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樂
河南省內鄉縣城關鎮衛生院,河南內鄉 474350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治療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內科疾病。慢性支氣管炎病癥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感染或者是非感染因素導致的氣管或者是支氣管粘膜以及周圍組織發生的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它是一種多發性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發展的加快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污染問題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病癥的發病概率呈現逐年上升的發展變化趨勢。通常情況下,慢性支氣管炎病癥發生時,早期的癥狀表現比較輕微,并且該病癥多發作于冬季,在春季氣候變暖后得到緩解,而慢性支氣管炎病癥發生的晚期,其炎癥會出現加重,同時病癥癥狀會常年存在,不隨季節變化發生變化。對于慢性支氣管炎病癥患者來講,如果病癥發生后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阻塞性肺氣腫以及肺源性心臟病等并發病癥,對于患者健康與生活會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本文將結合某醫院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治療實例,進行慢性支氣管炎病癥臨床治療方法與效果的探究分析。
選取某醫院呼吸內科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2例慢性支氣管炎病癥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64例,患者年齡為48~75歲,平均年齡為63歲。根據對于患者的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各76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經臨床檢查診斷有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病癥52例,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病癥24例;而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臨床檢查診斷結果顯示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47例,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2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癥類型等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在進行兩組患者病癥的臨床治療中,對照組患者以單純西醫治療方式為主,使用頭孢菌素類靜脈滴注以及氨溴索聯用沙星類藥物,配合霧化吸入治療等方式,對于患者進行抗菌、祛痰、鎮咳和支氣管擴展等治療。
而觀察組患者在應用對照組患者單純西醫治療方式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采用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患者病癥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首先根據患者病情應用中醫治療方式進行辯證治療,對于外寒內飲患者使用小青龍湯進行調節控制;痰濕內聚患者使用苓桂術甘湯與二陳湯進行調理;而燥熱傷肺情況患者則使用清燥救肺湯藥進行調理控制,肺脾兩虛情況使用六君子湯聯合玉屏風散進行治療,肺腎兩虛情況使用生脈散作為主藥方進行調理治療;同時,在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上述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并發癥情況使用以下方法進行治療控制。如果患者出現胸悶苔膩情況可使用白芥子、陳皮等進行控制治療;痰郁化熱則使用生石膏、桑白皮以及黃芩進行治療;身熱不解情況使用魚腥草、蒲公英以及連翹等進行化解治療,此外,對于偏陽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還可以配合使用腎氣丸進行服用治療。最后,在上述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再配以中藥霧化吸入方式進行輔助治療,將魚腥草、野菊花以及白毛夏枯草等適量藥草加水蒸餾后,在蒸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經處理后使用霧化儀器進行口腔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每次吸入10 mL,10次為一個治療療程。
所有患者在治療8周后,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檢查情況,結合慢性支氣管炎病癥治療評定的相關標準,將癥狀完全消失并且輔助檢查中無陽性體征情況示為痊愈類型;將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正常歸為治療顯效;治療后癥狀明顯減輕,但對于生活仍存在一定影響的為治療有效;治療后癥狀無變化或者甚至出現加重情況為治療無效。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都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比對照組突出,并且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并發癥情況,對照組出現5例并發癥情況,并發癥狀的發生率明顯較小。如下表1所示,為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表。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周圍組織感染與非感染因素下發生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通常情況下,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或者是伴有氣喘等反復發作等癥狀,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癥發生每年會持續3個月,并且連續持續兩年以上,是臨床醫治中一種常見的多發性內科呼吸急癥,臨床統計發病率約為7%,并且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現遞增變化,尤其是50歲以上的患者群體,其慢性支氣管炎病癥的發病概率在20%左右。在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治療研究統計中顯示,吸煙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病癥發生概率要遠遠高于不吸煙患者,并且北方氣候寒冷地區的患者發病概率高于南方地區,工況地區的患者的發生概率高于一般城市地區。
慢性支氣管炎病癥類型主要有兩種單純型與喘息合并型,其中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檢查中,患者兩肺下部紋理會出現增粗與索條狀情況,而合并型支氣管炎患者檢查中,兩肺部位有斑點陰影重疊在表面。在臨床治療中,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方法較多,根據其治療方式的醫學范圍類別來劃分,主要有單純西醫治療形式和中西醫綜合治療形式,在上文中對于慢性支氣管炎病癥患者的治療方法與效果論述中,就以單純西醫治療與中西醫綜合治療兩種治療方式為主,進行臨床治療的對比分析,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各自治療方式,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病癥均有明顯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癥狀改善效果明顯比對照組好,同時治療過程中,患者并發癥發生比率也比對照組少,據此可得,中西醫綜合治療法進行慢性支氣管炎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且在進行患者治療中,其并發癥影響也比較小,具有臨床治療應用與推廣價值。
[1] 黃景彬,趙長鷹,李梅.金水六君煎對慢性支氣管炎模型小鼠呼吸道纖毛病理損傷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2010(4):523-529.
[2] 許銀姬,歐愛華,唐光華.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內科1993—2002年患者住院原因分析[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3):185.
[3] 潘玨,何禮賢,張洪玉,等.頭孢克洛緩釋片與頭孢丙烯片對照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4):263-269.
[4] 阮偉良,戚麗萍,陳勝海.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老年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浙江醫學,2010(1):126-127.
[5] 鐘小寧,郭韶梅.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大鼠肺血管炎癥的實驗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7):435-439.
[6] 鐘小寧,白晶,施煥中,等.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大鼠氣道炎癥與重塑的實驗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12):75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