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初
(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斜拉橋外觀優美,結構堅固,經濟成本適中,已經成為了大跨徑橋梁的首先類型之一,斜拉橋通常都是高次超靜定結構,對施工精確度的要求很高,從選定施工方案開始,每一環節都必須嚴格依照施工方案進行準確計算。然而,由于受到預應力、拉索垂度、施工荷載、溫度變化、混凝土變化等因素的干擾,很容易導致施工誤差,而且這種誤差,很可能會隨著施工進展而繼續擴大,影響橋梁的安全性,因此,在特大斜拉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做好施工監控工作,確保選擇最完善的施工工藝,對每個環節都進行精確的檢測,確保施工方向按照正確的軌道前進,保障橋梁的使用安全性。
施工控制工作需要準確的檢測結果作為依據,在斜拉橋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要認真檢測各項施工參數,計算出施工活動中出現的誤差,然后在依據誤差值,通過精確的計算來調整下個階段的施工參數。對于特大斜拉橋施工建設而言,施工檢測主要包括線形檢測,索力檢測,應力檢測,溫度檢測幾個環節。
1.主梁標高和撓度
主梁標高的檢測結果,是控制斜拉橋線形的重要依據,為了避免溫度給檢測結果帶來的干擾,斜拉橋主梁標高的檢測工作最好在清晨日出之前進行,以保障檢測結果具有足夠的精確性。主梁撓度的監測結果,也是控制斜拉橋線形的重要依據,在實際檢測時,可以在各個施工塊件上全部都設置三個對稱的觀測點,在測量主梁豎向撓度的同時,測量主梁的橫向變形。
要對斜拉橋的主梁進行檢測,還要保證在每個懸臂施工階段,都在以下六個環節分別對主梁進行檢測:第一,澆筑塊件之前;第二,澆筑塊件之后;第三,預應力張拉之前;第四,預應力張拉之后;第五,斜拉索張拉之前;第六,斜拉索張拉之后。如果施工中對索力重新進行了調整,還要相應的增加檢測次數,進而準確的掌握主梁曲線的變化規律,控制橋面線形。
2.主梁軸線偏移
為了保障主梁軸線順直,還必須要進行主梁軸線偏移檢測,值得注意的是,主梁軸線偏移檢測應與主梁標高檢測同步進行,并且要隨著荷載、索力的調整增加檢測次數,一些時候,主梁軸線偏移檢測,也可能判定出索塔兩邊拉力是否均衡。

斜拉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準確掌握索力狀態,而且索力檢測是判斷全橋內力的重要依據,索力檢測結果是否準確,關系著線形、主梁內力、主塔偏位,甚至關系著施工安全,可見,索力檢測工作是斜拉橋施工監控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斜拉橋施工過程中,每一次掛索都應該進行索力測試,并且在合攏前后,以及二期恒載完工時,都必須要進行全橋索力檢測,依據檢測結果合理進行調整。
對主梁和索塔進行應力檢測,可以及時掌握斜拉橋主跨的受力情況,了解應力有沒有超限,從而判斷橋梁是否安全,對于應力檢測,在斜拉橋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要進行,也就是說,應力檢測必須要落實到斜拉橋施工的整個過程中,一旦某個環節發現異常,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處理。
施工控制計算是特大斜拉橋施工控制的重點環節,具體計算時,要充分結合施工狀況,以及未來橋梁的運營狀況,此外,計算時還要充分考慮到進程、荷載、溫度、截面、混凝土、預應力等因素帶來的影響,結合以上各個方面的影響來進行綜合計算。
特大斜拉橋的施工控制要在安全施工的條件下實施,因而首先要依據施工方案對橋梁結構進行分析計算,判斷橋梁結構安全性是否符合標準,并且還要校對拉索初張力,保障施工安全,之后要進行施工仿真研究,確定理論應力和期待線形,這樣一來,還能夠為現場檢測工作提供預警依據,進一步保障了施工安全。
