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友情UP第一式:
擅用“外交官”
叩門榜樣:朱蒂,30歲,孕婦
半年前,朱蒂懷孕了,因為是高齡產婦,朱蒂在家人的建議下辭了工作,正式在家休養。隨著她的小腹漸漸隆起,朱蒂發現自己在小區的人緣漸漸好起來了:每次在小區里曬太陽都會有熱心的阿姨問她肚子幾個月啦、反應大不大、吃得好不好等等。就連那些平日里很少打招呼的同齡人,只要在電梯里碰到她,都會很自然地給她一個很善意的微笑。這些變化,讓性格內斂的朱蒂慢慢變得開朗起來,她也開始主動和鄰居們打招呼了。
這些“外交官”,最會“來事兒”
1. 孩子: 鄰里之間若是不熟悉,貿然聊成人間的話題似乎不大合適,但將“小人兒”作為話題由頭可就簡單多了。當你想跟隔壁屋打招呼卻不知道如何開口時,也可以借助你家寶貝的嘴:“這就是住我們家隔壁的漂亮阿姨喲,來,跟媽媽說,阿姨好。”
2. 老人:和年輕人不同,老年人對鄰里之間親密相處的需求度更高,想和對門那家工程師探討業務問題但又不好意思主動敲門?沒關系!打發老媽打前陣,給人家送上一份老家的特色醬骨頭,等人家和“阿姨”熟了,還怕他不搭理阿姨她閨女?
3. 寵物: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相同喜好的人在一起交流交流“養寵”心得,是一件很自然很輕松的事情。想跟對面樓里那個帥哥認識是吧,嘿,趁著一起遛狗時,先問問他家小狗狗的趣聞吧!
鄰里友情UP第二式:
巧設“鄰居節”
叩門榜樣:孫浩,35歲,公關經理
1999年5月30日,首屆“鄰居節”在巴黎17區舉辦,八百多所公寓一萬多市民踴躍參加。第二年,法國政府正式將5月的最后一個周二確定為“鄰居節”。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孫浩將這個節日如法炮制,他挑了個周末作為“鄰居節”的開幕,那天他邀請同小區的十幾戶人家,帶上自家的拿手好菜等來到自己精心布置的小區聚會廳,大家自我介紹后,女人們交流育兒心得、理財妙招,男人則聊聊政治侃侃足球,一下午的時光,讓這十幾個小家庭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很多,而孫浩,轉眼就成為了小區紅人。
“鄰居節”,離你并不遠
小鏈接:人氣不斷上升的“鄰居節”,早就已走向歐洲其他國家,成為一項國際性的社區活動。而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倡導“鄰居節”,政府也積極號召大家去“叩響鄰居的門”。從2004年中國首個“鄰居節”——杭州第一屆“鄰居節”開幕,到2010年臺州市“鄰居節”啟動,再到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社區積極倡導“鄰居節”,其實,“鄰居節”近在你身邊。
小提示:假如覺得由自己來倡導“鄰居節”實在太不現實,那么試著利用小區里的居委會吧。貢獻出你的建議和創意,具體讓空閑的阿姨們來實施,保證比你自己來號召更有人氣。當然,節日只是由頭,關鍵是如何能持久地維系鄰里間的友情,如果同為年輕人,留下彼此常用的網絡聯系方式,可能比留下手機更容易溝通;若是阿姨奶奶,那么出門旅游時帶一點小特產,就是最好的叩門禮。
鄰里友情UP第三式:
籌建“共同家園”
叩門榜樣:齊昂,28歲,網絡工程師
齊昂家住一個高層小區里,鄰居之間幾乎沒什么來往。后來,齊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網上建立了一個“22號社區”(他家住22號樓),隨后將網址公布在電梯口。慢慢地,這個樓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加入進這個網絡社區,有的在上面分享裝修經驗;有的在上面介紹烹飪技巧;有的分享旅游心得……而在線下,隨著了解的加深,整個樓的人都變得熟絡起來。
“共同家園”小貼士
1.聽說過“拼養孩子”嗎?也許你和點點媽的上班時間正好可以錯開,也可能你和老公都要加班的周末豆豆媽卻正好空閑。那么,你們幾家就換著帶孩子吧!你和鄰居的家,就是你們的“共同家園”,誰說“家園”一定要很大呢?
2.在這個群落遍地的時代,還怕沒有屬于你和鄰居們的“私領地”?QQ群、微博微群、豆瓣小組、微信群……你只要費點工夫要來鄰居們的賬號,結伴去買菜也就是明天的事。
3.把你家小區的名字打進網絡搜索引擎,說不定,早就有個成熟的社區論壇等著你!接下來,你想要為你的鄰居們做點什么呢?發帖吧!
鄰里友情UP第四式:
巧心“示弱”
叩門榜樣:Anjoy,32歲,行政
Anjoy的寶貝閨女今年剛進幼兒園,可她和老公都在外企工作,整天忙得腳打后腦勺的,老人又沒在身邊,所以經常很晚才去接女兒放學。那天,看到女兒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幼兒園門口等她,她心一酸,抱著女兒就哭了起來。這一幕剛好被他們家樓上的一位阿姨看到,恰巧阿姨家的孫子也在這個幼兒園,得知Anjoy家的情況后,阿姨當即表示每天可以順帶幫Anjoy接女兒回家。
小技巧:并非哭哭啼啼才算“弱”,向隔壁的長輩請教某一道菜的烹飪技巧、向樓下身材姣好的同齡女孩抱怨一下自己的腰圍,都能贏得更多友情。甚至向你們家大樓的門衛感慨下工作太忙回家太晚,從此后你網購的快遞就不愁沒人簽啦!
小叮嚀:人往往不會忘記幫過自己的人,同時也會惦念自己幫助過的人。所以,在鄰居幫助過你后,下次見面記得向對方“匯報”事情的后續——“上次多虧你幫我看家,我出門旅游特別放心!”“孩子就在你那待了一下午,到現在還說要去你家玩呢!”讓對方了解到你感恩的心,下次你再開口求幫忙會變得更容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