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加強環境會計發展與應對措施的分析,介紹了環境會計的作用和意義,環境會計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作用、環境會計的設置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會計的監督規范與環境和諧,探討了在企業設置環境會計的必要性,指出企業環境會計面對人與環境和諧的工作。
關鍵詞:環境會計 應對措施 健康生存
一、環境會計的作用和意義
1.環境會計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作用
在企業發展中,清潔生產是一種為了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創造性的思想,這種思想將利用科學技術預防生產后的污染物對環境帶來的污染,以提高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在企業的生產過程,要求節約原材料和能源,同時要淘汰有毒的原材料,來降低生產中生成廢棄物的數量和毒性的程度;而要求產品,要從減少從原材料到產品的制造成功投入市場;都要把環境因素的影響納入到成本之中。環境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它把與之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作為依據,利用經濟的方法來計量、記錄生產環節對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也對企業投入環境的資金和改造后生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2.環境會計的設置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現企業的的清潔生產,可以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使企業在發展中的到效益的提高,這是每個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而保證這個目標的實現必須是以清潔生產為基礎,才能使企業具有與環境和諧的生命力。因此,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如果企業只是為了謀取經濟利益,不進行清潔生產的投資,就是丟掉了企業發展的基本綠色環境理念,沒有把企業的生存與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之間的質與量放在一起,直把眼光放在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上,長期下去,就會斬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只有通過環境會計通過經濟的統計手段,如實反映企業經濟社會效益與生態環境的經濟價值,才能把企業與環境的和諧及時、準確、完整的向政府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在政府和公眾的監督下使企業保證實現微觀、中觀以及宏觀層面的與環境和諧的局面。
3.環境會計的監督規范與環境和諧
我國環境會計是保證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機制,環境會計可以地企業反映企業生產中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之間的依賴關系,因此,由財務會計定期提供的環境財務報告是檢驗企業清潔生產的標準??梢杂行У貙⑵髽I清潔生產通過環境會計的審核,成為一項保護生態環境的總結推向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公眾,這樣,這樣就可以將企業的環境行為公布于眾,有益于調動社會公眾保護環境的積極性,提高企業層的思想認識,將企業的清潔生產做好,將企業可能出現的環境污染降到最低。
二、在企業設置環境會計的必要性
1.設置環境會計與清潔生產
環境會計可以通過計算我國近年來生產企業廢水的排放量、廢氣排放量、資源利用量以及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可見其呈現直線上升趨勢,這種狀況是清潔生產不允許的,必須盡快改善。同時,環境會計也關注到大氣資源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這不僅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還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和安全,由此可知,目前我國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力發展環境會計,使其給以反映與監督,促使加強會計核算落實污染單位責任,有效地利用資源,是我國企業持續發展的保證。
2.環境會計與清潔生產成本
環境會計有別于原始的會計核算制度,環境會計是在“傳統成本”之外的成本計算,環境會計計算的是一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雖然可以在短期可以帶來人均經濟福利,但企業對自然資源的無償占用和污染,將企業未來的利潤提前預支,打破了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實行環境會計能準確地核算國民生產總值以及企業生產成本,避免企業出現過分使用自然資源的嚴重弊端,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維護社會資源環境。
三、企業環境會計面對人與環境和諧的工作
1.堅持企業發展必需與可持續發展同步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政府、企業以和社會公眾也越來越關注環境保護問題,但由于大多數人對保護環境的觀念還在成熟的過程,尚未深深的扎根于社會公眾的腦海之中,還未形成現代企業是“社會生態經濟人”的可持續發展觀的認識,所以,為規劃環境會計制度,對經濟進行實證性可操作性實踐以及規范化的深入研究,應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將“社會生態經濟人”作為現代企業的定位目標,有效地將環境經濟學、環境學、生態經濟學和會計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形成一種高效的環境會計制度,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企業要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參與能力
實現綠色環境,不是靠法律規范每個人或者是靠某個人或者某個企業所能做到的,需要每個人樹立保護環境的道德和價值意識,這就需要政府部門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綠色教育、加大綠色教育投資、定期的給公眾做一些綠色教育、不斷革新綠色教育結構等等為實現成功實施環境會計提供充足的后備資源。
3.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綠色教育
環境會計問題不僅是一個會計問題,更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要實施環境會計,僅依靠價格機制等經濟與法律措施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可持續發展的道德觀與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機制的自律與促進。需要以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綠色教育,增強全民族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參與能力。
四、小結
環境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保護好我們的環境,遏制破壞環境的各種行為是我國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公眾的首要任務。環境影響到了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故而,保護環境是不僅是每個人的職責,更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保護環境,不斷完善環境會計制度,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參考文獻:
[1]劉建亮.我國環境會計發展的必要性及應對措施探討[J].中國外資2011年10月上總第250期:94
[2]劉煥峰,魏瑋.環境會計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0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