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對于該院收治的行宮頸癌根治術患者進行完善、細致的術前、術后各個方面的護理工作。結果 患者均恢復良好,康復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7.8±2.4)d,其中有3例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有2例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尿儲留。結論 正確評估患者病情的變化,醫護人員進行積極、有效的各項護理工作,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命率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宮頸癌;圍手術期護理;宮頸癌根治術;健康教育;深靜脈栓塞;淋巴囊腫;提高患者生命率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143-02
宮頸癌是目前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它占據女性生殖系腫瘤的首位[1]。目前,由于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每個人由于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所處的地域和人生經歷都不相同。因此,他們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都不盡相同。現如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使人們無形中加大了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以上種種情況,都是誘發婦女宮頸癌發病的原因。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生率也隨之正在呈不斷地上升趨勢,而且年齡也越來越呈年輕化。
在臨床治療方面,選擇手術治療是患者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手段。在治療宮頸癌的整個診療過程中,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都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圍手術期護理是保證患者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減少并發癥的關鍵之所在。為探討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和效果,該院自2007年2月—2012年3月期間,對收治的133例患宮頸癌手術的患者資料進行了收集和整理,我們醫護人員對以上患者均進行了細致、完善的護理,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該組選取133例宮頸癌患者作為收集的對象,被收集患者的年齡均為28~69歲,平均年齡為(45.6±2.5)歲,患者的病程為2~18個月。均有接觸性出血,患者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宮頸癌。類型是;鱗狀細胞癌額患者為83例,腺癌患者為34例,鱗腺癌患者為16例。分期:Ia2期的患者為56例,Ib期患者為31例,Ⅱa期患者為29例,Ⅱb期患者為14例,Ⅲ期患者為3例。以上患者均在氣管插管全麻下行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且專業的護理,所有患者均恢復良好,并且康復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7.8±2.4)d,另外有3例患者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有2例患者尿儲留。醫護人員對出院患者,出院后進行隨訪3~6個月,所有隨訪患者均身體健康狀況呈良好狀態。
2 護理
2.1 術前準備
2.2.1 評估與準備 對患者術前完善各項常規性檢查,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全面評估,對患者的身體狀況與手術耐受能力進行評估。做好充足的腸道和陰道準備,手術3 d前護士開始對患者進行陰道沖洗,進行沖洗2次/d,沖洗時一定避免接觸癌灶[2]引發出血;術前1 d開始給予患者流質飲食,術前晚及術日晨用0.1%~0.2%肥皂液或清水500~800 mL灌腸,以便減少患者的糞便所形成的術中感染。常規備皮,保證患者的會陰及臍部的清潔衛生。
2.2.2 心理護理 ①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宮頸癌的相關知識了解的甚少,患者和患者家屬也是如此,只要自己的病情與癌癥有關,幾乎所有人都會是談“癌”色變的。特別是年輕的、未育的患者對于宮頸癌更是如此。患者和患者家屬不免都會擔心術后對身體和生育功能的影響。當患者本人知道病情之后,經常會表現出失望、沮喪和頹廢的情緒,很多患者在情緒上表現出萎靡、煩躁不安和焦慮等癥狀,患者對術后自己身體的康復都失去了信心,更有的患者甚至對生活和婚姻都失去了信心,似乎覺得天都塌下來了。②針對以上此類患者,醫護人員應該為患者和患者家屬及時的講解有關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發生的原因、手術的目的、手術的過程及手術的注意事項和術后如何使患者盡快康復的方法。再適時地給患者和患者家屬介紹一些與其病情相關的手術成功的病例,以事實為依據,在成功的病例中讓患者首先對醫生和護士的專業水平的認可和相信,從而使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建立信心,最終盡快找到對診治疾病的希望和對待今后生活的信心。③醫護人員及其患者家屬盡快地幫助患者消除緊張、不安、煩躁、焦慮的心理狀態,使患者盡早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確的對待所患疾病,使患者積極地、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工作順利地開展。患者自身良好的心理狀態、愉悅的心情對其早日康復和醫護人員的診療工作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2 術后護理
2.2.1 加強基礎護理,監測生命體征 患者術后采取半坐臥位,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每2 h護士要監測患者的血壓、呼吸、體溫、心率、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觀察患者的面色、雙下肢皮膚的顏色和溫度,以免患者形成下肢靜脈血栓;觀察切口有無滲血、出血;準確的記錄24 h的出入量,觀察患者的尿液和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如果患者出現異常情況,護士應該立即通知醫生處理。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可給予患者少量的流質飲食,待其排氣后緩慢過度到半流質飲食、普食[3]。患者術后的1~2 d可以在床上進行伸屈四肢等輕微的活動。
2.2.2 引流管護理 保持引流管通暢,以免發生脫落、受壓、扭曲,將引流管放置在盆腔的最低點,以便于引流液的排出。護士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護士要每日為患者更換引流袋,保持引流裝置的密閉性和無菌性,以防止患者發生感染,如患處出現引流量多、顏色鮮紅,應該警惕患者有內出血情況的發生,要立即報告醫生及時給予處理,在48~72 h內拔除引流管。
2.2.3 并發癥護理 ①預防深靜脈栓塞和淋巴囊腫。由于手術后患者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身體各個部位得不到運動,會使下肢靜脈長時間阻滯,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導致下肢血流緩慢而引發栓塞[4]。術后護士應該密切觀察患者下肢皮膚顏色和溫度,醫護人員應該專業地指導并協助患者早期進行床上和床下的活動,盡早促進患者的血液回流。②尿儲留是宮頸癌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醫護人員應該正確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有效的膀胱功能訓練,患者每次排尿時將尿液分段排出,鍛煉膀胱內外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調能力,以提高拔除尿管后順利排出尿液,盡量避免和減少患者尿儲留和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病痛。
2.2.4 健康指導 診療過程結束待患者即將出院時,醫護人員應該向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專業的健康指導,讓患者在家中進行有規律的生活和鍛煉,并且幫助患者日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重體力活動,鼓勵患者每天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復,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督促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讓患者家屬幫助患者增強自信心以便盡早達到全面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3 討論
在整個的醫療活動中,手術治療是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護士專業、完整、細致的圍手術期護理是保證手術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也是減少并發癥發生的關鍵之所在。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同時還要掌握對患者的心理運用專業的語言和溝通技巧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護士還需要對患者以專業的眼光和極強的洞察力去觀察和準確的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都要善于發現和及時有效的處理,避免各種不良狀況的發生,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命率和生活質量,使醫患關系、護患關系達到和諧和統一。
[參考文獻]
[1] 高榮杰.宮頸癌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2(3):299.
[2] 楊蜜.30例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1,3(6):175.
[3] 陳賢.宮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86.
[4] 王紅霞,路金美,徐守琴.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4):102-103.
(收稿日期: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