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顯明
泌尿系感染老年患者病原菌構成及其耐藥性臨床研究
葉顯明
目的本文主要探討和分析老年泌尿系感染類患者的病原菌構成以及相關耐藥性。方法本文隨機抽取了自2008年4月~2011年5月這一時期本院的200例老年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的250株病原菌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分析總結在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中的病原菌的構成和分布以及對其耐藥性的分析來探討臨床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的臨床用藥情況。結果本次研究的資料統計顯示,在250株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有113 株,占總株數的 45. 2%,所占比例位于首位,糞腸球菌共40株,占總株數15%,居第二位,白色酵母菌位于第三,占12%。各個病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情況有所不同。結論通過了解老年泌尿系感染類患者的病原菌構成以及其對臨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分析,為今后臨床治療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用藥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臨床指導。
老年;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藥性
臨床資料顯示,泌尿系感染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特別是老年患者的泌尿系感染最為常見[1-2]。對于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群的構成的正確掌握以及其對臨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尿分析是臨床正確治療用藥的前提。目前,醫學界對于老年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構成以及相關耐藥性分析的報道并不是很多[3]。本文選擇了自2008年4月~2011年5月這一時期本院的200例老年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的250株病原菌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和分析老年泌尿系感染類患者的病原菌構成以及相關耐藥性,為今后臨床用藥提供一個較好的指導。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文選擇了自2008年4月~2011年5月這一時期本院的200例老年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都是來自住院及門診泌尿系感染患者,其中男患者90例,女160例,患者年齡 都在64~98歲之間,平均 年齡68.5歲。在本次研究中留取患者清潔中段尿或膀胱穿刺尿,并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 》,安排專業人士進行細菌培養后分離出的 250株病原菌。
1.2 方法本次研究所選用的儀器是采用美國DADE BEING公司生產的 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動微生物分析儀,以及革蘭氏陽性復合板和革蘭氏陰性復合板及相關配套試劑。所有的操作都是按照說明書。
1.3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數據的比較,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病原菌的分布構成見表1。
本次研究的資料統計顯示,在250株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有113 株,占總株數的 45.2%,所占比例位于首位,糞腸球菌共40株,占總株數,16%,居第二位,白色酵母菌位于第三,占12%。具體數據詳見表1所示。
3.1 結果分析本組研究資料結果顯示,老年泌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多源于腸道菌群,絕大所數是屬于內源性感染,在本次250株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有113 株,占總株數的 45.2%,所占比例位于首位,糞腸球菌共40株,占總株數,16%,居第二位,白色酵母菌位于第三,占12%。這數據也充分顯示主要以大腸埃希菌為主的內源性感染。這結果也與國內的一些報道結果相似[4-5]。在藥物耐藥性分析中顯示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最低,其次為哌啦西林,數據還顯示大腸埃希菌對大部分酰胺類藥物的耐藥率較高,而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很敏感,對哌啦西林耐藥率也較低,腸球菌對氨芐西林等較敏感。不同的病原菌對不同的抗生素耐藥性不一樣,本文還需指出不同的地區病原菌的耐藥性也有所不同。

表1 老年泌尿感染病原菌構成比例
3.2 結論通過了解老年泌尿系感染類患者的病原菌構成以及其對臨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分析,為今后臨床治療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用藥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臨床指導。
[1] 陳歡,胡云建,毛永輝.尿路感染細菌分布與細菌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3):346.
[2] 李梅,楊海梅.132株腸球菌耐藥性檢測[J].浙江預防醫學, 2006,18(4):24.
[3] 包小紅,李梅.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構成與耐藥性分析[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3):232-233.
[4] 王洽會,劉秀省.64例老年泌尿系感染早期診治臨床分析[J].中國健康月刊,2010,12:133-134.
[5] 徐鳳子.老年中風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預防與護理[J].吉林醫學,2011,32(28):6014-6015.
R231
A
1673-5846(2013)02-0443-02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中心衛生院,廣東廣州 51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