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習慣以冷靜的筆觸在家長里短的平凡生活中表現個人生存的困境,然而她的系列中篇小說“人生三部曲”(《不談愛情》《太陽出世》《煩惱人生》)卻致力于在日常生活的瑣碎煩惱中挖掘溫暖的人世情懷。
關鍵詞:池莉;人生三部曲;溫情
【中圖分類號】:I06【文獻標識碼】:A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以行云流水的筆觸真實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外界環境與個人婚姻愛情生活的角力(《不談愛情》),新生命的孕育與誕生過程中的艱辛與涅槃(《太陽出世》),平凡生活中因物質匱乏而引起的一連串令人疲于應付的煩惱(《煩惱人生》)。然而,池莉并沒有止步于呈現凡俗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她要表達的是小說主人公在凡俗生活中的溫情的堅守。
一、在《不談愛情》中尋找婚姻生活與外界環境的平衡點
《不談愛情》寫的是出身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的外科醫生莊建非和家住花樓街的新華書店售貨員吉玲從戀愛到結婚的生活,展示了因小夫妻間的一次爭吵而引起的一場“社會大混戰”。這場大混戰中雙方的父母、雙方的單位、雙方的同事、章大姐、華如芬、王珞、曾大夫等等一一登場,最后鬧到要離婚的地步。在混戰的過程中主人公莊建非深刻地體會到婚姻生活的困惑與煩惱,深刻認識到家庭生活與社會關系的復雜性。
吉玲出身于“下只腳”的花樓街,她的母親是一個“老來變胖的邋遢女人”。[1]吉玲算是花樓街的一個人物,通過自身的努力當上了新華書店的售貨員,在書店遇上了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研究訓詁學的專家,母親是當代文學教授的莊建非。他們沖破層層阻礙,兩人自立門戶,終于建立了一個小家庭,然而卻因為一件小事,導致了兩個家庭,彼此之間單位的大混戰,兩人差點離婚。最后終于覺悟到“婚姻不是個人的,是大家的”,于是“‘離婚’這個詞也成了一句笑談。他相信往后他就有經驗了”。這樣一種“經驗”就是如何在個人的愛情婚姻生活與外界環境(包括雙方家庭、雙方單位、雙方的社交圈等等)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樣才能過好自由婚姻之后的“小日子”。
二、在《太陽出世》中尋找生命歷程的體驗與感悟
“人生三部曲”中最具生命意識的作品就是《太陽出世》了,正如題目中用到了“太陽”這個意象,而且與“出世”搭配,就給人一種希望之光。小說所要傳達的是在瑣屑的、艱難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仍然可以享受到日常的平凡的幸福和快樂。小說講述了從技校畢業的工人趙勝天和在圖書館工作的李小蘭從結婚到孩子出生、滿月、周歲這個時期所遇到的種種煩惱:他們自己的婚禮自己卻不能做主,成為趙勝天的哥哥趙勝才顯擺的工具,迎親途中與其他人發生矛盾,新郎參與群架,把對方打進了醫院;婚后,李小蘭懷孕,因為兩人工資太少怕無力養活孩子,準備去人流,當然蜜月計劃也因為懷孕而夭折;進了手術室的李小蘭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最后還是“懷著對八個多月之后哇啦哇啦的小家伙的強烈憧憬,面泛桃花,邁著母親的穩健步態走出了人流室”。[2]接下來就是對嬰兒出生的期待,哺乳期遇到的種種困難,孩子生病時的驚慌。他們為了孩子的奶粉錢節衣縮食,不斷學習,希望能讓女兒過更好的生活。在孩子的一周歲生日宴上,驚奇地發現,那個在婚禮上打架,淺薄無知的趙勝天不見了,穿著新娘婚紗罵大街的嬌慣的李小蘭也不見了,他們蛻變成了穩重的成年人,他們學會了愛,學會了包容,學會了責任,在最艱難的生命歷程中提升了自己,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三、在《煩惱人生》中尋找個人棲憩的縫隙與港灣
“早晨是從半夜開始的。”[3]隨著兒子滾下床的一生哭叫,印家厚煩惱的一天開始了,本想拉開燈卻找不到燈繩,找到燈繩之后用力一扯卻斷了。起床之后是漫長的洗漱解手排隊的等待,帶孩子跑月票公交車上的擁擠爭吵,單位評獎金只評了三等獎卻還要處理一系列的接待參觀訪問的雜事,岳父的生日禮物也沒了著落,面對雅麗的一往情深卻不敢接受,食堂吃飯吃出青蟲還要受氣。生活像一地雞毛一樣散在印家厚的面前,骯臟,煩亂。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的一天都在為生活瑣事而擔憂,為柴米油鹽而煩惱,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填滿了印家厚的一天,逼仄的生活環境不斷地壓縮他僅有的生存空間,而這或許就是池莉眼中的“為了維持日常生活而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偏偏做不到”的悲劇。作者并沒有讓這張無形的生活之網完全把主人公印家厚的生活困住,在經過煩惱重重的一天回家之后,吃著老婆煮的簡單的晚餐,逗著可愛的兒子,往床上一靠,深吸一口香煙,又覺得眼前的生活只是一場夢,夢醒之后一切都會有所改變。印家厚在此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縫隙,在短暫的休憩之后,可能迎來的是日復一日的煩惱,然而就是在這不斷重復的煩惱中,或許才能找尋到生活中的真實。作者也正是試圖以一種冷漠、平靜的態度來挖掘瑣屑生活中被掩蓋的溫情。
【參考文獻】
[1][2]池莉.《不談愛情》[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第11頁,第53頁,第55頁。
[3]世事如煙:大哥大與煤氣罐:新寫實小說[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