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多功能射頻治療儀(自凝刀微創)技術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的方法及安全性。 方法 對2009年1月—2012年3月間該院門診收治的8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自凝刀手術治療。 結果 應用自凝刀微創技術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治愈率100%,治療時間8~30 min,術中出血0.5~5 mL;術后隨訪瘤蒂根部無1例出血,凝固肌瘤明顯縮小,不再增長;<3 cm的肌瘤可完全消失,全部手術無一例并發癥發生。 結論 在超聲無創監視下從人體自然腔道將射頻電磁波通過自凝刀介入到病變部位,使局部組織產生高熱效應,直至凝固變性、壞死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全部病例無嚴重并發癥,而且不改變子宮和卵巢的血液灌注,對子宮、卵巢和垂體的功能無不良影響。
[關鍵詞] 子宮黏膜下肌瘤;微創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017-02
子宮肌瘤是婦女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于30~50歲中年婦女,子宮肌瘤可以造成不孕、流產、月經過多、繼發貧血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大部分子宮肌瘤患者,在早期無任何表現。子宮肌瘤的癥狀診治與發生的部位有關系,80%~90%[1]都是發生在子宮體內,子宮體分幾部分,如果瘤子長在靠里,如黏膜層,會有月經量的增多;如果長在平滑肌里,可能早期月份沒有癥狀,多數患者在體檢中無意中發現。該研究結合2009年1月—2012年3月間該院門診收治的8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的病歷資料探討超聲引導下自凝刀介入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的優勢。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年齡29~52歲。臨床體征: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經過血尿常規檢測、X線檢測排除子宮內膜癌變病例。
1.2 方法
靜脈麻醉。采用婦科多功能射頻治療儀,治療頻率500 kHz,腹部超聲探頭3.5 MHz;患者取截石位,膀胱適當充盈。將電極板置于患者腰骶部,輸出功率30~35 W。超聲引導下先將多功能射頻治療儀活檢槍經陰道、宮頸進入宮腔置入瘤體取出組織送病檢,后置入自凝刀,刀尖抵達瘤體中心,打開自凝刀開關,順時針前右后左依次將整個肌瘤完全凝固,至腹部超聲下整個肌瘤變為均勻強回聲光團為止。退出自凝刀,小號刮匙刮出宮腔內凝固變性的肌瘤組織,宮腔線清晰可見,宮腔內黏膜下肌瘤消失。帶蒂黏膜下肌瘤瘤體消融取出后用多功能射頻治療儀內膜自凝刀將蒂部凝刮數次,使肌瘤蒂部徹底凝固變性。合并肌壁間肌瘤者,多功能射頻治療儀自凝刀先消融壁間肌瘤后再消融黏膜下肌瘤。
2 結果
88例子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治療后最顯著的臨床效果是,患者月經量減少,其他癥狀消失或減輕,并且未因進刀過度導致并發癥及瘤體以外組織損傷。治療時間8~30 min,術中出血0.5~5 mL;術后隨訪瘤蒂根部無一例出血,凝固肌瘤明顯縮小,不再增長;﹤3 cm的肌瘤可完全消失,全部手術無一例并發癥發生。經過隨訪,治愈84例,占95.45%,其他4例好轉,占4.55%,治療全部有效。
3 討論
如有典型子宮肌瘤的病史和體征,并經雙合診,診斷多無困難。但亦不盡然,尤其很小的無癥狀的肌瘤,或肌瘤合并妊娠,子宮腺肌病或肌瘤有囊性變及附件炎塊等,有時亦會發生誤診,一般誤診率約為6%[1]。另外,子宮出血、疼痛、壓迫癥狀,并非子宮肌瘤所特有。故雙合診是診斷肌瘤的重要方法。對于雙合診不能明確或疑有宮腔內粘膜下肌瘤者,尚須采取以下輔助檢查方法。子宮頸肌瘤或闊韌帶肌瘤,尤其是長大后,由于位置改變常影響肌瘤的正確診斷。自凝刀介入治療子宮肌瘤是婦科領域繼腹、宮腔鏡后又一微創技術,為子宮肌瘤的治療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途徑。該研究中8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通過自凝刀治療,全部治愈,用時8~30 min,術中出血少,最少出血0.5 mL,安全性高。其治療原理為:在超聲無創監視下從人體自然腔道將射頻電磁波通過自凝刀介入到病變部位,使局部組織產生高熱效應,直至凝固變性、壞死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全部病例無嚴重并發癥,而且不改變子宮和卵巢的血液灌注,對子宮、卵巢和垂體的功能無不良影響。目前國內B超檢查較為普遍。鑒別肌瘤,準確率可達93.1%[2],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以及周圍有否壓迫其他臟器等表現。
[參考文獻]
[1] 姚錦,陳海利.中西結合療法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236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9,8:74-76.
[2] 張海,王曉麗,劉培,等.子宮黏膜下肌瘤微創治療分析觀察研究.實用婦產科雜志[J].2011,12:126-127.
(收稿日期: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