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人文素養教育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語言學習離不開學習者本身的人文素養,與其學習動機更是密不可分,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大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英語教學;人文素養;學習動機
1 引言
近年來,全國各個大學都在積極地進行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大學英語逐步從過去的注重“教”轉化為注重“學”,即注重學生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此外,大學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也從單純的工具型課程向多層次多方面的綜合型課程轉變,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文素養教育。如何將人文素養教育與英語學習動機結合起來,利用人文素養教育激發大學英語學習動機也成為了廣大大學英語教師們研究的熱點。
2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過于注重如何應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及教學環節都圍繞四、六級考試而設定。這就造成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重技能,輕人文;重應試,輕素養的現象。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主力軍,除了為社會發展培養所需要的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之外,也承擔著傳承人類文明,培養未來生力軍的人文素質的責任。但由于近年來我國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造成整個社會心態的浮躁,大學英語教學也沒能免于受其影響,有些大學過于急功近利,只看重大學英語四、六級過級率,忽視了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而且,針對應試的大學英語教學也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前緊后松,在備戰英語四、六級考試時,學習動機高漲;而在考完四、六級考試后,學習動機下降。英語課程設置也過于注重技能培養,缺乏人文內容,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的興趣。
3 人文素養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人文素養指的是人的社會觀念、意識情操、心理素質及文化修養的綜合體現。它對人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人文素養教育就是通過學校教育把本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課堂講授、環境影響以及自我學習來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和氣質修養。人文素養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離不開英語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統影響,學習者只有掌握英語文化背景,提高文化修養,才能更好的學習英語。
4 如何利用人文素養教育提高大學英語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主要是指功利性的學習目的促使學生去學習的動機,比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就是因為要獲得大學英語四、六級合格成績才去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是指學生出于對某一學科的熱愛和興趣去學習。相比之下,內在動機更加持久,也更加有效。外在動機在學習者達到某一學習目的之后就會有所減弱,而內在動機則是內化為學習者自身的一種驅動力,不需要外界的壓力就可以自發的去學習。人文素養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就是提高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利用人文素養教育提高大學英語學習動機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手段:
4.1 選擇有人文素養內涵的教學材料
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過去的大學英語教材注重聽、說、讀、寫這四方面的技能訓練,強化英語學習的工具性,教學材料枯燥乏味,使得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高,影響到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己任,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可以直接從經典英語文學作品入手,選擇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章節,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西方魔幻主義文學盛行,而市面上的大學英語教材卻極少涉獵。教師可以截取相關文學作品,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有關章節作為課堂教授的文本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以通過小說中對友情和正義的頌揚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4.2 課堂活動包含人文素養教育內容
語言作為一門學科,本身就包含有豐富的人文特性。在大學英語課堂活動安排中也應該體現人文特色。教師不應該只是刻板的教授知識,而是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人文內涵。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分組討論、角色扮演、辯論競賽等形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開展豐富的語言交際活動。教師作為一個觀察員的角色盡量不去干擾學生的自由發揮,也不要居高臨下的妄加評斷,而是要和學生一樣平等的加入活動,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充分培養團隊合作的人文精神。
4.3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引入英語影視文化作品
如今,國內各大高校在多媒體硬件條件方面都非常先進,這為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引入人文素養教育提供了先決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優秀的英語影視文化作品更加直觀教授學生。比如2011年奧斯卡獲獎影片《國王的演講》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在觀看完影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標準的英式英語的用法,讓學生比較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差異,還可以通過主人公喬治六世國王的經歷向學生展現愛國主義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4.4 開展課外人文素養教育活動
語言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之內,語言如果不使用,那就永遠是死板的課本知識。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組織課外人文素養教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組織英文名著改編話劇排演、開展英語文化知識競賽、邀請英美大學教授訪學演講等。
5 結束語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不斷發展,外語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能否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指標,因而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能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能力,更要關注他們的人文素養培養。大學英語教學也要兼顧二者,在教學實踐中以人文素養教育為中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注重學生的人格培養,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馬迅紅.人文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當代教育論壇,2009(1).
[2]吳巧紅.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迷失的探討[J].教學與管理,2006(18).
[3]蔣雪非.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4).
作者簡介:朱虹(1979年-),女,黑龍江省哈爾濱人,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