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汴霞
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南開封 4750040
在所有的臨床檢查當中,尿常規檢查是其中比較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尿常規檢查本身具有操作方便、報告快速、對患者無損傷以及對泌尿系統疾病有及時反映等優點,而且使用尿常規檢驗還能夠對人體其它系統的有關疾病進行反映[1]。在對患者進行尿常規檢驗的時候需要對分析前、中、后整個過程的質量嚴格的控制,特別是在分析之前尿液質量需要有所控制,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但是臨床尿液檢驗過程繁瑣、經手人較多,檢驗表多過多等因素,均會導致檢驗結果、檢驗質量不達標。本文對尿常規檢驗前控制措施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探討,并研究出影響標本合格率的主要因素。現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間來我院接受尿常規檢查,共11300例檢驗標本,而門診患者及住院患者標本例數分別為5478例和5822例。
首先對我院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尿液標本數量進行統計分析,之后對實際檢驗過程中標本不合格例數進行統計分析。分析門診及住院患者尿液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對標本的判定方法主要如下:①樣本污染:有部分標本收到了糞便、經血或者是白帶混入;受到異物諸如煙灰的混入;②采集時間不恰當:患者曾服用對尿液檢測產生影響的藥物;采集樣本前進行劇烈運動或者大量飲水;③樣本采集量:患者的尿液量應該不少于12 mL;④容器不當:容器受過污穢、容量<50 mL;⑤送檢超時:樣本在一般溫度下超過2 h送檢,冷藏溫度下超過6 h送檢。
在本次研究中的11300份尿液常規檢驗標本當中,在住院患者當中存在的不合格率為1.04%(57/5478);門診患者當中存在的不合格率為0.12(7/5822)。在所有尿液常規檢驗標本當中總共有64份標本不合格,占據所有標本當中的0.57%(54/11300)。詳情請見表1。
產生不合格標本原因,詳情請見表2。
對于檢驗科來說,質量是最需要保證的一個重點,高質量的檢驗工作能夠讓檢驗報告更加及時準確,在根本上保證患者的切身利益。我國已經有相關文件規定在標本進行分析之前,共需要經歷以下的程序:檢驗申請、患者準備、樣品采集以及實驗室里面傳輸運動等。在進行標本分析之前的這些程序當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檢驗科的工作人員來操作完成,有一部分工作是有醫生進行,有一部分工作是有護士操作,有的工作則是患者自主完成,甚至有極少部分的工作是由患者家屬來進行的。這樣對于質量的控制加大了難度,同時為成為了標本不合格的隱患起因。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進行數據分析統計前,發現檢驗前引發的誤差主要是來自護理人員采集的標本不符合臨床標準,或者因為醫生開出的單據不合格,標本采集時間久留置時間不恰當等[2]。主要負責檢驗申請工作的人是臨床醫師。申請單應工整、完整的填寫,其中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服藥史、臨床診斷、與檢驗相關的既往病史、特殊病理變化等與檢驗相關的資料,同時還填寫檢驗目的、科室、病房號、住院號、申請人姓名科室、申請檢驗標本類型,粘貼化驗單產生的唯一條形碼。

表1 不合格標本來源詳細情況[n(%)]

表2 不合格標本產生原因統計表[n(%)]
尿液常規檢驗在臨床實際應用當中,進行分析之前的質量控制關鍵點在于患者準備。而臨床醫護人員在操作的過程對于這個因素又是極易就有所忽略。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用藥對于檢驗結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患者的飲食也會對檢驗的結果產生影響作用。例如患者如果對于頭孢霉素類的藥物大量服用,或者是大量服用慶大霉素類藥物的時候本身的白細胞可能會出現假陰性的現象;又或者在進行尿蛋白的檢驗當中,如果患者當時的情緒激動,有一定可能會導致結果出現弱陽性,且若進行了劇烈的運動也有可能會出現弱陽性,而如果在進行檢驗之前患者攝入了大量的碳水物,因此檢驗結果出來之后則尿顯為尿糖陽性。尿常規檢驗的結果其實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在對尿液常規檢驗分析之前,質量控制的關鍵則是標本的采集量和采集時間,所以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對于患者相關知識的指導不能夠忽視[3]。
加強臨床尿液常規檢驗的質量控制,需要做到以下措施:①加強溝通。首先需要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醫護人員、檢驗人員均有義務、有責任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留取樣本的時間、方法和注意事項,獲取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與理解;其次需加強檢驗科和醫護人員的溝通,雙方需要相互交流實驗室前標本質量控制的意義及重要性,并規定尿液標本采集方式、運輸方式、驗收方式及不達標標本的處理方法;②提高檢驗人員的素質。檢驗人員在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必須規范化操作,并將日常的工作經驗進行積累,防止錯誤第二次發生,同時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心。③加強實驗室管理。建立健全分析前階段質量控制保證體系,建立送檢標本的驗收程序及驗收制度,而針對質量不符合標準的尿液標本,則應建立退回和拒收的程序及標準。④患者準備標本前進行質量控制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經常被醫護人員護士。患者的飲食、服藥均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相關文獻報道稱[4],維生素C濃度若是大于100 mg/L時,GLU、BLD測定表現為陰性。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會導致尿蛋白檢測出弱陽性;采集標本前大量引用碳水化合物則檢測出尿糖陽性。大梁服用慶大、頭孢霉素藥物時候,白細胞表現為假陰性。
不管是對患者、護理人員還是醫生都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以及對相關知識認識有所完善,建立起有力的管理機制,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對不合格標本有所抑制。
[1] 胡修全.分析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質量的控制[J].中外醫療,2012(10):154-155.
[2] 吳亮亮.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對策與效果[J].中外婦兒健康,2011(13):148-149.
[3] 劉敏.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對策與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5):161-169.
[4] 王麗.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2):99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