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保護性約束的應用。方法 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人性化護理的培訓,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心理護理及預見性減少患者躁動的因素,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結果 大多數患者病情好轉后能理解約束對病情和治療的重要性,融洽了護患關系,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了治療護理的依從性。 結果 通過護理人員細致耐心的護理,家屬對人性化保護性約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融洽了護患關系,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人性化使用保護性約束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保護性約束;ICU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156-02
隨著醫療模式的轉變和物質、精神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也不斷增長。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尊重患者生命價值、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上處于滿足和舒適的狀態的護理模式正逐漸受到臨床護理的重視[1]。ICU患者因病情危重及麻醉未清醒等存在意識障礙,容易出現焦慮、抑郁、躁狂、錯覺、幻覺及譫妄等,為保證患者的安全以及治療、護理的的順利進行,而對患者采取保護性約束,以防止患者墜床、撞傷、抓傷及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保護性約束不僅可提高病人的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還可避免病人傷害他人、物品或自傷、自殺等,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其他意外因素對病人的傷害。為了探討人性化保護性約束的應用,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使用身體約束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方面的負性結果,不恰當地使用身體約束甚至會導致被約束者的死亡[2]。
對人性化使用保護性約束的意識逐漸增強,并不斷完善科學使用人性化保護性約束的方法及護理要點,使用效果也在不斷提高?,F將該院 2011 年 1月—2012年 1 月人性化使用保護性約束的具體實施方法和護理要點作回顧性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在該院接受治療期間,使用保護性約束的患者共107人,其中清醒病人5人,意識模糊病人63人,手術后麻醉未完全清醒病人39人。總結人性化使用保護性約束的效果。
2 具體實施方法及步驟
2.1 判斷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保護性約束
根據患者意識狀態、肢體活動情況、對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及導管情況來判斷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保護性約束。
2.2 向病人或家屬介紹使用保護性約束的必要性
在患者入住ICU時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除介紹病區環境及規章制度外,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為了防止發生墜床、撞傷、抓傷及意外拔管,為了保證治療和護理的順利進行,可能需要對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以及使用保護性約束的方法、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后果,告知患者及家屬人性化護理的意義,消除患者及家屬的顧慮,以取得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2.3 綜合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約束用具及數目
約束用具的使用必須要求安全、有效,材質柔軟透氣性好,盡最大可能使患者感到舒適,操作簡單易于取下,經濟實用[3]。根據患者配合程度選擇保護性約束用具的種類,如床欄、約束帶,約束帶包括手腕式、手套式、肩帶式、膝部式等,如患者有偏癱,一側肢體已經活動障礙,只需約束健側肢體,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不適感。
3 結果
107例患者家屬均對使用保護性約束表示理解,5例清醒患者對使用保護性約束表示理解接受,其中有3例間斷煩躁患者在使用保護性約束情況下拔除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
4 使用保護性約束的一般護理
4.1 正確使用保護性約束用具
在使用保護性約束時應以保持被約束肢體處于功能位,而又不能觸及重要導管位。約束不可過松過緊,可以容入1指為宜,過松易掙脫不能起到保護性作用,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不可將手腕識別帶及其他手鏈等物包入其內,以免導致壓痕或皮膚破損,必要時在保護性約束用具下放置棉墊以增加病人舒適度,約束帶打結后將帶子系于床欄以下,約束帶不可打活結,以防止患者自行打開活結。使用中每2 h給患者翻身,并取下約束用具2~5 min,觀察使用保護性約束肢體的活動情況及部位的皮膚有無破損及顏色、溫度、血液循環情況,并對約束部位進行活動與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4.2 認真記錄護理記錄單
