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在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臨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56例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按照住院號尾號的奇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8例患者采用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靜脈滴注,對照組28例患者給予宮縮素+500 mL葡萄糖液靜脈滴注。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治愈率為60.71%,總有效率為89.29%。對照組患者治愈率39.29%,總有效率為71.43%。兩組患者治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患者實施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治療不僅療效確切,但在用藥過程中需要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用藥反應,從而對宮縮強弱進行調整。
[關鍵詞] 縮宮素;合黃芪注射液;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
[中圖分類號] R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105-02
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是由于產力異常而引起的產程延長,消耗產婦的體力和精力,嚴重者會影響到產婦的宮縮情況,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對產婦以及胎兒都是是非必要的[1]。為研究分析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在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臨床效果及其安全性,現選取該院2010年7月—2012年4月收治的28例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患者,給予其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并與同期采用宮縮素+500 mL葡萄糖液靜脈滴注治療的28例患者進行效果對比。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56例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按照住院號尾號的奇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8例患者年齡19~41歲,平均年齡(26±1.4)歲。其中初產婦18例,初產婦10例。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8±0.9)周;對照組28例患者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5±1.7)歲。其中初產婦15例,初產婦13例。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1.2)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檢查,胎位正常,胎心良好,無瘢痕子宮。
1.2 臨床表現
在生產過程中對患者的肛門進行診察,發現宮口擴張3 cm左右,子宮收縮有對稱性和節奏性,宮縮從強變弱,間隔每次2~3 min。持續時間在20~30 s之間,減少至每次5~10 min,持續時間變為10~20 s,部分患者減弱至子宮收縮不規律。先露為出現正常情況,宮頸擴張則出現擴張延緩情況,當宮體收縮至最高值時未有明顯的宮體隆起,用手指按壓患者的宮低部肌壁會凹陷,而宮內壓則降低至15 mmHg以下,患者均進行病情監護和觀察。
1.3 方法
患者取半臥位,對于不能半臥位患者可采用側臥位,治療組患者靜推10 mL葡萄糖酸鈣(10%)和10 mL葡萄糖(50%)。然后將2.5 U的縮宮素和500 mL的葡萄糖(5%)均勻溶合后進行靜脈滴注,滴速維持在8滴/min,然后根據患者的宮縮強度調整劑量和滴速,當患者的宮縮改為每次2~3 min時,持續時間為40~60 s,對于不敏感的患者可將縮宮素的劑量增加,將40 mL的黃芪注射液與250 mL的葡糖糖液(5%)進行靜脈滴注。對照組患者采用治療組患者同樣的縮宮素使用方法進行治療。在治療期間保證患者飲食科學、營養,補充充足的水分,同時給予患者嚴密的監測。
1.4 療效判定
治愈:患者的子宮收縮的頻率、節律恢復正常,宮縮間隔2~3 min,強度為宮內壓6.7~8.0 kPa(50~60 mmHg),持續時間為40~60 s,產程順利,胎兒正常娩出;進步:宮縮間隔2~3 min,宮內壓在4.0 kPa(30 mmHg)以上,在6.7~8.0 kPa(50~60 mmHg)以下,持續時間在30 s以上,在正常產程時限范圍內結束分娩;無效:患者子宮乏力情況未得到有效改善,分娩方式為剖宮產。治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治愈+進步)÷總例數×100%[2]。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治愈17例(60.71%),進步8例(28.57%),無效3例(10.71%),治愈率為60.71%,總有效率為89.29%。對照組患者治愈11例(39.29%),進步9例(32.14%),無效8例(28.57%),治愈率39.29%,總有效率為71.43%。兩組患者治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收縮乏力是產科常見病癥,可以引起產程停滯,同時又是引起產婦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該病根據病患臨床特征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與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該研究主要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病患進行用藥方法探究。
縮宮素是一種產科常用藥物,其是增強子宮收縮的有效激素藥物。產婦臨近分娩時,子宮肌細胞之間會產生協調作用,此時給予縮宮素能夠產生良好的催產作用[3]。
黃芪注射液是一種中藥提取劑,是從中藥黃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包含毛蕊異黃酮、10-二甲氧基紫檀烷等藥物,均屬于雌激素類成分,能夠快速增強細胞活力,同時能夠提高縮宮素的作用,產生藥效協和效果。中藥黃芪在產科應用較少,但是其能夠補氣溫陽的效果能夠有效促使胎氣潤澤,生產順利[4]。
該次研究中給予治療組患者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治療,使得治愈率為60.71%,總有效率為89.29%。對照組患者治愈率39.29%,總有效率為71.43%。兩組患者治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但是縮宮素具有明顯的抗利尿效果,是以在臨床應用中要注意預防產婦水中毒癥狀的發生,應用時劑量要小,滴速要慢,濃度也要低。黃芪則具有較好的抗凝效果,能夠有效改善血管微循環,利水消腫,與縮宮素聯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協調作用[5]。
綜上,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治療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療效確切,但在用藥過程中要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用藥反應,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參考文獻]
[1] 皮凌云,費武華.一種靜脈點滴縮宮素的新的加藥方法叨[J].中國民間療法,2009,17(10):62.
[2] 王佩紅,涂權梅,王寶娣.縮宮素聯合黃芪注射液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7):53-54.
[3] 蘭彩霞.葡萄糖酸鈣與縮宮素治療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8):574-5745.
[4] 王海彬,王軍艦,黃輝,等.黃苠注射液對雌激素受體的激活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2114-2115.
[5] 郝力.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2(18):101-102.
(收稿日期: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