為了保證主梁和索塔的安全,確保合攏前主梁和索塔的穩定,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對主梁和索塔的穩定性進行計算,并預先設計出最惡劣的狀態,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合攏前,要嚴格根據懸臂過程中的計算結果,分析出合攏應力以及索力控制方案,并制定合攏后墩梁約束釋放方案,確保方案準確可行,確保施工安全。
在斜拉橋建設中,設計標高是經過荷載、恒載、收縮徐變等因素影響后梁體的理想標高,施工中,確定梁段標高時要充分考慮到豎向位移的影響,設置預拋高值。
假設正在施工的梁段為i梁段,計算i梁段標高的公式即為:

該公式中,Hlmi代表梁段標高,Hsji代表設計標高,∑f1i代表自重撓度,∑f2i代表預應力產生的撓度,∑f3i代表混凝土產生的撓度,∑f4i代表荷載產生的撓度,∑f5i代表橫載產生的撓度,∑fgi代表掛籃變形值。如前文所說,為了防止受到溫度影響,應該在凌晨日出前檢測立模標高,盡可能的縮小溫度影響帶來的誤差。
實踐證明,斜拉橋施工控制措施要從各個方面深入進行,要依據斜拉橋實際構造、施工流程等客觀因素,制定正確的施工方案,確立施工計算措施,設計施工過程的監控策略。由于斜拉橋屬于一種超靜定體系構造,需要運用多種施工技術以及流程工序,加之各部分結構的受力情況存在這差距,必須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控,精確檢測每個階段的施工結果。實際施工經驗說明,溫度等因素對斜拉橋施工過程的干擾很大,如何對各項因素的影響進行精確的計算,還有待于我們繼續探索和研究。下面以某斜拉橋13和14兩個梁段的施工為例,介紹斜拉橋施工過程中的監控措施,如圖1所示。
1 反饋監測結果,并對各項檢測結果進行計算,依據12梁段以及之前的梁段施工情況,再依據索塔頂端的位移情況,確立13梁段標高理論值。
2 完成立模和鋼筋捆綁后進行索力張拉,之后一定要再次檢測立模標高是否合格。
3 如果立模標高合格,就可以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整個澆筑過程中,要嚴格監測梁體變形情況。如果立模標高不合格,那么就要對立模標高進行調整,待到立模標高檢測合格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
4 混凝土澆筑結束后,要檢測澆筑后的梁體標高,并檢測主塔頂端的位移情況,進而分析施工安全性,確定誤差趨向。
5 預應力張拉結束后,檢測測點標高,并檢測底板標高和頂板標高,進而分析整個結構的受力情況,判斷立模標高的準確度。
6 按照以上步驟再進行14梁段的施工。
一方面,斜拉橋的主梁具有很強的柔性,導致在施工過程中,斜拉橋主梁撓度以及索力的浮動較大,難以操控。另一方面,要確保斜拉橋順利完工,并保證主梁撓度以及索力全部合格,除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以外,還要充分考慮到施工當時的環境、材料的影響,及時發現誤差。斜拉橋施工過程中的誤差一旦得不到及時修正,這些誤差往往就會發生積累,當施工繼續進行,懸臂繼續延長,施工活動就會嚴重偏離施工方案,甚至會導致合攏困難,破壞整個大橋的美觀和安全性。由此可見,對于斜拉橋,尤其是特大斜拉橋,施工監控工作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以確保橋體即具有優美的外觀,又具有良好的質量和安全性。
[1]吳鴻慶,任俠.結構有限元分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2]徐君蘭.大跨度橋梁施工控制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周世軍.鋼管混凝土剛構式柔性系桿拱橋的施工控制 [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9,31(06):119-122.
[4]鄔曉光,徐祖恩.大型橋梁健康監測動態及發展趨勢[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2(03):38-40.
[5]韓大建,謝峻.大跨度橋梁健康監測技術的近期研究進展[J].橋梁建設,2009,32(0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