記錄患者使用保護性約束的原因、時間以及解除保護性約束的時間、約束的部位和被約束肢體部位皮膚完整性、血液循環情況。觀察約束用具有無松動或移位,班班交接、記錄。
4.3 保證患者舒適
由于病人的肢體被約束,導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護士同時還要及時評估病人的生理需要,如飲水、進食、吐痰、大小便、翻身等,做好生活護理,以保證病人的自尊不受到傷害。
4.4 使用保護性約束后的觀察護理
觀察約束用具是否起到了保護病人的用處,是否有效,觀察病人使用約束用具的耐受性及適應性,如病人使用保護性約束后更加煩躁,應立即查找原因,分析因為病情變化還是約束用具使用不當造成,及時與醫生合作解決問題。
5 人性化使用保護性約束的護理要點
5.1 加強對護理人員人性化護理的培訓
提高護士的整體綜合素質和護理服務質量,樹立人性化護理的觀念,真正領悟人性化護理的意義,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將人性化護理貫穿于每一項操作中。
5.2 合理安排護理人員配比及新老搭配
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觀察比護齡低的護理人員有一定預見性,保護性約束的選擇比較謹慎。因此 ICU 排班、病人床位管理必須參考護理人員的護齡及病人病情危重程度,以達到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
5.3 加強病情觀察,及時評估患者使用保護性約束的必要性及具體方法
了解清醒患者心理狀態,合作程度的變化,如患者可以完全配合治療護理,應及時解除保護性約束。解除后仍要繼續觀察患者合作程度,如仍有拔管傾向的需重新使用保護性約束。
5.4 能不用者盡量不用
全心全意地對待患者,及時權衡患者安全與舒適的關系,從而使患者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更有效地配合治療護理。
5.5 加強心理護理,及時與患者溝通
由于ICU患者病情多變,意識狀態也隨時會改變,護理人員應經常與患者交流溝通,告知其現在的基本狀況,告知其各導管的重要性及使用保護性約束的必要性。有氣管導管的患者可指導其并鼓勵患者利用簡單手勢或寫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意愿,對病人的合理與不合理要求進行分析,及時解決其合理的生理心理需要,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及對護理人員的配合。
5.6 維護患者權利、尊嚴,保證其身心健康
保護病人隱私,減少身體暴露部位。約束時的動作應輕柔,力量不宜過大過于粗暴,不采取強制性語言和措施,對病人過激言行不辯論,否則易引起患者反抗心理,而更加不配合護理工作。
5.7 患者異常燥動的護理
除了使用保護性約束外,還應通知醫生,共同尋找異常躁動的原因,如因疼痛在處理原發病的同時,可以予適當鎮痛鎮靜治療,及時進行鎮痛鎮靜評分,以達到最佳鎮靜鎮痛狀態,從而防止發生意外,而增加病人的舒適度。
5.8 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減少躁動的因素
保持床單元整潔、干燥,同時對于清醒病人,盡量集中時間進行各項操作,工作人員說話、操作輕柔,及時消除各種儀器設備的報警音,減少對病人的噪音刺激,還可給病人聽熟悉的音樂或家人的錄音,安撫其情緒,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光源刺激,減少病人煩躁的因素。
5.9 管理者從人性化角度審核因未使用保護性約束而發生的意外事件
臨床上,護理人員都會擔心自己分管的病人發生意外拔管、傷害事件后的種種后果,因此,往往出現過分依賴使用保護性約束的情況,這樣就不可能做到能不用者盡量不用,故護理管理者不應在發生意外拔管、傷害事件后首先追究管床護士的責任,懷疑他們的責任心,而是要首先分析發生意外拔管、傷害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否可避免及是否應使用保護性約束,從而使護理人員更加理性的決定是否使用保護性約束。
6 小結
使用保護性約束以限制患者肢體活動,保護患者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但其負面性要求我們更加人性化的使用保護性約束,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人性化護理的培訓及管理者對護理人員的管理策略,防止保護性約束使用的盲目性、隨意性,通過觀察被約束患者的病情、心理護理以及預見性以減少患者發生躁動的因素,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及使其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穩定其情緒,絕大多數患者病情好轉后能夠理解保護性約束對病情和治療的重要性。通過護理人員細致耐心的護理,家屬對人性化保護性約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融洽了護患關系,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因此,人性化使用保護性約束也是我們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李曉琴.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探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3):115-116.
[2] 夏春紅,李崢.身體約束在老年護理中使用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8A):1990-1992.
[3] 楊亞平,商慧蘭,龔蔚,等.新型上肢約束帶在ICU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09,9(2):91-92.
(收稿日期: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