計制是收付實現制,會計只是負責實際收到的現金還有付出的現金之間的交易,并且計量一時間段現金收支差,匯報財務成果,程序簡單。對于會計確認的數額實際就是入庫預算金額,這有利于合理進行預算撥款和支出工作。但是經過長期的實踐可以看出,收付實現制的確認基礎有著很大的不足,因此,它必將面臨新的挑戰,承受時代的重壓。重新審視當前預算會計的確認基礎是形式所趨,此外還要求我們客觀地分析會計環境并對其未來發展做進一步的預算。
不同的單位適合不同的會計確認基礎,我國財政的總預算和行政單位的會計預算可以仍舊實行收付實現制,而經營性的業務核算則需改為權責發生制。總的來說,預算會計仍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一些事業單位則更顯會計確認基礎的靈活性,在現金制的主體前提下,結合應計制,采用混合的會計確認基礎。
2 收付實現制的不足之處
收付實現制也就是現金制是一種基礎的會計核算,它以實際收付的款項作為基本準則,所以一旦會計的環境發生變化,現金制就很難適應現有的條件,表現出很多缺陷。總的來說,收付實現制不利于單位及時有效的進行成本核算工作,以及各方面的考核;不鞥你把單位負債準確全面的記錄下來,難以防范財務風險;使收支不成比例,不能真實反映收支的結余問題;不能真實反映外部投資項目;不利于對政府財務和年終結算做準確的總結。但是具體的不足則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2.1 財政支出表現不全面。現金制對財政的支出僅僅體現在現金的實際支付項目,包括當期的基礎設施的支出、工資發放和歸還債務的本金利息等。不包括本期內發生的但是沒有用現金支付的,如基層單位拖欠工資等部分。
2.2 核算成本和費用過程不精確。因為收付實現制的費用確認依據是款項的支付,而沒有付費的不做反映,使整個成本、費用的核算存在很大的不準確性。
2.3 很難適應現在復雜多樣的新業務。收付實現制無法正確的處理繁雜的新業務,尤其是政府采購制以及國庫集中支付的運行,使采購和付款兩環節分離,有時貨到款卻未付,或者一次性付款后,貨卻未到。
2.4 引起大規模的年度收支波動?,F金制只是記錄各款項收到、付出的時間,卻不考慮其收支時間的配合。收付實現制的這一缺陷其實很關鍵,它僅是對款項收支時間的記錄,這樣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因時間帶來的財政問題,因為這一確認基礎從不考慮其他款項收支時間的配合工作。
2.5 會計報告過于簡單,內容反映不全面。在會計匯總報表中,常常缺乏各項目間的聯系,并在總預算的報表中,缺乏相關信息資料。這樣簡單的會計報表,不僅大大降低經濟匯總的準確可靠性,而且會使會計人員養成不負責任、敷衍了事的工作態度,為以后的工作效率帶來極大的影響。
3 改善預算會計基礎的措施
我國的預算會計一直以收付實現制為確認基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完善,以及各方面公共財政基本框架的重建,我國原有的預算會計的確認基礎不能滿足新的變化需求。在各個國家公共財政管理不斷改革創新的形式下,我國原有的預算會計基礎顯得更加落后,所以,權責發生制將順應進入國家政府的預算會計中去。
目前,世界的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大多數的國家不同程度上采用權責發生制,以作為政府的預算和會計確認基礎,更多的國家對這一制度正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我國的會計理論研究人員和實踐工作者目前也在大力倡導全面在預算會計中引進權責發生制的確認基礎。由于在我國如果引入這種權責發生制的會計確認基礎,將會影響到很多方面隨之進行配套改革,這樣就使得此項工作就必將出現很多實施過程中的障礙,所以,我們要在實施改革之前,進行將會在改革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或出現的障礙進行充分的估計,盡量提前為改革中出現的障礙做好準備預防工作,也提前做好措施的準備,降低改革風險與改革成本。按照會計確認基礎相關原則,總結吸收發達國家的現金會計方面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筆者主要提出了以下了會計確認基礎修正方案:
3.1 對于政府會計預算采用原則上實行收付實現制,配合使用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的引入要有與之適應的文化,即“順應規則”文化,將此文化與其他的工管改革聯系起來。權責發生制變化過程應適應政府官員,隨著官員們的價值觀與態度的改變無形的將權責發生制轉變到支持一定文化和公共利益的行為上,逐步將該制度進行改革。若想使管理的自主性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就要毫不放松地營建信任、低成本的氛圍。如果沒有這種文化的支撐,我們所說的預算方法就得不到發揮。
3.2 對于事業單位實行修正完的權責發生制
在基本原則上采用該種制度基礎,但是對于一些像政府撥款和捐贈收入、獎勵支出以及贊助支出等特定業務,采用傾向于收付實現制的確定基礎。由于近些年的事業單位逐步向著社會市場發展,經濟活動也開始逐漸的趨向于企業,因此,預算會計應向權責發生制變化。但是,事業單位的內在性質又一定程度的使權責發生制不能獨立實施,所以,要有收付實現制加以適當的補充。
權責發生制作為事業單位的會計預算基礎,在實施該確認基礎制度后,接下來的既主要又艱巨的任務就是認真地評估事業單位的公共資產,然后對評價的價值做入賬登記工作,進而編制一套準確的初期資金負債表,大大方便所占有的資源擁有情況。對于一些難以進行客觀計量的公共資產,可以不直接出現在資產的債務列表上,而是把這些無法確認、計量的資產以附注的形式項目在創新型財務報告列表中,這樣公共資產就可以很明確的被相關工作人員了解,醒目的把各種難做的資金呈現在會計總匯表中。
對于資產計價和確認方法的選擇,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析。由于方法多種多樣,使人們對估計性類型的信息和不確定信息的可靠性開始擔心起來,權責發生制的使用對于各個部門資產分配工作的正常運行有著極大的影響。另外,權責發生制的預算會計形式也把折舊基金更換為現有的資產,但是這樣卻會使資產充足部門與資產匱乏部門發生權益爭議。針對爭議,進行細致的分析,把資產匱乏部門的資產漸漸耗盡,然后重新注入資金,保證原有資產基礎。任何問題的出現都不應該影響到會計基礎方法的正確選擇,只要在保證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就能慢慢地進行研究工作,以解決特定的計量、技術問題。
4 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預算會計環境日后將會發生巨大變化,也將會導致政府有關部門經濟活動日益復雜化并且呈現多樣性。對于預算會計的確認基礎的要求,不僅包括真實反映現實情況,實事求是的把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做到最好,還包括保證會計預算基礎與國家的預算達成一致。另外,還需要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財務信息,確保會計人員公平公正的分析、評價國家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實情。
參考文獻
[1]邱麗紅.淺談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的應用[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劉誼,廖瑩毅.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改革:OECD國家的經驗及啟示[J].會計研究,2004年07期.
[3]繆儒慶.我國預算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09期.
[4]陳鵬鍵,李松濤.基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控制的政府會計核算基礎改革[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王瑩.淺談會計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的差異[A].湖南省衛生經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暨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專輯[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