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中國白酒業正處在一個發展的十字關頭。本文對白酒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及白酒行業中的競爭結構進行分析,得出白酒行業的現狀報告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白酒 競爭結構 發展趨勢
一、白酒行業概述
白酒是指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釀制而成的各類無色透明的酒。
按照制作工藝,白酒可以分為固態法、固液結合法和液態法三類。按酒的香型,可以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米香型、獨特風格型。
二、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國家政策環境。隨著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2012年開始執行的限制三公消費政策有了進一步的舉措和內容,政府推行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力度日益加強、公務支出信息日益公開,中央軍委發布“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條規定”,限酒、禁酒的范圍進一步擴大。1月20日,中央辦公廳發出《印發習近平同志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的通知》,隨后中央出臺“六項禁令”等。這種形勢對白酒消費,特別是高端白酒的銷售產生了明顯的抑制。
2.經濟環境。中國GDP總量每年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使高端白酒的消費能力逐漸加強。盡管全球遭遇到金融危機之中,但是由于白酒行業并不處于“國際大循環”之中,因而收到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并不特別大。此外,白酒板塊的抗通脹能力,也使得其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較之其他行業要小。同時,中高檔白酒憑借其稀缺性生產以及局部的寡頭壟斷,對應于旺盛的市場需求,因而提價能力較強。
3.社會環境。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對白酒的需求相對較大,而除了白酒本身之外,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也是造就白酒產業巨大利益前景的主因。近幾十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廣泛提高。受此影響,人們對白酒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都有所改變。除了基本需求之外,白酒的品牌、酒品的質量以及銷售過程中提供的服務受到人們更多關注。
4.技術環境。根據有關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釀酒行業擁有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11個,五年來增加了近50%,這意味著白酒行業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此外,通過引入高端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供求、成本、收益與投資風險的和諧一致。
三、白酒行業市場競爭結構分析
1.新進入者的威脅。幾年來,受到接踵而至的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以及外圍整體環境的影響,許多出口企業面臨經營停滯,資金去向有待選擇。同時,股市低迷也使得部分資金從中抽離,面臨著選擇資金投向的問題。因為有些出售、整改白酒企業的作為被當地政府當作招商引資項目重點加強,所以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資本進入白酒行業。
2.替代品的威脅。白酒的替代產品主要包括黃酒、葡萄酒和啤酒等。近幾年,啤酒正在逐漸替代白酒進攻酒精飲料,紅酒市場也以“黑馬”的姿態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黃酒也保持崛起勢頭。在此背景下,不可避免的白酒產量占酒精飲料產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中低端白酒受到這些替代品的威脅很大。但是高端白酒包含高品位、高收藏價值等附加值,因而市場地位受以上替代品的沖擊不大。
3.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白酒產業最主要的生產成品來源于包裝和糧食,分別占到白酒成本的40%和20%左右,而制造費用、燃料動力及人工成本則占到成本的16%左右。因此白酒行業主要供應商為白酒的包裝供應商與原料糧食供應商。目前包裝物供應商和原料糧食供應商沒有形成有效集合,因此白酒企業自身的議價能力較強,因此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
4.消費者的議價能力。在白酒市場上,存在的中低端白酒品牌多而雜,面對的消費群體多屬于中低收入人群,這部分消費者對于價格敏感度較高。因而,即便消費者會因為選擇多樣而具有較高的價格彈性。因此其對應的議價能力較強。但是,高端白酒擁有強勢的品牌,自主定價能力很強,因而消費者的價格彈性及議價能力都略弱。
5.現有競爭對手的威脅。國內目前生產高端酒的企業在工藝、營銷、規模及開發方面均有十分的優勢。因此,盡管利潤豐厚,中低端品牌進入高端發展存在較高的壁壘。同時,由于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地產名酒已逐漸成為低端白酒消費的主體,這也使得外來品牌的進入遇到的阻力增大。
四、發展趨勢
1.高端品牌壟斷加劇,白酒市場競爭激烈。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及消費意識更加健康化,市場對于白酒的需求動因已經逐漸轉變為對健康生活、品質生活以及品位生活的追求。較高的知名度、市場好評度以及品質水平成為人們考量白酒的又一重要依據。因此,高端白酒企業的品牌價值、商譽優勢,使得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強勢甚至壟斷。此外,在市場低靡的環境下,高端品牌以副牌產品向中低端市場邁進也使得行業內的競爭顯得更加激烈。
2.高度白酒仍為白酒的主要市場,白酒度數分布日漸趨于合理化。盡管目前各方均認同白酒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低度化,同時也是白酒吸引年輕一代和國際化的關鍵。但是目前為止,高端白酒依然主要集中于高度白酒。“色不穩,香不足,味寡淡”是低度白酒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而這也仍將維持一定時期。
3.行業的監管趨向加強,行業的規則、標準缺失問題更受關注。2012年,“購買散酒門”、“酒精勾兌門”、“塑化劑風波”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暴露出白酒行業規范管理的法規政策存在滯后和有關規則標準的嚴重缺失。面對不斷暴露的問題和日益增大的輿論壓力,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對行業的監管勢必不斷加強。
參考文獻:
[1]李春波,何志遠.淺談白酒工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釀酒,1999(1).
[2]王延才.中國白酒行業發展報告[J].釀酒科技,2001(5).
[3]鐘陸文.我國白酒業發展的七大態勢[J].消費經濟,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