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手段,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高新科技開發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區域,在這樣的地方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一方面為高新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的服務,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公司本身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本文從六個方面論證了長沙高新區企業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
關鍵詞:長沙 高新區 人力資源管理 外包
一、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概念的起源及其發展
1990年,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題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外包”(outsourciing)這個詞匯,英文直譯為“外部尋源”,指企業整合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企業在內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僅保留其最具競爭優勢的業務,而將其他業務委托給比自己更具成本優勢和專業知識的企業。根據外包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屬于BPO中的企業內部管理數據庫服務。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招聘人員規模、地域范圍不斷擴大,企業一方面希望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對內部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地方在勞動合同關系、保險等很多政策方面有著巨大差異性,單純依靠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可能完全處理,特別是現在很多企業在中國各地甚至國外都有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巨大挑戰。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原本屬于企業內部的管理部門,被切割出來成為一門專業的生意。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就是企業根據自身的需要,將與人力資源管理有關的業務有選擇性的外包給有更優資質的以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型公司,以達到優化成本,提高效率,激發企業的核心業務,使企業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的目的。
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概念及使命
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指我國在一些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托,主要依靠國內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科技資源、資金和管理手段,通過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實現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集中區域。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效途徑。
三、長沙高新區的具體情況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為首批27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長沙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105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排名16位,綜合創新能力名列第9位,在中部11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經濟實力名列第2位,連續7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高新區。2009年以來,長沙高新區先后獲批國家級首批9個創新型科技園區之一,國家三個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高新區之一,國家15個科技服務體系試點園區之一和湖南省首個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目前,長沙高新區已成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和長沙創新型城市建設核心區。
“十一五”期間,園區基本保持技工貿總收入三年翻一番、財稅收入兩年翻一番的發展速度。截止2012年底,入園企業共5000多家。2012年長沙高新區最新財報顯示,麓谷全年技工貿總收入達到1760億元,同比增長16%;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1238億元,同比增長13%;財政總收入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2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88億元,同比增長21%。“十一五”期間,長沙高新區各主導產業規模工業產值最高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長,累計完成高新技術總產值2855億元,實現利稅332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690億元,占全市90%以上,全省30%以上。
四、長沙高新區企業實行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條件分析
1.高新區的使命決定了企業必須降低成本。國家興建高新區的目的是為了讓部分企業在財政、稅收的優惠措施下,能夠集中優勢資源,甩掉包袱,在某一項目或領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于高新區的任何一家企業來說,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都是他們必須具備的部門,但是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卻并非他們所擅長,如果動用企業太多的資源保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運行則會得不償失。反之,如果企業將部分不熟悉的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實施外包,一方面能夠保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高效運行,由專業的人員做專業的事;另一方面在外包公司選擇得當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節約成本,尤其在外包市場成熟的地方,這樣企業能夠集中優勢資源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
2.高新科技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必然行。高新區的企業群主要由高新科技企業組成,管委會只提供政策方面的扶持,具體的業務還需要由企業自己解決,高新科技企業面臨的環境是資源有限,時間有限,市場變化快,創新壓力大,企業只有在短期、高效的情況下迅速打破常規,項目獲得決定性的突破,企業才能生存與發展,否則會被迅速淘汰。而人力資源管理部分業務的外包,一方面能減少常規業務對企業精力的消耗,使企業能夠集中精力辦好某一件事;另一方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高效的人力資源支持,畢竟,今天的人力資源部門已經是企業戰略實現不可或缺的環節。
3.區域集中是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條件。第一,高新區企業群數量龐大,就以長沙高新區來說,截止2012年底,入園企業達到5000家,這樣大的企業群,人力資源管理的常規業務量必然是龐大的,在這樣的地方實施人力資源外包是有市場的;第二,企業辦公地點相對集中,都聚集于政府劃定的相對范圍之內,這一條件為外包商實施外包項目管理提供了便利條件,節約了運營成本,更有利于企業與外包商的溝通交流,有利于企業對外包項目的監督。
4.長沙高新區具有較好的外包氛圍與條件。長沙高新區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核心示范區,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早,依托政策、人才、環境和軟件產業等各個方面的優勢,已經聚集了一批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200余家。為提升整體形象、擴大園區影響力,長沙高新區興建了服務外包示范基地,項目位于長沙高新區麓谷科技新城中心區域,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建設成為服務外包產業專業園區,聚集一批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外包(ITO),及業務流程外包(BPO)方面,在前面的論證中,我們已經提到人力資源管理外包隸屬于業務流程外包,這為人力資源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5.人力資源優勢。長沙市是中國重點高等教育及科研基地之一,有以“211工程”重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9所和76家專業培訓機構。在2009年度“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最佳排行榜”上,長沙的勞動力素質獲得該排行榜“單項冠軍”,這也是從2004年到2009年第六次連續獲得該項排名第一,而對于高級人才指數的評比,長沙也位居排名第三位,僅次于北京、南京。這樣的評比,無論是對于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來說還是對于人力資源外包商來說,都是獲得優質人力資源的有效保障。
6.人力資源外包公司與人力資源外包業務量不成正比,發展潛力大。根據外部調查資料結果顯示,2008年全球人力資源外包市場規模達到800億美元,2009年為1134億美元,從2004年到2009年期間,這個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9.6%。此外,歐美企業中大約有60%-80%的企業將人力資源外包,從事人力資源外包的公司僅上市的就有8家,包括知名的ADP、Paychex等。而中國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則與歐美差距巨大,規模相對較小,2010年中國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市值達到15億美元,年增長20%。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人力外包服務的認可,相應需求也日益增長,而到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真正進行人力資源外包的還不到10%,未來中國本土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必將呈現幾何級的增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縮影的長沙高新區,目前運營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機構只有長沙高新區人才服務中心,該機構成立于2000年,是隸屬于長沙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事業單位,是湖南省、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準的人才公共服務機構,是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他所取得的業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僅有該公司一家,就想要承攬高新區的5000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常規業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一方面外包商太少,不利于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只有一家企業,面對如此龐大的企業群只能做很淺層次的工作,不能有效的開發更多專業性的業務,如此則不能對高新科技企業有太大的幫助,不能為其核心業務的發展施加推力。
綜上所述,在長沙高新區引進大量的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公司或者本土培養大規模的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公司,鼓勵高新科技企業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是有必要的,一方面為高新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的服務,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公司本身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
作者簡介:朱海林,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