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縣級供電企業是目前最基層的電網經營企業,是電力企業聯系社會、聯系城鄉廣大用電客戶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也是最終完成電力商品交換的重要環節。那么,怎樣做好縣級供電企業的管理,促進企業快速、健康、科學的發展?
一、人才興企
人才資源是現代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是一個企業立足的根本,人才是一個企業成功的保證。縣級供電企業人員多,老齡化問題突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斷層問題突出。就以上問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制定人才評價標準。根據各個專業技術要求和生產一線操作需要,設置不同專業、不同崗位、不同層級所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規章制度和素質水平課程,并制定在不同時期內達到不同標準的評價等級。
2.規劃員工成長路線。將崗位序列進行劃分,形成行政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和專業技術四類員工職業發展序列。在每個崗位序列內設置合理的不同層級崗位,并明確相應的任職資格和能力水平。同時在不同崗位序列之間設置崗級等高線,并打通序列間的橫向通道,明晰員工成長路徑,拓寬員工的職業發展空間。
3.“師徒結對”,個性化培養。在明晰員工成長路徑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發展和管理需要,按照不同層級、不同序列的崗位要求和員工自身條件,有針對性地建立員工個人培養計劃。營造出“以老帶新、以新促進、有效傳承、互幫互學”良性培養氛圍,激發新老員工的工作激情
4. 建立培養、使用、考核和待遇“四位一體”的長效機制。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于能夠有效使用,為企業創造價值,而要實現持續創造價值的目的,必須將培養、使用、考核和待遇“四位一體”聯動,才能發揮應用的管理價值,實現長期良性循環的目標。
5.建立量化的“能者上”的機制。通過機制的建立,引導員工努力鉆研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成為高技術、高素養、高技能、高活力的人才,為電網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科技興企
縱觀信息化發展方向,結合縣級供電企業實際情況,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深化現有系統應用。深化現有系統應用,不是說你能把這些系統用的多么熟練,操作的有多么快,而是說你能通過這些系統、這些數據能為決策者提供什么有價值的參考意見。比如說營銷MIS,這里面的數據包括了全縣用戶的用電數據,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出城南的發展速度有多快,城北的發展速度又到了一個什么樣的階段,這樣在決策者決策時,在電網規劃時,就有了一定的依據。
2.構建先進、穩定、可靠的信息化基礎。對縣級供電企業來講,網絡整體穩定性要求非常高,所以應該采取多種冗余備份的方式,確保業務的連續。還要考慮到未來的擴展性,所以在設備的采購、通道的建設等方面,都要結合發展規劃,以長遠的目光看待。建成具有堅強的網絡架構,大容量、高性能的傳輸能力,集成化的安全防護技術平臺和高效的運行維護體系的電力信息高速公路。
3.加強信息安全建設,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根本保證。優化信息安全運維流程、規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從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硬件安全、軟件安全、數據與文檔安全多方面建設全局范圍內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設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嚴格的權限管理,無關人員無權查看、改動數據,用戶與密碼管理等,建立起一套計算機管理操作等規章制度,確保信息資源不受侵害,信息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4.加大科技創新、技術革新力度。國網公司的八大業務系統幾乎涵蓋了供電企業所需要的所有系統,但是由于國網和縣級供電企業工作的差異性,往往有的模塊國網開發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我們在工作時就會出現不便。例如固始局信息中心自主開發的《服務器狀態監控系統》,信息中心負責我局28臺服務器的運行維護,但是由于條件的限制,我們并不能全天候全時段地監視服務器是否正常運行,如果服務器出現問題也就不能及時發現。有了這個系統以后,如果服務器出現問題,我們手機就會受到報警信息,從而及時解決。
三、管理興企
管理是企業之魂,我認為縣級供電企業還應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強。
1.進一步加大制度執行力,夯實建設標準化企業基礎。首先我們要建立制度執行的監督機制。在監督檢查的過程中,要做到責任層級清晰化,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各負其責,各負好其責,層層落實,加強責任追究機制。
2.績效考核。考核不是目的,考核只是一種手段,是幫助我們認識不足,改正不足的一種方式。我認為,在發現問題后,我們不應該一味的考核處罰,而應該主動的幫助其查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結合單位需求,改變員工培訓方式。縣級供電企業人員多,培訓機會少。我建議,在每年開始培訓統計的時候,各單位根據實際需求統計需要培訓的專業。匯總后,信息公開,讓員工根據自己的情況申請。然后,在申請人中選拔確定參加培訓的人員。這樣,才能保證“想去的去的了,去了的學的好”。切實解決企業人才需求缺口,逐步提升員工隊伍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