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滅火實戰中,各級公安消防隊作為一線部隊,總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消耗迅速撲滅火災。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我們在滅火戰斗中不斷總結戰術方法,積累戰斗經驗,研究滅火戰斗指導規律。集中使用兵力,就是要求集中兵力于一個方向,造成對救援目標的兵力優勢,同時必須分出部分兵力在其它方向鉗制和分散火勢,在作戰中造成兵力優勢,最終撲滅火災。
關鍵詞:“集中兵力”戰術;滅火;運用
1 集中兵力的含義
一是集中調動兵力。要根據起火建筑的特點、使用功能、起火時間以及重要程度,季節特點和本部隊戰斗實力,合理制定調動原則及力量出動編程。接警后,按規定調集第一出動力量迅速到達火災現場,為控制火勢,消滅火災創造條件。集中火場的兵力還應根據著火對象的特點(特別是在特殊情況、特殊火災時)、營救被困人員、保護相鄰建筑或設施和物資、控制火勢、消滅火災的實際需要,按預定計劃加強第一出動力量,并根據火災現場實際需要,適時地調集增援力量于火場,為消滅火災準備充足的兵力。
二是集中兵力于火場主要方面。火場戰斗全局,系指一定時間內各個局部的滅火戰斗總和,每一個局部戰斗都應符合有效控制和迅速消滅火災總的戰略意圖。因此火場指揮員必須掌握影響滅火戰斗成敗的關鍵性環節,尋找有利的時機和地點對火災實施決定性的戰斗行動。選定火場的主要方面,必須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踐證明,選定火場的主要方面正確與否,是關系到滅火戰斗成敗的關鍵。不同的火場主要方面也不相同,因此作為一線指揮員就必須從火場的實際出發,加強火場偵察檢測,準確掌握火場情況,并能善于預測情況的變化,做出切合實際的正確判斷和決策,從而有效地消滅火災。
2 集中兵力的必要性
一是取得滅火戰斗主動權的需要。火勢的發展都經歷一個由弱到強的過程。實踐證明,初期階段火災是最容易撲救和控制的,是火災撲救的最有利時機,如果發生火災后,能夠加強第一出動滅火力世,集中優勢兵力于此階段,就可能在火災撲救中取得主動權,反之, 如果在用兵上“零打碎敲”,就很可能失去火災撲救的最佳時機,而導致火勢的蔓延和擴大。
二是實現滅火戰斗速戰速決的需要。火場上的持久戰必然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不能速決,火場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我們就難以取勝,“兵散則勢弱,聚則勢強,兵家之常情也”,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在火勢強力量弱的情況下,更要集中兵力,才能實現滅火戰斗上的速戰速決。
三是改變火場上的力量對比態勢的需要。火災撲救的過程,實際上是火勢與滅火力量對比的過程,火勢強而力量弱就會使滅火行動處于不利的態勢,反之則處于有利的態勢。我們在實際的火災撲救過程中,常常出現在滅火力量不足時,暫時控制火勢,迅速調派增援隊到場,待力量集結到一定程度時,才一舉消滅火災,就是利用優勢兵力改變火場上的力量對比態勢的具體體現,使火場局勢向有利于滅火的方向轉變。
3 集中兵力戰術的運用
3.1 集中優勢兵力于火場的主要方面,圍殲火勢。以優勢兵力積極控制火勢,輔以內戰進攻、穿插分割、合擊包圍的戰術,在最短時間內消滅火災。
3.2 重點突破,夾攻堵截。火場的主要方面上也存在著主攻方向,為完成攻堅任務就必須強攻火點,選準突破點,強行進攻的戰術突破方法,打開突破口,縱深突破,輔以夾攻堵截,并對擔負突破任務的力量進行掩護。
4 集中兵力應注意的問題
4.1 正確選擇方向
集中優勢兵力于火場就是要把主要滅火力量集中到主要的滅火作戰方向或主要的火勢控制方向上。節省次要方向、鉗制方向上的兵力,必要時,甚至可以在次要方向上放棄一些地方。實際滅火中,對火勢特別猛烈,而撲救力量相對于火勢較弱時,就必須集中兵力于主要的作戰方向。
4.2 科學把握程度
集中兵力的程度,在戰場上是要以確有把握殲滅敵人為標準。是建立在保證對于火場作戰的絕對或相對優勢的原則上,在火災撲救的力量部署上,同樣要把握好集中兵力的程度。一是要根據火勢的強弱,確定集中兵力的數量。火勢較強則集中兵力的數量就應相應加大,隨著火勢的逐漸減弱,集中兵力的數量也可相應地減少。二是要根據火場形勢和滅火作戰條件確定集中兵力的程度。在組織進攻和滅火的有利時刻,要求兵力的程度可以低些,在氣候寒冷、水源缺乏、障礙物多等不利的火場作戰時,要求兵力的程度就應適當增大。三是要根據指揮員作戰的經驗確定集中兵力的程度。缺乏大規模、多種力量協同作戰經驗時少一些,防止出現指揮層次混亂、命令無法執行等影響火災撲救的現象,可考慮其它的力量部署形式,隨著多種力量聯合作戰經驗的逐漸積累,集中兵力的規模可多一些。
4.3 及時轉移重心
火場指揮者要根據滅火戰斗的進展和火勢的發展變化,適時地轉移集中兵力的重心,注意主要作戰方向和次要作戰方向的變化,及時調整部署,始終把主力集中在主要地區和主要作戰方向,比如,最初集中優勢兵力于火場的下風方向,但當風向發生改變時,下風方向可能轉變為上風,指揮員就應及時地轉移兵力重心,調整力量部署。
4.4 靈活運用形式
火場指揮員應根據各種火場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不同的集中兵力的形式。是把握時機,向中心集中,如大的儲油罐發生火災時,先將力量分成多個戰斗段,部署在油罐周圍的預定作戰區,一且出現有利于滅火的戰機,就以攻擊目標為中心,從四面方向預定地點集中力量一舉發起總攻。二是分編次序,逐步集中。如在隧道火災處置中,要按照作戰任務,火場指揮員可將部隊編為若干梯隊,根據火情變化和戰斗需要,分編先后順序,逐次集中。三是預有準備,提前集中。指揮員根據滅火作戰預案,按照重點保衛單位的特點,對發生火災后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測,有計劃地將滅火力量預先配置在預定位置,達到一旦出現火勢擴大,能將優勢兵力迅速集結的目的。
實踐證明,在滅火實戰中都是貫徹了“先控制,后消滅、集中兵力、準確迅速,攻防并舉、固移結合”的戰術原則,根據著火建筑物特點,一次調足滅火力量,集中兵力于火場主要方面,依據起火點部位和火勢發展變化的具體情況,采取了內戰進攻、穿插分割、重點突破,合擊包圍戰術,也就是運用了重點突破,夾攻圍殲“集中兵力”的戰術方法,達到在最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火場全局,消滅火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