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選取中國中小上市公司成長性與股東回報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辯證分析方法、實證分析法、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剖析中小企業成長性與股東回報的內在關聯性。
關鍵詞:中小企業 股東回報 成長性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小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企業的生力軍和優秀代表,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為了提升組織績效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必然要關注自身成長性與股東回報的關系等問題。
二、研究設計
1.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10家中小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數據采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時點數據。為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使回歸結果更為可靠,對樣本公司的數據取三年(2010-2013年)的平均值。原始數據主要來源于深圳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和中國證監會網站。
2.研究假設
結合中小企業成長性與股東回報關系的相關理論分析,從財務學角度來看,一個高成長性的企業勢必會給企業股東帶來較高的回報。根據反映成長性的三個關鍵方面的變量指標與股東回報之間關系判斷,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1: 中小企業運營情況越好,企業對股東的回報水平就越高;
假設H2: 中小企業獲利能力越高,企業帶給股東的回報就越多;
假設H3: 中小企業發展能力水平與股東回報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3.變量的選取
(1)被解釋變量:股東回報
本文選取的與股東回報(R)相關的被解釋變量及其相對應的指標:B(三年累計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反映上市公司愿意通過現金回報股東的程度;ROE(股東權益回報率);EPS(每股收益),衡量企業給投資者回報的多少。
(2)解釋變量:成長性
由于公司的成長既是量的成長也是質的成長,主要受市場和資源約束,選定企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三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公司成長性。營運能力指標:IT(存貨周轉率);RAT(應收賬款周轉率);CAT(流動資產周轉率);FAT(固定資產周轉率);TAT(總資產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OPE(主營業務利潤率); ROA(總資產報酬率); SPM(銷售利潤率); GRRP(凈利潤增長率)。發展能力指標:MRG(主營業務增長率)。
(3)控制變量
SIZE(公司規模變量),在同等或相近程度的成長性水平下,選擇公司總資產來表達企業的規模效應對企業股東回報水平的影響,并對其取自然對數;FL(財務杠桿水平),用資產負債率來表示;EXP(股本擴張能力),以每股公積金表示反映了企業股本擴張的能力。
三、模型的建立和檢驗
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研究不同解釋變量分別對不同企業股東回報的財務指標的被解釋變量的影響情況,運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定量地研究各個變量對股東回報的影響情況,綜合分析回歸結果探究中小企業成長性與股東回報的關系,并對假設的真偽性做出檢驗。
四、統計分析
1.描述性統計分析
由于數據收集的有限性,只對所選公司的股東回報、每股收益、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增長率等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各指標相對應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標準差狀況。
2.回歸結果
運用OSL方法逐一求被解釋變量對于各個解釋變量的回歸,結合經濟意義和統計檢驗篩選出顯著性變量得出新的回歸統計結果和擬合效果較好的回歸方程。
RB=45.57+35.29CAT+0.76ROA+0.15GRRP+0.77MRG-0.68 FL
回歸方程的標準誤差的評價S.E=0.07;擬合優度檢驗Adjusted R-squared=0.52,說明回歸方程及上述樣本模型的解釋能力為52%,總體擬合程度較好;F統計量為0.56,根據F統計量得到的Prob(F-statistic)值0.000043近似為0,遠遠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回歸方程有效。
RROE=99.98+1.29FAT+0.73ROA+0.026MRG-5.57SIZE-0.48FL
回歸方程的標準誤差的評價S.E=21.19;擬合優度檢驗Adjusted R-squared=0.62,說明回歸方程及上述樣本模型的解釋能力為62%,總體擬合程度較好;F統計量為0.62,根據F統計量得到的Prob(F-statistic)值0.000011近似為0,遠遠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回歸方程有效。
REPS=1.31+0.012FAT+0.00044OPE+0.00011MRG+0.043ROA+0.1SIZE+0.16EXP
回歸方程的標準誤差的評價S.E=0.2;擬合優度檢驗Adjusted R-squared=0.88,說明回歸方程及上述樣本模型的解釋能力為88%,總體擬合程度很好;F統計量為30,根據F統計量得到的Prob(F-statistic)值0.000003近似為0,遠遠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回歸方程有效。
五、研究結論
根據研究分析,本文得出相關結論:中小上市企業的股東回報與成長性之間存在相關關系,但不同指標的影響作用不同。總體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發展能力是企業成長性的三個主要表現方面,高成長性的企業對應著更高盈利、更快發展,但并不意味著高成長性的企業一定是高股東回報的企業。當企業處于一定規模時,在企業財務杠桿水平和股本擴張能力一定的情況下,企業的高成長性可以帶來高的股東回報,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不能一概而論,應該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饒揚德.企業可持續成長能力及其提升機理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9(07)
[2]孫敬水.計量經濟學(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王亞琴.企業成長性探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J].2011(S2)
作者簡介:惠軍華,男,(1986- ),山東安丘人,濰坊市峽山水庫管理局,經濟師職稱,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