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校園文化是教師、學生和管理者共同傳承和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一所大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學個性特征的重要標志,是大學的精神和靈魂。高職高專的校園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職高專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 建設
校園文化是時代精神在學校的反映,是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指導思想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群體意識的體現。它主要指校園的人文氛圍和整體精神風貌。具體體現在學校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歷史沉淀。根據高職辦學的特殊定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校園精神為底蘊,由師生員工共同創造和享有的群體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人文素質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在辦學歷史中,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學校的優良傳統,構建富有時代特征的大學校園文化,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實現學校持續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也是全體高職人共同的歷史使命。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時間短,基礎薄,辦學模式處于摸索過程。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校新興的一種辦學類型,絕大多數都存在著歷史短、基礎弱、起點低、缺少歷史文化積淀等問題,故而高職院校的校園制度文化尤顯薄弱。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缺少理論指導,大都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2、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脫離高職培養目標,未能體現高職特色.很多學校一味地模仿和復制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模式,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成為本科高校大學文化的\"克隆\"或\"微縮\",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與培養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相脫離,無從顯示高職院校的特色。
3、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短期突擊現象嚴重,未能持續長久發展。為了迎合教育教學評估,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或者受到學校主管部門的好評,臨時編造一些特色項目,或短時間里設計幾個特色項目加以突擊建設,臨時應付,這些特色項目在評估之后,慢慢失去了其重視的熱度,久而久之,特色項目也就慢慢趨于平淡。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環境文化建設。
1、要充分挖掘學校辦學歷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質。充分吸收現代大學的辦學理念與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師生繼承和弘揚學校精神的主體作用,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豐富學校精神的內涵,增強凝聚力。
2、建設民主、科學、進取、和諧的制度文化,是高職院校面臨的迫切任務。要從制度上保證學校重大原則、重大決策的民主化,形成學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學術民主制度的建設,不斷完善學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設,切實加強用人上的民主制度建設,創新人才工作制度。
3、行為文化是學校精神、價值觀和辦學理念的動態反應。要從制度建設入手,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和教風建設,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樹立嚴謹務實、勤政廉潔的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率,擴大覆蓋面,注重實際效果,重視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
三、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的渠道比較多,首先,應將課堂教學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渠道,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滲透與知識相關的文化內容,打破單純傳授形成技術能力知識的課堂教學模式。克服知識傳授中狹隘性,拓展知識的廣度,顯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學生對于知識在文化視野的吸收和重組。
其次,要深化知識的學理內涵,將知識層面提升到文化層面,使知識在技術能力形成過程中,不僅是一種經驗的引導,而且是一種文化的實現。除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功能外,還必須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把富有情趣、適應于學生愛好的文化內容引進校園文化中來,這種情趣性的文化活動諸如邀請當地著名企業家、商界精英及成功人士開辦講座;舉辦知識競賽、演講賽、辯論賽、動畫美術作品大賽和計算機編程成果展等,從而形成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的人文素質,實踐與動手能力的提高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補給,情趣得到提高,視野得到開闊,最終達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華的目的。
當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帶來的網絡文化對校園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學生通過它可以更容易、更快捷地接觸到各類信息,當然也包括一些不良信息。同時,信息化的過程也影響著校園人內部的心靈、價值觀以及外部的行為,不僅將改變校園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學習模式,也將使校園人的生活、工作、娛樂等行為方式發生轉變。所以,正確認識信息化對校園文化的影響,以積極和包容的心態賦予信息化技術更為積極的文化涵義,有意識地吸收有意義的網絡文化,充實校園文化的內容,使它和校園文化和諧地共生發展,從而正確把握和引導校園文化的方向,是當前新升格職院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陽旭.試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9(02).
[2]宋希濤,李敏.新升格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2).
[3]管清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新形勢下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03).
[4]黃志堅.探析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心理功能[J].教育與職業,2006(11).
(作者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