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
秦皇島市海港區海港鎮衛生院,河北秦皇島 066000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各方面的保健意識不斷提高,對優生的意愿也越來越強烈。一個女性懷孕之后生理上、心理上都有較大的改變,需要專業人員作出相關指導,使其順利的度過妊娠期和安全分娩,因此,產前診斷在孕婦保健工作中具有較大重要性。由于醫護人員的認識水平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基層醫院對產前保健措施不夠重視[1]。現為加強基層醫院的產前健康措施的實施工作,探討產前健康措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采集基層醫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孕婦244例,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5.6歲,所有孕婦均經B超檢查證實為宮內妊娠,活胎。其中139例為初產婦,37例有自然流產、人工流產等病史,有生產史的孕婦現有子女身體健康,無先天性疾病。將所有孕婦按隨機分組方法分成兩組,實驗組123例,實施相關產前健康教育措施,對照組121例,不實施相關產前健康教育措施。兩組孕婦年齡、孕周、孕產次數、經濟條件、文化程度等一般因素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實驗組 孕婦按時產檢的同時,通過講座、分發宣傳小冊子、播放視頻等方式開展產前健康教育活動,要求夫婦雙方均參加相關教育活動。教育具體措施為:①指導孕婦注意合理安排孕期的營養攝入,按適合比例攝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既保證母體日常消耗量,也要滿足胎兒成長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物質需求,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防止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而出現相關不良癥狀,影響母體健康和胎兒發育。②孕婦應該保證每天有一定的運動時間,防止體重增加過度和體內血糖較高而影響胎兒發育,應采取餐后散步等較溫和的運動,避免參加劇烈運動而誘發宮縮導致流產、早產或引起外傷。③按時參加產檢,檢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和母體一般情況,及時發現并積極治療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以免影響妊娠或引起胎兒發育異常,在相應的孕周進行優生方面的先天性疾病篩查,減低先天性缺陷兒的出生率。④由于懷孕后體內激素的改變,容易引起妊高征或妊娠期糖尿病,因此應定期測血壓和血糖。⑤妊娠的前三個月胎兒尚未穩定,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而致畸或引起流產,后三個月受不良因素刺激容易引起早產,使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升高,存活率降低,因此,這兩個時期應注意避免各種不良的物理、化學因素。⑥孕婦生病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使用影響胎兒發育或致畸的藥物,注意合理安排性生活,在孕期前三個月和后三個月盡量避免,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的發生。⑦關注孕婦心理和情緒的變化,丈夫及家屬應該多關心、鼓勵孕婦,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時應及時開導,必要時到心理科就診。⑧用視頻、模型等示范方式給孕婦及丈夫講述分娩的過程,說明分娩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減輕孕婦因害怕分娩疼痛或擔心胎兒性別不理想而產生不良情緒,指導孕婦分娩過程中如何跟醫生及助產人員配合。⑨由于基層醫院環境各方面條件相對較薄弱,就診大多數為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村婦女,產前教育活動中應利用一切有限的條件開展活動,活動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過多使用醫學專業術語。⑩加強基層婦產科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培養,增強其對產前健康教育的重視,并傳授產前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具體措施,定期對其工作進行監督考核,保證產前健康教育的質量。跟蹤孕婦分娩情況和順產孕婦分娩過程中各產程的時間,記錄好相關數據。
1.2.2 對照組 囑咐孕婦定期參加產檢,只作一般孕期指導,不作特殊產前健康教育。跟蹤孕婦分娩情況和順產孕婦分娩過程中各產程的時間,記錄好相關數據。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情況比較情況[n(%)]

表2 兩組順產產婦各產程時間比較情況[n(%)]
1.2.3 分析比較 兩組孕婦相關觀察指標的差別,得出結果及結論。
分娩情況指標:順產例數及比率;陰道助產例數及比率;總陰道產例數及比率:順產與陰道助產的例數和比率之和;剖宮產例數及比率。產程時間指標:第一產程時間:出現規律宮縮直到宮口完全擴張的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的時間;第三產程時間:從胎兒娩出后到胎盤胎膜娩出的時間。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表2。
隨著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國孕產婦對產前健康越來越重視。但由于地域和經濟情況等條件的差距,到基層醫院就診大多數為文化程度較低,經濟條件較差的人群,此人群保健意識相對較薄弱,對產前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較差。且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婦女允許生二胎,順利生產第一胎的孕婦認為已產健康子女,有足夠經驗應對第二胎的生產,或者對剖宮產的期望值過高等因素導致該部分孕婦自以為無需參加相關產前健康教育[2]。基礎醫院的醫生對宣傳產前健康教育的意識和經驗也比較薄弱,不足以應對這方面教育的需要。種種原因導致了基層產前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但基層醫療服務面對的是基層大部分的群眾,肩負著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重任,因此,為保障我國孕產婦產前健康,達到優生的目的,在基層醫院實施產前健康教育措施刻不容緩[3]。
本研究數據顯示實施產前保健教育措施后,孕婦的順產率、陰道產率明顯升高,剖宮產率明顯降低,且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產前保健教育有利于改善孕婦分娩情況,使更多的孕婦有條件通過陰道自然生產娩出胎兒,避免剖宮產術帶來的手術風險和母體產后術口疼痛不能盡早活動導致身體恢復較慢等不良反應,同時減低胎兒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和使產婦子宮復舊情況更好。實驗組陰道助產率也相對升高,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考慮為剖宮產率下降,更多的產婦有條件經過陰道分娩而引起。兩組順產產婦各產程時間比較顯示實施產前保健教育后產婦各產程時間均縮短,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產前保健教育使產婦提前了解分娩過程,從而更好地與醫生和助產人員配合,加快產程進展。產程的縮短可減輕產婦分娩的痛苦,減少胎兒在娩出過程中出現缺氧或羊水吸入等并發癥的幾率,同時也降低分娩風險,節省醫療耗費。
綜上所述,在基層醫院實施產前健康教育措施能提高改善產婦分娩情況,縮短順產所需的時間,有利于保障產婦安全和新生兒健康,值得在產前保健工作中推廣使用。
[1] 張淼,王立香,宋作花.淺談基層醫院的產前健康教育及實施[J].中國醫療前沿,2009(22):114-117.
[2] 曹敏.對社區孕產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2(5):785-786.
[3] 尚井蘭.城市與農村產婦產前調查與健康教育實施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17):2579-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