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間燒主要生產民間所使用的陶器,像是杯盤、缽瓶,或者農作使用的基本器具。因為距離東京很近,自江戶時期就是日本主要的陶器供應地。近些年,因大批藝術家的進駐,發展了許多獨樹一幟的作品。笠間燒目前是日本指定的傳統工藝品之一。
丈夫、言言和我,站在笠間的車站,大口呼吸著空氣中泥土的燒焦味,六歲的言言說:“就是這里了呀!”
在非陶器市的時間來到笠間,一出車站便感到不妙,市區的氣息十分荒蕪,往車站左邊一瞧是觀光咨詢所,里面有個婆婆在當班。
婆婆說:“很不巧!周一會有很多店休息,博物館也是歇息的喔!從車站走到有陶器店聚集的地方約摸需要半小時。”
想想走路也好。剛好是正午時分,應該也可以找到還不錯的餐廳吧?
笠間的車站很體貼,讓我們寄放所有的行李。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可以出借的腳踏車沒有后座椅墊,不能搭載言言。因為不能租借腳踏車,我們必須帶著很愛呱呱叫的言言暴走這個城市。
果然走沒多久,忍不住日曬的小朋友就撒嬌要爸爸背。六月的太陽很曬,走起來頭昏腦脹,而且路上沒有遮蔭的屋檐,逛起來特別累。往路的遠處看,只看到明亮耀眼的一片,越走越覺得天長地久那樣的漫長。
此時,想看到漂亮陶器的心愿已經退卻,一心只想找到一間還不錯的食堂歇歇腿也好。幻想著,喝著冰冰的麥茶,吃著簡單的定食。
有時,人生的愿念竟然變得很單純,尤其是在誤餐的時刻。填飽肚子是一切動力的來源。
走了二十分鐘左右,路邊發現了“katura陶藝”。一進門就眼前一亮:是瀧澤三奈子的作品!現代的技巧的作品融入自然的風味,信樂的綠、織部的趣味、各種女孩子喜歡的圖騰和造型——蝴蝶結、黃色小花、花形皿,全部正打中我的心房!
我不顧一旁吵著要吃冰淇淋和豬排飯的言言,忙著當場上網查詢這位可愛工匠的各種作品。合作伙伴yukari是熱愛雜貨的日本人,在她的幫助下,超短時間內就搞定所有資料,并順利聯系到工匠本人,效率之快,成果之大,好像讓餓意和疲倦都減輕了。
心滿意足地走出這家店,太陽曬上頭頂,身體需求又變得無比強烈,丈夫和言言都很心浮氣躁。一個想吃冰淇淋,一個想吃熱熱的飯菜,脾氣都大起來了。
這一路上都是大型的陶器工房,比如檜佐陶工房這樣有140年歷史的窯元直營所。因不是假日,所以店里幾乎沒人,店員也不在,我們幾乎是完全自由地在工房間穿梭欣賞。
來做市場尋寶的我,雖體力有些不繼,但在眾多陶器碗盤堆中找到喜歡的作品這件事,興致永遠高昂著。
一般陶藝工坊賣木勺比例很高,因為木勺和陶藝食器是絕配,缺一不可的好伙伴。陶食器如配上不銹鋼總有點不對味道,就像是吃西餐用筷子一樣別扭。所以,選一把好的木勺也是讓我很專心的事。大量制造的木勺容易流于呆板,有點個性加上自然不涂布亮光漆面的木勺對我而言才是好道具。
就在我專心致志地挑選配套的木勺時,言言拉我的衣袖,“媽媽,你聽到你的肚子在咕咕叫嗎?”
一瞬間,我被拉回現實。“啊,我們這就去吃飯吧!”
走出檜佐陶工房,就是著名的“陶的小徑”。此時大家都已經餓到不行,一路上尋尋覓覓,眼神掃過一間又一間工房,卻都只在找“餐廳”的字樣。
走啊走啊,一直繞到笠間工藝之丘附近才看到拐彎里的小食堂。看到小小的餐廳招牌,一行男女老少人等齊齊發出歡呼,仿佛這一間小小的食堂才是此行目的地!
一對老夫婦經營的定食餐廳。我點了咖喱套餐,先生點了親子套餐,孩子吃了一份炸豬排套餐。隔壁還有一間冷飲店,恰巧賣著言言愛吃的冰淇淋!大家歡聲笑語地吃飽喝足,又請食堂夫婦幫忙訂了出租車,在下午時分離開這短暫的笠間之旅。
在回程的車上,我和言言聊天,問他最喜歡哪一家的陶器,他所選陶器都是小孩子的審美,提到喜歡的器皿時,言言說:“簡直和炸豬排一樣的美哇!”
我和丈夫大笑。
開始時,憑借著想要完成尋寶任務的心,一步一步往前走,但好像走著走著,目標悄悄改變,最終完成的竟是另一個心愿。
這是不是更符合“尋寶”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