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舞蹈教育作為其中一種形式,作用尤為重要。如何做好素質教育,如何用舞蹈來培養學生,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是教育中的重點。舞蹈與素質教育關系密切。
關鍵詞:素質;舞蹈;教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J7【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很片面,而教育模式和環境又都會影響到人的整體素質,舞蹈教育作為其中一種組成形式,它對素質教育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舞蹈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過程、教育形式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德育教育功能。由于不同年齡的學生需要不同方面的教育培養。所以筆者把舞蹈與素質教育分為幼兒、小學和青少年三大部分,分別淺談一下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個人的道德與品質是他做人的根本。是評判一個人的準則。道德影響人的一生。如果一個人沒有好的道德,他的存在對社會和他人是一種危害。由此可見,素質教育為何把“德”放在第一位。
舞蹈是一門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好多事情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的。而舞蹈就是由舞蹈老師們留意,發現這些有意義的事情,并編創為舞蹈。教給孩子們,孩子們貪玩,不習慣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情,通過學習,排練,表演這些舞蹈,來認識世界,認識事物的真善美。并學會做一個有禮貌,有愛心的好孩子。
筆者曾看過一個幼兒舞蹈《讓座》。它講的是一個小姑娘在公交車上讓座的故事。表演得很細致,是講公交車上的擁擠,而車上又有老人,懷孕的阿姨,小姑娘不僅給他們讓座,還去攙扶他們安全地坐在位置上。整個舞蹈頌揚著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平日里坐公交車,會看到一些人在乘坐公交車時,搶座位,對旁邊站著的老、弱、病、殘、孕視而不見。這些人敗壞了社會風氣,小朋友看見了對身心發展很不利。找一個小孩子喜歡的,比較形象、容易表達的音樂。例如《種子》《雨滴》《小樹葉找媽媽》這種音樂。先請他們欣賞音樂,然后講講自己的感受。
舞蹈為人們提供了發展想象力、創造力的廣闊空間,正因為有這片天地,往往每一個孩子包括每個人對每一個舞蹈動作,每一部舞蹈作品甚至舞蹈感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覺。老師們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好勝心,讓他們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己去表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孩子對社會和世界沒有足夠的看法和了解。這時是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的最佳時期。平日用書籍和語言教幼兒什么是愛,什么是對親人和朋友的關心,可能孩子不會非常透徹地理解,也不會有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幼兒學習舞蹈時,要為幼兒尋找情感激發點,使幼兒自覺進入感受舞蹈文化的情境。如在欣賞“火”時,欣賞前,先讓幼兒回憶已有的有關事物的經驗,讓幼兒先創造性地用動作表達“火”的燃燒過程,在觀看前提問:舞蹈中的阿姨和你表演的一樣嗎?哪些動作是一樣的?哪些動作是不一樣的?你最喜歡哪一個動作?在觀看后教師找出舞蹈中的典型動作讓幼兒擴散,如“火”中,阿姨表現火快速燃燒時用甩頭的動作,你們想想還可用什么動作來表現火燃燒得很快呢?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貫穿全過程,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并在每個環節都提供表達的機會,有助于幼兒充分參與到欣賞活動中去,主動感受體驗舞蹈藝術精品,并獲得相應的社會文化知識。培養集體觀念,樹立團隊精神,兒童集體舞排練時,要求學生注意隊形是否整齊,動作是否一致,這就是要求自主合作相互影響。在這樣的訓練環境中,兒童的集體觀念自然形成。實則“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培養了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
青少年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身體肌肉骨骼和心理都在快速發展,他們開始有一定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也要弄清楚世界是什么樣子,自己是什么樣子,他們已經擺脫了兒童時期的單一的具體運算和簡單的思維,進入抽象思維階段,這個階段青少年與人交往中,情感激動時表達都不一樣,而舞蹈是人們表達情感最古老最直接的形式。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喜歡的歌曲和舞蹈類型,他們一般喜歡流行歌曲和街舞這些節奏感比較強,比較明星化的歌曲和舞蹈,這些歌曲大多不適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所以作為老師應該為他們選擇他們喜歡的,也適合他們的舞蹈,教給他們什么是舞蹈,什么是音樂,進一步讓他們知道什么是高層次的美。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體型開始發生變化,男孩子開始長高,女孩子開始囤積脂肪,此時身材的發展能影響人的一生。體育鍛煉很重要,由于單純的體育訓練會比較勞累和枯燥,舞蹈有音樂和節拍,大家在一起跳舞比較快樂,不容易覺得累,另外,舞蹈更能拉伸肌肉的線條。
教師應該準確把握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用豐富多彩的舞蹈來美化學生的身體和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為社會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陳玉丹主編.《音樂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2]連秀云主編.《新世紀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教育科學出版社
[3]張淑珍主編.《音樂新課程與學科素質培養》.中國紡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