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第三產業越來越得到重視。第三產業的比例由23.9%上升為44.46%,上升20.56個百分點。為了實現良好健康的產業結構,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必然。第三產業主要指服務業,然而中國的服務貿易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頸。
一、何為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服務貿易又稱勞務貿易,指國與國之間互相提供服務的經濟交換活動。服務貿易是指一國以提供直接服務活動形式滿足另一國某種需要以取得報酬的活動,也包括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直接接觸下交易的無形活動。服務部門包括如下內容: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游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說過:“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經濟發展之間是良性互動的關系,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的快速增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和經濟實力的增強。服務業大多是實體經濟,具有帶動就業、降低消耗和污染、促進創新等優勢,是一個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p>
二、中國服務貿易現狀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44.6%,與工業45.3%的份額相差無幾,,服務進出口總額達4706億美元,預計到2013年中國服務業所占比重將首次超過工業。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貿易發展滯后、比重較低、人才缺乏、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在全球貨物貿易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對于優化貿易結構、推動貿易平衡可持續增長、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拉動國內就業以及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實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三、中國服務貿易所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貿易不斷增加,但是中國服務貿易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
1、占中國經濟總量比例偏低。在上文已經說到中國服務業占GDP比例已經達到44.6%,但是與西方發達國際相比我國的服務業還遠遠落后。服務貿易量也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目前,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均較高,美國、日本、歐洲都超過了70%。
2、人才缺乏?,F代服務貿易是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我國在服務貿易方面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新興服務業所需的外向型高級人才尤其缺乏。發展服務貿易不僅需要一般的金融,保險、運輸、旅游等方面的人才,更需要一批精通國際金融、國際運輸、國際商法等專業的人才。
3、結構不合理。隨著服務技術的不斷進步,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結構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服務貿易結構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人力、知識密集型發展,與科技相關的服務業和以高科技為手段的服務貿易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一段時期以來處于逆差狀態。逆差行業主要集中在運輸服務、旅游和保險服務以及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費等領域,反映了國內經濟和貨物貿易發展所產生的國際航運、貨運保險、先進技術等方面的競爭力不強。
四、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方法及政策
面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國家應對其重視并制定一系列政策來扶持幫助服務貿易發展以優化中國的產業結構,企業也應當制定相應的發展計劃。
1、加快國家產業結構轉變。首先要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改革方向,堅決打破部門分割、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充分釋放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和活力。加大對服務業的扶持與投資,重點發展現代服務行業,規范傳統服務業。加大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鼓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與服務經驗。同時司法部門對于服務貿易應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服務貿易法規體系。
2、加大培養引進服務貿易人才力度。在學校教育中要完善服務相關專業的建設,優化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平臺。另外要加強對企業服務人員的培訓,依托各類服務外包企業和園區平臺,培養真正的服務外包產業從業者。同時深化服務外包人才交流合作,加大高端人才的引進。在人才引進方面國家應給予支持,為外來人才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和較優的福利。
3、改變服務產業內部結構。面對服務行業的結構的轉型,企業應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重點發展現代服務行業,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積極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擴大服務業跨國公司對華投資,是中國服務貿易與世界接軌,使中國服務貿易得以現代化,能夠快速發展。
五、結語
在全球貨物貿易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對于優化貿易結構、推動貿易平衡可持續增長、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拉動國內就業以及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實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