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CT、MRCP和MR在診斷引起阻塞性黃疸的原發疾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研究45例2008年6月—2011年6月間在該院確診為阻塞性黃疸的患者。結果 在CT組中,發現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率是74.8%,肝內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100%,膽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62.4%,膽囊癌的準確率是75.2%,膽管癌的準確率是75.1%,壺腹癌的準確率是49.9%,胰頭癌的準確率是81.7%,膽管損傷的準確率是100%。在MRCP組中,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率是77.5%,肝內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70.3%,膽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87.9%,膽囊癌的準確率是51%,膽管癌的準確率是77.7%,壺腹癌的準確率是66.5%,胰頭癌的準確率是90.1%,膽管損傷的準確率是100%。在MRCP+MR組中,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率是91.8%,肝內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84.6%,膽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93.9%,膽囊癌的準確率是66.4%,膽管癌的準確率是88.7%,壺腹癌的準確率是66.5%,胰頭癌的準確率是100%,膽管損傷的準確率是100%。結論 MRCP和MR的聯合應用可以有效的診斷引起阻塞性黃疸的原發疾病,CT可以作為手術前的輔助檢查手段,并且可以有效地評估胰膽管腫瘤。
[關鍵詞] CT;MR; MRCP; 阻塞性黃疸的診斷
[中圖分類號] R575;R44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183-02
阻塞性黃疸是非常常見的,造成阻塞性黃疸的疾病包括了肝內和肝外的結石,膽囊結石,胰頭癌,壺腹癌膽囊癌,膽管癌,膽管損傷和慢性胰腺炎。治療這些疾病的前提條件是能夠準確的診斷造成阻塞性黃疸的原發疾病。CT的檢查已經成為了在診斷造成阻塞性黃疸原發疾病的首選輔助檢查[1]。MRCP,首先由德國的研究者 Wallner BK和它的團隊提倡運用[2],為診斷阻塞性黃疸的原發疾病提供了一種新的顯像模式[2-3]。此外,MRCP可以提供不可切除的腫瘤的一系列的影像資料并且幫助臨床醫生選擇最佳的引流方式和其他的介入治療[4-5]。該文旨在通過研究2008年6月—2011年6月間在該院確診為阻塞性黃疸的患者進行研究,探討MR、MRCP和CT在診斷引起阻塞性黃疸的原發疾病中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45例在該院確診為阻塞性黃疸的患者,癥狀表現為小便暗黃,鞏膜和粘膜還有皮膚也呈現黃染的狀態,糞便的顏色為陶土色,皮膚瘙癢的程度也比較明顯。絕大多數的患者還表現為間歇性反復發作性腹部疼痛史,血清中的總膽紅質和直接膽紅質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尿膽紅素和范登白的反應監測也為陽性。其中男性有21例,女性有24例。平均的年齡為45.3歲。全部的患者分為3個組,分別為CT組13例,MRCP組18,MRCP+MR組14例。
1.2 方法
MR使用的是Philips Gyroscan T10-NT,患者采取的是仰臥位,平靜呼吸,首先探測常規的上腹部軸T1WI,T2WI和冠狀軸T2WI,緊接著是附加軸T2WI。這些常規的圖像可以用來作為MRCP的指針。患者在MRCP的監測中屏住呼吸,以降低呼吸對于監測的影響。MRCP經過3D重建。所有的圖像時間大概是30 min。
CT使用的是全身CT,所有的CT監測是在患者禁食4~8 h之后。
2 結果
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肝內膽管阻塞的患者有5例,肝外膽管阻塞的患者有26例,胰管阻塞的病人有14例。
在CT組,MRCP組和 MRCP+MR組中發現以下結果:
在CT組中,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率是74.8%,肝內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100%,膽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62.4%,膽囊癌的準確率是75.2%,膽管癌的準確率是75.1%,壺腹癌的準確率是49.9%,胰頭癌的準確率是81.7%,膽管損傷的準確率是100%,。
在MRCP組中,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率是77.5%,肝內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70.3%,膽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87.9%,膽囊癌的準確率是51%,膽管癌的準確率是77.7%,壺腹癌的準確率是66.5%,胰頭癌的準確率是90.1%,膽管損傷的準確率是100%。
在MRCP+MR組中,膽囊結石的診斷準確率是91.8%,肝內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84.6%,膽總管結石的準確率是93.9%,膽囊癌的準確率是66.4%,膽管癌的準確率是88.7%,壺腹癌的準確率是66.5%,胰頭癌的準確率是100%,膽管損傷的準確率是100%。
3 討論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現MRCP在診斷膽管阻塞性的疾病上的準確率要高于CT,并且非損傷性的MRCP能夠呈現整個膽道系統,能夠清楚的顯示膽管阻塞的位置,程度和范圍和形態特征。在胰膽管系統中,診斷和鑒別引起膽管阻塞的良惡性腫瘤也是非常重要的,MRCP和MR的聯合使用可以通過顯示腫瘤本身和周圍結構的病理改變從而有效的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在胰膽管腫瘤中,MRCP可以準確的定位和描繪胰膽管的形態特點,并且可以評估腫瘤的可能累及的范圍和是否可以進行手術切除。MRCP在診斷膽囊和肝內膽管結石的敏感性也隨著結石的尺寸,數目和位置而有所變化,MRCP更適合診斷膽總管結石,根據我們的發現,MRCP可以診斷常見的膽管結石和排除其他的胰膽管阻塞性疾病。但是MRCP在診斷膽管炎,手術創傷中,難以發現細小的胰膽管病變。
我們由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出,MRCP和MR可以有效的對引起阻塞性黃疸的原發疾病進行診斷,可以有效的鑒別引起梗阻的良惡性疾病和對手術后患者進行復查。而CT喝MR作為單獨的診斷手段可以作為術前的常規檢查并且可以用來評估胰膽管腫瘤。
[參考文獻]
[1] Kanemaki N, Nakazawa S, Inui K, Yoshino J, Yamao J, Okushima K. Three-dimensional 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of the pancreatobiliary system[J]. Endoscopy 1997; 29: 726-731.
[2] Wallner BK, Schumacher KA, Weidenmaier W, Friedrich JM. Dilated biliary tract: evaluation with MR cholangiography with a T2-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 fast sequence[J].Radiology 1991; 181: 805-808
[3] Takehara Y. Fast MR imaging for evaluating the pancreaticobiliary system[J].Eur J Radiol 1999; 29: 211-232
[4] Bret PM, Reinhold C.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J]. Endoscopy 1997; 29: 472-486
[5] Macaulay SE, Schulte SJ, Sekijima JH, Obregon RG, Simon HE, rohrmann CA Jr, Freeny PC, Schmiedl UP. Evaluation of a non-breath-hold MR cholangiography technique[J]. Radiology 1995; 196: 227-232.
(收稿日期:20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