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已經成長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點。但2008年金融危機中,出現大面積停產倒閉和利潤下滑等現象。反映了中小企業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本文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控制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一系列措施。
關鍵詞:企業財務 控制防范
一、財務風險的原因及其表現
1.籌資環節存在的風險
(1)籌資渠道有限,籌資成本高
向銀行借貸、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以及非正規融資是我國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多具有規模不大、發展時間較短、產品較為單一、風險抵抗能力低等特點,使中小企業很難從較大的金融機構獲得外部資金支持,上市融資也難以實現。不得不轉向民間借貸、內部集資或發行公司債券等,這些籌資渠道的資金來源分散且遠高于同期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使我國中小企業的籌資成本大大高于大企業。
中小企業本身的特點也導致其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資金支持。當中小企業因各種原因出現臨時性資金周轉問題時,難以擺脫經營困境。
(2)生產經營無序性增加資金使用成本
中小企業的經濟活動的規劃性較弱,這使其在資金的籌集和使用方面缺乏計劃性。導致資金閑置而帶來的利息,增加資金使用成本。
中小企業應將資金籌集步調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周期波動保持一致,避免出現過度融資所引起的資金閑置。
(3)負債率和短期負債比重大
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占所有者權益的比重過大,短期負債占全部負債的比重大。導致企業財務負擔過重。一旦出現運營資金鏈接短缺,企也將不得不支付違約罰金,甚至導致破產倒閉。
2.投資環節存在的風險
(1)投資決策機制不健全,效率低下
我國中小企業普遍未實現產權分離,而企業所有者不具備專業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與管理經驗。這使中小企業缺乏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對投資沒有科學的預測決策分析。所以往往盲目投資、重復投資、跟風投資等現象,投資效率低下。
(2)無法利用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
由于中小企業資金規模有限,不能同資金雄厚的大企業一樣通過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同時,資金短缺也導致中小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過程中自我調節能力較弱,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
3.運營環節存在的風險
(1)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底,資金周轉困難
中小企業產品規模較單一,產業升級緩慢,2008年金融危機,歐美國家購買力降低,這些問題都導致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滯銷積壓現象,存貨周轉率低下導致資金大量積壓,延長了貨幣資金運轉周期,增加企業運營風險。
(2)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內控不力
4.收益分配環節存在的風險
收益分配風險是指在分配收益的方式、時間和金額上的權衡所產生的風險。一方面如果企業缺乏長遠投資意識,在剩余收益的分配上脫離實際只追求給投資者高額的回報,必然造成企業的保留盈余不足,限制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發展。另一方面,如果企業一味強調擴大再生產,少分配甚至不分配股利,就會引起投資者不滿,導致企業投資流失和內部資金缺失,過度依賴外部資金。
二、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
1.關注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
在我國經濟結構面臨升級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遠未結束的形勢下,企業要密切分析和研究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對企業可能產生的正負面效應,把握其規律充分利用正面效應,及時調整財務風險防范措施,努力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以便控制宏觀政策變化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的財務風險。
2.增強企業經管人員的風險意識
企業管理層和財務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對財務風險做出分析且提出應對方案。
3.完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努力轉變企業管理理念,完善企業管理結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調整和優化資產結構。合理調整債務資本在總資本的比重、短期負債在負債綜合中的比例關系,并使之跟隨企業生產周期的變化。提高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收回效率,同時,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存貨管理中的最佳訂貨批量模型來確定存貨量,使存貨水平保持在一個較低水準,避免企業資金的大量積壓。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系規劃和建設,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作用,做到權責利統一。
4.建立財務風險預告機制
企業財務部門可以通過對一系列相關財務指標的分析和比較,從財務角度發現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從而為經營管理和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顏青.淺談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現代商業,2009;7
[2]王永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北方經濟,2010;1
[3]盛桂花.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