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遠
131I 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療效觀察
程 遠
目的探討131I 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療效。方法將2009年10月~2010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06例確診為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含患者153例,對照組患者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131I 治療,現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①觀察組治愈率、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兩組患者突眼發生率、突眼緩解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③隨訪期內,觀察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甲亢性心臟病、肝功能受損、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131I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療效確切,具有治愈率、治療有效率高,復發率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等優點,但患者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可能性增大,值得臨床重視。
131I;抗甲狀腺藥物;Graves病;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指多種原因導致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臨床綜合征,臨床上以Graves病最為常見[1],患者主要變現為高代謝癥候群、甲狀腺腫、眼癥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討131I 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取2009年10月~2010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0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診斷標準[2];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服從本研究安排。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女性患者;②哺乳期女性患者;③年齡≤25歲的患者;④白細胞計數<3.0×109/L的患者,或中性粒細胞計數<1.5×109/L的患者;⑤合并嚴重心、腎、肝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⑥甲狀腺不能攝碘的患者;⑦合并甲狀腺危象的患者;⑧合并重度浸潤性突眼的患者。將上述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觀察組患者接受131I 治療,先確定每g甲狀腺組織計劃劑量為2.6~4.4 MBq以及甲狀腺質量,甲狀腺質量通過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儀(SPECT)測定;治療劑量=(每g甲狀腺組織計劃劑量×患者甲狀腺質量)/ 甲狀腺最高攝碘率,并根據有效半衰期調整劑量,所有觀察組患者均只行1次空腹口服131I 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他巴唑或者丙基硫氧嘧啶治療,他巴唑劑量為5~30mg/L,丙基硫氧嘧啶劑量為50~300mg/L,所有對照組患者均經歷初治期、減量期、維持期治療。
1.3 療效判斷標準[3]治愈:治療后,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癥狀、體征消失,維持時間長達2年以上。好轉:治療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體征有所減輕,但未能達到治愈標準。無效:與治療前相比,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
1.4 隨訪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隨訪,隨訪內容包括治療效果評價,無突眼患者治療后突眼發生率,有突眼患者治療后突眼緩解率,治愈患者復發率,甲亢性心臟病、肝功能受損、白細胞降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四格表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愈率以及治療有效率的比較觀察組治愈率、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愈率以及治療有效率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突眼發生率與突眼緩解率的比較兩組患者突眼發生率、突眼緩解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突眼發生率與突眼緩解率的比較[n(%)]
2.3 兩組患者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隨訪期內,觀察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甲亢性心臟病、肝功能受損、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又稱為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該病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其發病機制與患者體內存在甲狀腺興奮性自身抗體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4]。促甲狀腺激素(TSH)受體為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中的一員,TSH、TSH受體抗體(TRAb)均可以與TSH受體結合。TRAb可分為兩類,即甲狀腺興奮性抗體(TSAb)、TSH阻斷性抗體,當TSAb與TSH受體結合后,可以發揮與TSH 一樣的生物學效應,導致甲狀腺T3、T4合成分泌增加,從而導致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發生。
目前臨床上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方法較多,不同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在本研究中,我們給予對照組患者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131I 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愈率、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甲亢性心臟病、肝功能受損、白細胞降低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131I 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主要是利用甲狀腺具有高度攝取與濃縮碘的能力,以及131I釋放β射線對甲狀腺的毀損效應,通過破壞甲狀腺濾泡上皮,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釋放。有本研究結果可知,131I 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盡管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可能性增大,但是其具有治愈率、治療有效率高,復發率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等優點,該方法仍然不失為治療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理想方法。
[1] Bhargav PR, Amar V, Kumar CH, et al. Pipestem carotids as a marker of vascular insult in graves' disease[J]. Indian J Surg, 2011, 73(2):168-169.
[2] Daubner D, Spieth S, Engellandt K.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raves' orbitopathy in MRI[J]. Radiologe, 2012,52(6):550-559.
[3] Chen VM, Dagi LR. Ocular misalignment in Graves disease may mimic that of superior oblique palsy[J]. J Neuroophthalmol, 2008, 28(4):302-324.
[4] Iwona BS, Jadwiga SS, Elzbieta K. Lymph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hyroid tissue in children with Graves' disease[J]. World J Pediatr, 2008,4(4).
R756
A
1673-5846(2013)02-0402-03
駐馬店中心醫院內分泌科,河南駐馬店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