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壯志
(南寧鐵路局車輛處,工程師,廣西 南寧 530029)
南寧鐵路局管內共有215個紅外線軸溫探測站,維修人員249人。目前,按照半月檢的要求,幾乎每天天窗點均有維修人員上線檢修紅外線軸溫探測設備(THDS),而天窗點一般一個方向只有90 min,要完成半月檢檢修任務時間非常緊張。半月檢作業過程中對室外軌邊設備標定的各組數據要做好記錄,作業完畢后再填寫到檢修臺帳上,過程較為繁瑣。半月檢仍使用紙質的檢修記錄,并將這存放在沿線各個探測站上,不能利用設備自身的軟件操作系統提供數據,造成手工臺帳填寫不規范及錯項和漏項等現象經常發生,而且車輛段、車間級管理人員無法遠程及時調閱設備檢修數據,不利于生產調度指揮、分析和提高檢修質量,這與目前THDS設備的電子化、網絡信息化的發展速度相比明顯不匹配。為了實現以計算機技術為基本手段的信息化管理,充分發揮紅外線軸溫探測系統的網絡傳輸優勢,完善THDS設備軟件調閱設備指標數據的功能,實現紅外線維修作業“電子簽到—設備檢修—調閱設備指標—導出數據—錄入數據—車間管理級確認—電子退勤”等環節信息共享、記錄、反饋、分析、統計的閉環管理,構思了THDS設備檢修信息管理系統。
系統分為硬件和軟件2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在探測站和車輛段配置計算機和服務器,實現對數據的記錄、存儲和傳輸;軟件采用客戶顯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層應用程序,實現對數據的共享、記錄、反饋、分析、統計。
1.1 系統硬件及結構
1.1.1 系統硬件 硬件配置主要包括在探測站設置接車計算機1臺,用于打開網頁錄入信息;在車輛段和車間調度各設置服務器1臺,用于存儲數據;利用現有的THDS傳輸通道進行數據傳輸。
1.1.2 系統結構 THDS設備檢修的特點是室內外作業相結合,室內作業包括對室內設備指標測量和利用設備接車標定軟件調閱相關數據,室外作業包括室外設備的指標測量和探頭的各項標定。如果能實現作業中將指標自動錄入到檢修臺帳并能讓車間管理級實時看到檢修過程和結果,則會大大提高動態檢測系統維修工上線作業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因此,根據目前動態系統的四級管理模式,將該系統的用戶劃分為車輛段、車間、班組、探測站四級,用戶權限依據管理級別的不同,設置不同的管理權限,拓撲結構見圖1。

圖1 用戶權限拓撲結構圖
1.2 系統技術特點軟件系統采用ASP.NET客戶/服務器的三層應用程序開發架構,應用功能分為:客戶顯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層。
1.2.1 客戶顯示層 客戶顯示層是為客戶端提供對應用程序的訪問,為操作者提供交互界面,用于顯示數據和接收用戶輸入的數據。用戶可根據所分配的不同權限,進入不同的系統畫面并進行不同操作。系統還可以方便準確地進行項目的流程管理,能快速查詢出各個項目的相關信息及報表輸出。
1.2.2 業務邏輯層 業務邏輯層是系統架構中體現核心價值的部分,包含所有功能頁面的各種業務規則和邏輯的實現。它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業務規則的制定、業務流程的實現等與業務需求有關的系統設計,提供應用程序和數據服務之間的聯系,還包括對所有文件的讀、寫和保存操作需調用的類。
1.2.3 數據層 數據層采用分布式Oracle數據庫,使用Webwork(Java的一個開源框架)對整個顯示層進行管理,為業務邏輯層服務,用來維護、訪問和更新數據庫并滿足應用服務對數據庫的請求,簡單的說就是實現對數據的Select(選擇),Insert(代替),Update(更新),Delete(刪除)的操作。
系統軟件分為探測站基本信息、探測站電子臺帳、動態檢測數據調閱、配件壽命管理、在線文檔管理、系統配置6個功能模塊(見圖2)。

圖2 應用模塊分解圖
2.1 探測站基礎數據模塊提供探測站基本信息錄入、查看以及增刪改的功能。探測站基礎數據模塊包括探測站基礎信息、擴展信息、配件信息和其他功能鏈接。基礎信息包括車間、班組、包機人、線別、探測站名稱、方向、進出站、單雙向、預報類型、公里標、經緯度、設備型號、探測方式、復示站名稱、是否全路聯網、安裝時間、UPS的型號及安裝時間、數字網IP地址、機房位置、機房名稱、綜合防雷情況等;擴展信息需要在該系統安裝運行后填寫,包括一次、二次大修時間、一次、二次中修時間等,這些信息會隨著現實運行情況而改變;配件信息是指在探測站使用的所有配件的動態信息,配件的識別需要借助生產廠家提供的條形碼,分別表示設備類型、配件生產批次和某一批次配件的順序號。
通過此模塊可以實現對探測站信息的查詢、編輯、新建和刪除等功能。
2.2 探測站電子臺帳管理模塊提供探測站檢修臺帳的錄入、查看及增刪改的功能,實現對探測站電子臺帳的管理。管理的內容包括探測站維修人員填寫的半月檢、春秋檢、設備臨修臺賬及工作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其中工作報表由段及車間值班室負責匯總。
2.3 探測站動態檢測數據調閱探測站動態檢測數據調閱模塊的功能主要實現對各個探測站動態檢測數據(包括過車數據、熱軸數據、熱靶數據、標定數據等)的調閱、分析。這種方式需要在鐵路局、車輛段以及車間的服務器上加裝SIC軟件,探測站動態檢測信息經過正常方式上傳到鐵路局紅外調度中心,紅外調度中心將未解析的動態檢測信息文件通過SIC軟件轉發給車輛段,車輛段接收后進行解析入庫,同時將這些未解析的動態檢測信息按照探測站歸屬發送到動態檢測車間,車間進行接收并解析后存放入數據庫,從而各級管理人員可以調閱和分析各個探測站的數據。
2.4 探測站配件壽命管理提供探測站配件壽命管理的功能,包括配件更換記錄、修程提示2個主要功能。配件更換記錄是對探測站配件的更換過程進行全程記錄。即維修人員在探測站進行半月檢、春秋檢或設備臨修時,如需對故障配件進行更換,應該記錄更換配件名稱、更換前配件條形碼、更換后配件條形碼、原因、處理結果(報廢、返回廠家修理)、更換時間、更換人;配件修程提示是對探測站配件在臨近維修節點時,在界面上予以提示。
2.5 在線文檔管理提供車輛段、車間、班組、探測站四級節點的用戶業務文檔在線查看以及干部管理本填寫的功能。通過此模塊來實現對技術文檔的查閱、下載以及干部檢查記錄本的在線填寫、查看。同時在線文檔模塊錄入了鐵道部、鐵路局印發的相關檢修文件、電報、《車間管理指南》(包括崗位責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風險卡控措施、作業指導書等)以便維修人員查閱,指導現場作業。
2.6 系統配置提供系統維護的功能,通過此模塊對電子臺帳系統進行維護,維護內容包括系統的用戶管理、登陸日志和密碼管理。
THDS設備檢修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THDS設備檢修臺帳實時填寫、即時上傳和段、車間及探測站三級數據庫的數據錄入、保存、匯總、分析、調閱、指導管理等功能,取代紙質臺帳填寫,可以提高檢修質量、工作效率和動態檢測系統工作管理水平,對THDS檢修能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管理,在全路的推廣使用應該有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