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安宮黃體酮在藥物流產后治療陰道流血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婦產科收治的要求藥物流產的早孕婦女120例,其中對照組60例采用單純藥物流產,觀察組60例采用藥物流產聯合安宮黃體酮流產。觀察對比兩組療效及陰道流血情況。結果 安宮黃體酮輔助治療組的止血總有效率(98.33%)明顯優于單純藥流組(78.3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藥流排出孕囊后加用安宮黃體酮口服,可提高藥物流產的成功率,顯著減少陰道出血量及持續出血時間,促進患者月經的正常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藥物流產;陰道流血;安宮黃體酮;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69.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091-02
臨床上常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來終止早孕,已被證實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計劃生育方法[1],被臨床醫師和廣大早孕婦女所接受,但藥物流產仍存在流產后陰道出血時間長、出血多等弊端[2]。過去常合用中藥與抗生素抗炎止血,必要時行清宮治療,但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與痛苦。為了探討安宮黃體酮在藥物流產后治療陰道流血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該院對2009年3月—2012年3月間婦產科收治的120例要求藥物流產早孕婦女中的60例,在應用米非司酮的基礎上輔以安宮黃體酮口服治療流產后陰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婦產科收治的要求藥物流產的早孕婦女120例,其中觀察組60例采用藥物流產聯合安宮黃體酮流產產婦,對照組60例采用單純藥物流產產婦。年齡19~40歲,平均(27.8±2.5)歲;停經時間33~49 d,平均(46.5±2.4)d;孕產史:平均孕次(1.8±0.9)次,平均產次(1.2±0.5)次。B超檢查顯示宮內妊娠,其中單胎114例,雙胎6例。胚囊直徑(1.7±0.4)cm。
1.2 入組標準
該組120例有適應證的受試者入組前均行常規體格檢查和婦科檢查。①均自愿要求藥物流產,均符合安宮黃體酮輔助米非司酮終止早孕妊娠的適應癥及排除藥物流產禁忌癥;②平時月經基本規則,經量正常;③尿HCG檢測陽性,B超檢查證實宮內早孕,停經時間在49 d以內,胚囊直徑≤2.5 cm[3-4];④用藥前均經詳細講明藥物流產的效果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經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⑤經檢查合格者,予以填寫記錄表,確定服藥日期;⑥用藥后均成功排出“孕囊”,B超檢查證實為宮腔殘留物,陰道出血時間≥15 d,均曾用抗生素、止血藥、縮宮素治療無效;
1.3 排除標準
①排除心血管疾病,血液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尤其腎上腺功能不全,高血壓者;②排除帶宮內節育器妊娠者;③排除近3個月內哺乳或口服甾體類避孕藥(包括口服避孕藥、針劑、埋植劑等)者[5];④排除子宮肌瘤、子宮畸形者;⑤排除青光眼、哮喘及過敏體質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于早、晚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 mg,服藥前后2 h內無進食,對晨起惡心情況較嚴重的患者改為前3 d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 mg。治療第4 天清晨8∶00左右空腹來院服用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前后禁食2 h,服藥后門診觀察流產6~8 h,有無妊娠物排出和相關不良反應,予常規產后縮宮、止血、抗炎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于第4天中午給予安宮黃體酮片12~24 mg/d,1次/d,連續服用7 d,同時口服產婦安顆粒沖劑6 g/次,2次/d,連服7 d。對照組僅予口服產婦安顆粒沖劑治療7 d,無效則清宮。囑患者在治療后第7、14、42天來院復查,以了解其陰道出血情況,子宮復舊及轉經情況。
1.5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藥流后2周內陰道出血停止,停藥后無撤藥性出血,B超證實宮內無殘留,尿HCG陰性,15~30 d自然轉經;有效:藥流后2周內陰道出血量由多變少但未止,或B超提示宮內殘留組織,經藥物治療5 d后血止或停藥后有撤藥性出血,B超示宮內無殘留;無效:藥流后2周內陰道出血量由多變少但未止,或B超提示宮內殘留組織,經藥物治療5 d后血未止或停藥后有撤藥性出血,B超示宮內仍有殘留組織,予清宮術后治愈[2-5]。
1.6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陰道出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60例用藥后顯效48例(80.0%),有效11例(18.33%),無效1例(1.67%),治療總有效率為98.33%。平均出血時間為(5.03±2.21)d;對照組60例用藥后顯效32例(53.33%),有效15例(25.0%),無效13例(21.67%),治療總有效率為78.33%。平均出血時間為(14.25±5.36)d;觀察組流產效果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尿、血HCG情況比較
用藥前所有患者均經尿、血HCG檢測,結果顯示尿HCG弱陽性共18例,陰性率為15.0%,18例尿HCG弱陽性者其血HCG均<100 IU/L。其中觀察組60例中尿HCG陰性49例(81.67%),弱陽性11例(18.33%);對照組60例中尿HCG陰性53例(88.33%),弱陽性7例(11.67%)。用藥后兩組血HC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轉陰,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藥物流產成功率低,流產后出血量大、持續出血時間長及轉經遲等一直是臨床普遍關注的問題[6]。該院通過對2009年3月—2012年3月間婦產科收治的要求藥物流產早孕婦女60例,在應用米非司酮的基礎上輔以安宮黃體酮口服治療流產后陰道出血,其結果表明,安宮黃體酮輔助治療組的止血總有效率(98.33%)明顯優于單純藥流組(78.33%)。綜上,在常規藥流排出孕囊后加用安宮黃體酮口服,可提高藥物流產的成功率,顯著減少陰道出血量及持續出血時間,促進患者月經的正?;謴?,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璟藍,劉曉璦.早期人工流產的出血問題及對策[J].健康必讀,2008, 28(3):1062-1062.
[2] 林巧紅,黃靈堅.應用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2011,12(10):345-346.
[3] 李宛萍.中西醫結合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0,12(28):1007-1009.
[4] 田玉蓉.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應用安宮黃體酮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8):108-109.
[5] 林曉峰.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4):2225-2227.
[6] 傅桂珍.早孕藥物流產后持續出血132例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J].醫學信息,2011,24(6):1006-1007.
(收稿日期:20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