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筑行業發展大今天經歷翻天覆地大變化,過去要花漫長的時間的工程經現在技術的完善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但是同時也出現了許多負面的東西,節能建筑這一新的概念就產生了,并在一段時間的推廣和發展后得到了實際的運用,它以消耗的資源少,減少環境污染等許多特點得到大眾和開發商的認可。本文就現目前節能建筑的現狀出發分析其前景應用。
關鍵詞 節能建筑 現狀 前景
一、什么是節能建筑
節能建筑英文名稱是energy-savingbuilding。設計和建造采用節能型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的建筑物;在此類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節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標有:建筑規劃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風,綠化率不低于35%;建筑間距應保證每戶至少有一個居住空間在大寒日能獲得滿窗日照2小時等。
二、節能建筑的特點
節能建筑的特點有很多,我這里就找幾個非常實用的幾個特點來給大家介紹。首先它消耗的資源少,在建造節能建筑的時候建造所需要的材料是可以循環利用的,這樣來說這些建筑材料將來還可以循環利用,節省了資源。要求在建筑圍護結構(包括屋頂、外墻、門窗等)中使用綠色建材作為保溫、隔熱材料以節約能源。這一方面可以減少基本建筑材料的用量,減輕圍護結構的自重,而且在保證建筑物的室內空氣品質的同時,可以大幅度節能降耗。其次是減少了環境污染,現在拆遷過程中往往是飛塵漫天,原來的建筑材料如磚塊、預制板、水泥柱等等都無法再利用只能用車拉走運到郊區等地方直接倒掉,這不僅僅是資源的浪費還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污染,節能建筑采用的材料多是可循環再利用而且是低污染的耗材這樣就能保證不浪費資源也同時保護環境。最后是節能建筑的高性能,節能建筑采用的材料多是一些新興的高技術材料,結構用材具有足夠強度、耐久性、圍護結構、保溫、防水等性能,給人類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空間。
三、節能建筑的現狀
現階段,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我國建筑不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單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氣候條件下的國家高出2~3倍。僅以建筑供暖為例,北京市在執行建筑節能設計前一個采暖期的平均能耗為32瓦/平方米,執行節能標準后,平均為21瓦/平方米,而相同氣候條件的芬蘭平均能耗僅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僅北方采暖地區每年就多耗煤18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達70億元。我國每年新增的建筑總量大約20億平方米,接近全球年建筑總量的一半。2008年底,全國城鄉既有建筑面積已超過420億平方米,其中按采暖建筑節能標準建造的只占5%左右,且限于少數城市的居住建筑。我國住宅能耗是同類氣候地區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而且現有建筑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新建建筑達到節能標準的僅不足20%。根據建設部提出的“十一五”建筑節能目標,到2010年,我國城鎮建筑要達到節能50%的目標,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要達到65%的目標;大城市要完成對25%的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要完成對大部分城鎮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建筑節能就是采取保溫、隔熱、密封等措施,讓建筑在使用過程中減少對煤、電等能源的消耗,節能設計要有利于施工和圍護,盡量應用節能技術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建筑物能耗量,以獲得理想建筑節能效果。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組織管理不力,法規配套不全,我國的節能工作雖然已搞了十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施行也有幾年時間,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相應的節能工作組織機構及相關責任單位,導致建筑節能進行緩慢。建筑設計和施工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我國比發達國家在節能建筑發展方面至少落后幾十年,節能建筑設計、施工尚未系統化、標準化,相關規范還很不健全。建筑構造設計和結構設計還有待研究,施工技術有待廣泛推廣。建筑從業人員的節能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我國的施工人員大多數都是農民工,節能意識較為淡薄,專業素質不是很高。一些業內人士對節能建筑也持有一種懷疑和觀望的態度。怕出風問題擔責任。
四、節能建筑的發展前景
建筑節能是貫徹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我國目前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建筑節能仍處于發達國家初級階段的現狀,建筑節能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建筑發展的大潮流、大趨勢。因此,我國建筑節能事業將在克服諸多困難中逐步前進,只要加快技術、組織及政策方面的措施落實,在不久的將來,建筑節能定能結出豐碩之果,接近或趕上發達國家的節能水平。首先技能建筑是貫徹國家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針和思路,根據各國的發展得出是世界潮流的走向,我們也應該順應潮流,我國節能建筑的發展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困難,我們應該讓我國建筑節能事業將在克服諸多困難中逐步前進,,只要加快技術、組織及政策方面的措施落實,在不久的將來,建筑節能定能結出豐碩之果,接近或趕上發達國家的節能水平。其次,我國現在的節能建筑多還是依附于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就得將來一定能出臺一系列的相關的法律政策和相關的監管制度等等,能夠為節能建筑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穩定發展空間。這也是符合現在我國的需要。最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住房貨幣化政策的實施,購房消費已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們改善建筑熱環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南方地區建筑節能的工作也將得到推廣。這也將大大推動節能建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全業賢.我國建筑節能發展初探[J].安徽建筑,2011(05).
[2]李英,董華.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和節能措施[A].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專業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
[3]林海燕.值得關注的建筑節能問題[J].山西能源與節能,2002.
[4]景秋.建筑行業走出高耗能困局[N].無錫日報.2008.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理工學部建筑509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