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斐
通城縣婦幼保健院護理部,湖北通城 437400
人工流產是當前終止妊娠的主要方法,在對婚前妊娠進行控制,進行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的重要途徑。現代社會的發展,年輕人在性行為方面的逐漸開放,導致婚前妊娠未婚先孕多發,因此選擇通過人工流產進行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多數產婦在接受人工流產手術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且不利于術后身體的恢復[1]。現代護理理念認為,人為生理-心理-社會的結合體,對其進行護理不僅要注重生理護理,還要注重其心理的護理[2]。為了探討心理護理在人工流產患者中的應用的對策,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人工流產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間收治的人工流產患者100例進行研究,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31歲,停經時間41~62 d,平均50 d,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所有患者在術前和術后采用SAS心理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分并進行心理護理干預。
1.2.1 環境護理 大多數人工流產患者對手術不了解,擔心手術對自身健康特別是術后生育能力造成影響,產生緊張和恐懼的心理,一些未婚先孕患者受到社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產生孤獨和消極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環境護理,既是通過增強手術環境的溫馨、安靜、私密和舒適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主要設備、人員等,對手術過程的主要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告之,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保證患者不再緊張和恐懼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3]。
1.2.2 手術中心理護理 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反應的觀察,及時傾聽患者的訴求和掌握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保證手術室患者的安靜、整潔和舒適,必要時可以通過播放輕音樂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其緊張情緒;護理人員操作需要保證輕柔,避免器械操作等噪音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對將要進行的手術操作進行提前說明,消除患者不安情緒;與患者進行接觸時,護理人員需要保持親近的笑容、人性化的語氣和專業化的態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建立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加強術中觀察,對患者的呼吸、脈搏和血氧飽和度等加強觀察,對發現的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4]。
1.2.3 術后心理護理 人工流產患者最為關心的,是術后手術效果以及手術是否對術后生育造成影響等問題,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堅持整體護理,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詳細和耐心的解答,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大多數患者在術后會出現一定的出血、疼痛和身體不適等癥狀,護理人員需要對此加強健康教育,告知手術后不良反應的屬于正常情況,不代表手術失敗,更不會對術后生育產生影響;宣傳常用避孕方法和緊急避孕方法等相關性健康知識,減少其意外妊娠和婚前妊娠的發生概率;指導患者多進行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體力勞動;加強會陰部衛生護理,避免盆浴,加強個人衛生,若術后2~3 d出現較為嚴重的陰道出血癥狀應立即進行復診;對人工流產對生理和心理的傷害進行健康教育,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減少意外妊娠[5]。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組間比較采用t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進程表示,計算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對比
人工流產是指在妊娠14周內,因為疾病、未婚先孕和計劃生育等原因,患者不愿意繼續妊娠而采取人工方式對妊娠進行終止的治療方法[6-7]。當前,無痛人流技術發展應用迅速,減輕了患者的疼痛和應激反應等,具有較高的接受度,有效提高了人工流產手術的質量。人工流產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對手術和術后恢復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一問題開始受到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視,加強人工流產的心理護理,成為進一步提高手術質量的關鍵。
人工流產患者受到家庭、社會和對自身生育能力等因素的困擾,會在手術過程中產生焦慮、緊張和消極等不良情緒,在生理-心理-社會護理模式的指導下,本院對人工流產患者進行了整體的、全面的心理護理,在術前進行患者疑問的解答、隱私保護、情感支持等,促進其積極接受治療;術中加強與患者溝通,保證人性化和專業化操作;術后加強健康教育,增強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減少意外妊娠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傷害[8]。
本組研究中,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患者分別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干預前后SAS評分進行統計分析,觀察組護理前SAS(48.8±8.3),護理后(32.5±4.5);對照組護理前(48.6±8.4),護理后(45.5±6.5)。兩組患者與護理前對比,SAS評分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患者下降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人工流產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對于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手術治療和促進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進一步加強。
[1] 戴麗華,張海燕,陸燕玲.心理護理對人工流產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5):146-147.
[2] 楊勤,賀琴玲.心理護理對減輕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產生的恐懼與疼痛的臨床效果探討[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3,28(1):74-76.
[3] 何曉玲.人工流產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3):61.
[4] A W, Meshikhes,M A, Mubarek. Attitude of patients attending the surgical clinic towards a day surgical unit[J].Saudi medical journal,2000,21(12):23-26.
[5] 王云娥.門診人工流產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15):156.
[6] 張淑華.試析心理護理應用于人工流產術[J].中國醫藥指南,2013(6):642-643.
[7] M S, Holland,M A, Counte,B G, Hinrichs.Determinant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outpatient surgery[J].Qualit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1995,4(1):128-133.
[8] 付青梅.100例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3):124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