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坤
玉溪市澄江縣人民醫院外二科,云南玉溪 652500
腦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在臨床上以其并發癥多、死亡率高,預后后遺癥多等特點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臨床資料表明單純腦室外引流術常常不能使IVH急性期死亡率、后期腦積水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主要原因是凝血塊阻斷了引流的持續。而其致死率高,是由于腦室積血阻塞,使得腦室急劇膨脹,腦室壓急速升高,使得腦深部結構被嚴重破壞,尤其是對丘腦下部損害,會并發高熱、呼吸循環障礙、腦干功能破壞,使得病人迅速死亡,因此迅速清除腦血腫,以及腦室內積血,恢復腦脊液循環正常,對治療重型腦室出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將2010—2012年因腦室系統出血患者就診的符合入選標準的7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A、B兩組每組35例,男35例,女35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包括20例基底核出血破入腦室;原發性腦室出血18例;丘腦出血破入腦室16例兩組性別、年齡、出血部位、GCS評分兩組情況沒有系統差異。其中A組采用單側側腦室引流、腦室內尿激酶纖溶治療聯合腰椎穿刺放腦脊液置換術,B組采用雙側側腦室引流、腦室內尿激酶纖溶治療聯合終池持續引流術。
將患者全麻后A組在出血相對較多一側進行側腦室額角穿刺置管引流術B組在雙側前額發際內2.5 cm中線旁開2.5 cm為穿刺點,置兩枚外徑為0.25 cm引流。用含有10萬u的尿激酶生理鹽水沖洗同時要保持腦室系統基本通暢,并且保證顱內壓控制在2.45 kPa以下。如此每2 h交替,保持腦室體外引流手術時間為發病后4 h~7 d,平均2 d。術后根據引流液變淡情況復查CT,如果腦室內血凝塊出現部分液化,腦室系統基本保持通暢的情況下,可逐漸減少用藥次數及藥量,一般2次/d,通常連續一周。雙側腦室引流置管后第2天根據情況開始腰椎穿刺,置換出血性腦脊液,注入等量生理鹽水,置換時要關閉腦室引流管。
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價療效:I級為再不需要幫助的情況下能夠獨立活動;II級需要幫助指導下能夠活動;Ⅲ級需具體幫助才能夠完成活動;IV級無活動能力;V級植物生存狀態。I級為治愈,I一Ⅲ級為有效,Ⅳ~V級為無效。
將數據全部錄入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B組總有效率為78%、病死率分別為8.57%;A組總有效率62.9%、總病死率17.15%腦室出血清除時間B組35例中,除死亡的3例外,5 d內清除者20例,10 d內清除12例,平均6 d;A組35例,除死亡6例,5 d內清除者13例,10內清除13例,15 d內清除9例,平均9 d。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兩組治愈情況對比
腦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在臨床上以其并發癥多、死亡率高,預后后遺癥多等特點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臨床資料表明單純腦室外引流術常常不能使IVH急性期死亡率、后期腦積水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單側腦室引流手術對于腦室積血的清除需要時間較長,易出現引流不暢或者引發引流管阻塞,對解除丘腦下部及腦干受壓較慢。而雙側側腦室引流避免了上述問題,它很少會出現阻塞后引發引流中斷的現象,能夠有效快速降低顱內壓,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的特點。尿激酶在清除腦血腫的使用中有很好的溶解血腫作用,因其對腦組織無明顯致炎性、副作用小、價格便宜等特點被臨床上廣泛應用。總之:雙側側腦室引流、腦室內尿激酶纖溶治療聯合終池持續引流術操作簡便而且療效好,適合在重度腦室出血病人的治療中進行推廣。
[1] 李玉波,嚴金光,陳祥濤,等.超早期應用尿激酶治療腦室內出血[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6,11(7):448.
[2] And rews CO,Engel ha rdHH.Fibrinoly ticther apyinint raventricular hemontage[J].Annals of Phannacotherapy,2001,35(11):1435-1448.
[3] 麥達昌,潘志漢,陸政平,等.雙側腦室引流灌洗加腦脊液置換治療重型腦室出血的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