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總結兒童多動癥的臨床表現及誘發原因,介紹臨床診斷的方法和治療方案,對兒童多動癥的矯治進行了分析綜述。
[關鍵詞] 兒童多動癥;成因;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186-02
多動癥醫學名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癥(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也叫學習技能障礙癥。注意障礙及注意障礙伴有多動都稱多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又稱兒童多動癥,是發生于兒童時期(多在3歲左右),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出明顯的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以及活動過度或沖動,且伴有學習困難,認知功能障礙的一種綜合征。
1 兒童多動癥的臨床表現
多動癥是從幼年開始,有少數患者可持續到成年,其中以學年兒童的相關癥狀最為突出,根據大量調查顯示學齡期兒童5%~10%患有多動癥,男孩與女孩的比例大概在3:1,其中因多動癥學習困難的約占65%~80%。近些年兒童多動癥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兒童多動癥主要有如下表現:
①多動癥兒童注意力短暫,難以集中,易受干擾而分心。上課喜歡做小動作,愛東張西望,易走神不注意聽講等。
②多動癥兒童活動過多,常常手腳不停、坐不住。喜歡亂跑亂跳、爬上爬下,不知道危險,上課小動作多。經常招惹別人,喜歡與同學吵架等。
③多動癥兒童易沖動、任性,情緒易激動。自控能力差,易哭易怒,易沖動,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表現幼稚,不能分辨是非,個性倔強固執,急躁,有的愛說謊騙人,逃學,外出不歸,染上惡習。
④多動癥兒童雖然智力正常,但大都會出現學習困難,辨別能力和記憶力差,學習成績低下。有的人智力雖然很好,但是成績卻不理想,經常波動。
⑤多動癥兒童精細動作困難,動作笨拙。如走路不是直線,削鉛筆、系鞋帶、扣紐扣動作不靈活等。
⑥神經系統體征試驗為陽性。如翻手試驗、輪替試驗、指鼻試驗、快速對指試驗等為陽性。
2 兒童多動癥的成因
兒童多動癥成為家長及老師苦惱的一大病癥,引起此病癥的原因很多,多年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孩子患病比例占到85%,還有孕婦在懷孕期間患病、亂服用藥物,難產等原因。小孩子外傷、環境污染、飲食問題、教育問題等都有可能導致多動癥。
①遺傳因素目前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度為0.75-0.91,遺傳方式尚不清楚,可能為多基因遺傳。但是目前公認遺傳因素在ADHD發病過程中占重要地位,根據國內外遺傳學資料表明遺傳因素對ADHD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發病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該障礙和多巴胺受體基因的多態性有關。
②神經生理學因素有此障礙的患兒腦電圖異常率高,主要為慢波活動增加。腦電圖功率譜分析顯示出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減小、平均頻率下降。提示患兒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成熟延遲或大腦皮質的反應慢。
③輕微腦損傷母孕期、圍產期及出生后各種原因所致的輕微腦損傷可能是部分患兒發生該障礙的原因,但沒有一種腦損傷存在于所有該障礙患兒,也不是所有有此損傷的兒童都患該障礙,而且許多患兒并沒有腦損傷的證據。
④神經生化因素有研究表明該障礙可能與中樞神經遞質代謝功能異?;蛘系K有關,包括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更新率降低,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功能低下等。
⑤神經解剖學因素磁共振研究報道該障礙患兒存在胼胝體和尾狀核體積的減小,功能核磁研究尚報道該障礙患兒尾狀核、額區、前扣帶回代謝減少。
⑥心理社會因素不良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如經濟過于貧窮、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當等均可增加兒童患該障礙的危險性。
⑦其他因素該障礙可能與鋅、鐵微量元素的缺乏、血鉛增高有關??蓸?、咖啡、食物添加劑可能增加兒童患該障礙的危險性。
3 兒童多動癥的診斷
臨床醫生可以根據需要選用診斷標準。目前多采用DSM-IV關于小兒多動癥的診斷標準,滿足如下幾點。癥狀標準分為兩種:
3.1 注意缺陷癥狀
①在工作和學習或者其它活動中,常常粗心、不注意細節,導致錯誤發生;②在學習或游戲活動時,經常難以保持注意力;③跟他說話時,常常表現的似聽非聽,心不在焉;④往往無法按照要求完成作業、工作和日常家務等(不是由于對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⑤經常不能順利完成有條理的任務或其它活動;⑥不愿意從事那些需要持久精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作業或家務),常設法逃避;⑦常常丟失完成活動必需要用的東西(比如: 課本、玩具、鉛筆或工具等);⑧很容易分心,容易受外界影響;⑨在日?;顒又谐M浭虑?,丟三落四。符合上述注意缺陷癥狀中至少有6項,持續時間至少6個月,出現了適應不良的程度,并與實際發育水平不相稱。
3.2 多動/沖動癥狀
①坐不住,常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甚至手腳動個不停;②在要求坐好的場合,常常擅自離開;③常在不適當的場合過分地興奮,爬上爬下、跑來跑去 (在成人或青少年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④參加業余活動或者游戲時往往不能安靜下來;⑤常停不下來,活動過多,象有個機器在驅動他;⑥經常話特別多;⑦別人問話未完就經常搶著回答;⑧在需要排隊的活動中常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上場;⑨常有干擾或打斷他人的行為(如干擾其他兒童游戲或者在別人講話時插嘴)。符合上述注意缺陷癥狀中至少有6項,持續時間至少6個月,出現了適應不良的程度,并與實際發育水平不相稱。
病程標準:某些癥狀出現在7歲之前;某些癥狀所造成的損害至少在兩種環境中(例如學校和家里)出現。嚴重程度的標準:在學業、社交或者職業功能上具有明顯的臨床意義損害證據。排除病癥的標準:癥狀不是出現在精神分裂癥、廣泛發育障礙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的病程中,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例如焦慮障礙、分離障礙、心境障礙或人格障礙等)來解釋。
4 治療方法
臨床治療多動癥最為傳統、應用最多、最廣泛的治療方法是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常用的藥物包括甲強龍氫氯化物(利他林),以及右旋安非他命硫酸鹽。此類藥物在治療上較為有效,可以通過調節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減少沖動?;純弘S著行為的改善,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提高,隨著情緒的穩定,與同學之間的沖突也會減少。因此,藥物間接地促進了兒童的心理發育。當然這些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反應,長期服用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包括缺乏食欲、身高出現暫時性的增長緩慢、痙攣以及睡眠問題等。
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包括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和飲食療法等。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單純的藥物并不能完全根除孩子的多動癥,有必要按照孩子表現程度進行相應的治療。通過治療可以幫助孩子解決自信心缺乏、不善于交友的問題、還能提升孩子的組織能力。由于多動癥往往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所以多動癥兒童和他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一起配合治療效果是最好的。在同時結合藥物和治療的孩子中,70%被認為恢復正常;只單純服用藥物的孩子中56%達到正常;而只進行了治療和醫師護理的孩子,恢復率分別為34%和25%。
5 結論
兒童時期是人生的重要時期,若患兒在學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厭學、逃學、成績下降;長大后也會因基礎知識的貧乏,難以學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就業困難,而影響終生。兒科專家在治療多動癥上有著獨到見解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希望通過治療讓每個多動癥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淑華,葉彩霞,黎小婭.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癥治療方法分析[J].河北醫藥,2012(4):68-75.
[2] 李后權.兒童多動癥132例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82-96.
(收稿日期:20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