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繼互聯網之后IT(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簡稱)領域的又一輪重大革新,云技術可以整合個人電腦、移動電話等通訊設備上的大量信息和處理器資源、協同工作。企業通過云計算的服務模式與服務平臺,實現多用戶同時運用一個甚至多個平臺,從而得到相關的IT服務支持。目前云計算技術已具有相當規模,企業紛紛推出了各自的云計劃;加之,軟件服務外包具有產業集群、領域多元化特征,利用云服務分布、并行處理的特點,在云計算平臺上發揮作用,實現軟件服務外包成本低廉化。文章從云計算和軟件服務外包技術的相關分析入手,重點分析云計算對信息技術外包附加值的提升作用。
關鍵詞:云服務;軟件服務外包;成本;混合云;公共云服務
引言
云服務技術在當今信息外包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都重要。行業期望和要求IT部門的靈活應用,并使之有助于創新而創造出更大價值,節約成本和增強客戶滿意度。為了達成此目標,外包機構必須尋找堵塞與預算相關的技術差距,以降低總發包成本,將某些非關鍵業務功能外包服務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專注于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簡稱),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的簡稱)和SaaS(軟件作為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簡稱),并能顯著減少需求較大的預算。通過移動基礎設施,外包機構可以得到技術,貨幣優勢,提高靈活性,其間所消費的服務,更注重其有限的可用資本對經濟增長和產生收入的舉措。云服務市場預計將增長大約為143億美元,除了推動創新的舉措,使外包機構重新調整他們的精力和預算,云計算帶來的好處,可以增加收入,提高業務敏捷性和競爭優勢的外包業[1]。
1 云計算及軟件服務外包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將軟、硬件功能和資源調配共享,讓用戶按需所用的技術和一類應用服務的提供方式以及相應的商業模式。它涉及和涵蓋了諸如XML(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簡稱)的互聯網服務、虛擬技術、網格計算等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發展以來的軟硬件功能,互聯互通和資源調配共享相關的所有技術;從商業模式和業務的層面來講,云服務是按需所用和按服務使用計費等的總和平臺。
同時,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因具有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國際化水平高的顯著特點而在IT產業的地位逐漸顯現。IT外包提供了人員,平臺和基礎設施,外包服務公司需要滿足的部分或全部的技術支持要求。云計算給外包機構的關閉負載的計算和存儲服務和系統維護的機會。隨著外包服務行業的不斷發展,高靈活度,低成本效益的系統,是云計算應用于軟件服務外包的終極目標。事實上,基于云計算的解決方案希望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的根本要求。雖然傳統的IT將繼續以組合的一部分,今后許多年里,傳統的IT模式將無法競爭的混合模型,其中包括云計算。
2 外包到云的好處
利用云計算,企業可以降低專注于傳統的IT的根本服務和成本,如評估硬件,安裝操作系統和管理服務等。企業將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設計書和綜合測試的基于IT的服務,這將有助于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和客戶的需求,這些服務都是外包的,或通過云服務消費[2]。
大多數外包機構將進入云計算連續通過建立私有云和消費的外部非核心的服務,如電子郵件,協作工具和ERP(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簡稱)/CRM(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簡稱)。此外,測試和開發的基礎設施和造型往往是云計算的候選者。這種方法將幫助企業加速交付的新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因為云計算是不敏感的量,并要求無滯后。
執行良好的云計算戰略,允許外包機構建立和推出新的服務和應用程序以更快,更大幅降低成本。當今,許多外包企業依靠外部專家來處理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升級,供應商的整合,并建立和管理新的服務。通過利用主要外部供應商提供的經濟規模,外包機構可以支持在資源需求的高峰和低谷,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外包機構及同行在今天的超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有必要的系統工具,來控制成本和抵御風險,以符合更嚴格的規定,并推動客戶滿意度、生產力和經濟增長。通過移動基礎設施,應用服務等方式,通過外包,外包機構可以集中其資源的核心競爭力,為更多收益而進行創新活動。
專注于基礎設施和非關鍵業務服務和外包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不再需要大的預算,大量的人員,并維持一支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的復雜性。服務外包將成為一種手段,加快過渡到云服務。
3 混合云交付加速商業利益
IT行業是處于一個轉折點,交付、消費和商業模式的技術都被重新定義。內置方式的基礎設施、應用程序開發、信息傳遞,正在改變。包括選擇合適的云計算模式、供應商鎖定、安全問題,并確保任何云投資的積極回報[3]。
為了最好地實現這個目標,通過混合交付如融合云模型等,開發中業務協調和發包單價評估技術為基礎的服務,即更具體的云服務。如果實施得當,可避免云孤島,風險降低。
融合云允許接發包方管理和使用共同混合云環境。然后即混合使用可以被集成到一個沒有分別管理這些資源的成本和復雜性的環境。目標是讓客戶調整傳統的、有管理的、私有云和公共云的工作負載。
例如惠普公司,最近與加拿大銀行,以降低運營成本與管理銀行的零售債券計劃(RDP)(遠程桌面協議,Remote Desktop Protocol的簡稱),通過外包聯絡中心和債券注冊表,降低了成本并增加了運營系統的靈活性。
4 公共云服務商業鏈和服務外包
云計算又可以根據其配置和目的分為公共云和私有云:公共云是一類在公共互聯網上推出的云服務,其服務對象為廣大的公共用戶群。私有云是一類使用機構自己擁有同時自己使用的云計算服務,使用單位通常是一些大的金融或政府機構或其他對于信息和應用管理有特殊需求的機構。
公共云計算將信息技術的最終用戶從永久性的擁有信息技術產品和永久性的使用授權轉變到按需所用。這是信息產業商業鏈的一次細化。
這個細化過程中添加的就是云服務的提供商。在外包行業來看公共云服務的提供商就是服務外包的接包方,而使用公共云服務最終用戶就是將業務流程,IT運維等外包出去的客戶。
優秀公共云服務提供商需要具備幾個方面的基本能力:首先,建立基本服務的軟硬環境。對于不同類別需求的軟件服務外包需求,公共云服務提供商都需要首先搭建起一個對外服務的基本環境和一套服務項目。其次,對具體的交互信息技術,納品和運維的常識、經驗。公共云服務提供商還需要具備操作和運營一個服務體系的能力,來支持對云服務體系的高效管理能力。最后,建立成熟的管理和合理的收費標準。在服務體系的管理能力形成的同時,公共云服務提供商還要不斷改進和優化服務流程使得整個服務體系優化從而降低成本。
公共云服務的成功與否,或說能夠使得云服務在軟件服務外包行業內健康發展的關鍵在于使用服務客戶的規模和成本管理。因此,公共云需要建立和提供一套標準的和相對完整的服務項目。這一方面可探索的空間較大。此外應當關注大數據。數據是寶貴的資產,關乎系統的智慧、企業的前途、決策的成敗。當一個公用的云計算平臺構建以后,越來越多的軟件服務外包將變成云服務的外包,將有更高的效率,這是業界同仁努力突破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郁德強等,一種基于云計算的服務外包模式:云外包,情報理論與實踐[J],2012,35(8):97-100.
[2]覃正等,云計算、物聯網背景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政策研究[J],國際貿易,2011年第7期.
[3]侯洪鳳等,云計算對信息技術外包的影響分析,價值工程[J],2012年第33期.
作者簡介:馬瑞強(1971-)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工業大學信息學院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