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梅
摘 要:公路工程中的質量檢測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檢測工作也是工程質量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公路工程質量控制評定驗收的一個主要環節。本文介紹一種在公路工程施工實踐中快速適用的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預控方法——直接控制法。
關鍵詞:公路工程;直接控制法;應用
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其工程的質量至關重要,質量就是生命,責任重于泰山,來不得絲毫的麻痹和松懈。如果質量不合格,路修得越多,浪費就越大,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越是難以保證,因此,質量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技術問題。更是政治間題。但如何確保工程質量,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的預控能力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因為確定工程質量的優劣,不是用“事件”的概念,而是用“概率”的方法,所以公路工程施工中要確保工程質量,不僅要看施工能力,還要看工藝穩定性,不僅要看絕對值,還要看離散性和代表值。如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壓實度,它不單純是個絕對量的比較,還要考慮質量特征值的離散情況,就是說即使單點壓實度檢測值全部合格,但不等于該項指標滿足要求,甚至還可能不合格,所以預控施工中工藝質量的穩定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對其進行既適度又能滿足要求的預控呢?對于一個公路工程施工企業,需要有一套科學的統計方法,定期分析企業內部的各項指標,依靠企業全體職工的努力,綜合運用各種科學方法,試驗檢測,取得大量的數據,對工程質量及工作質量形成全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全面預防、控制和系統的管理,以保證向建設單位提供滿意的合格工程。要選用有效的控制方法,而在傳統的質量控制方法中,往往存在著定性方法多,定量方法少,憑經驗的成分多,科學形成分少。
一、目前施工質量監控中常用的方法
目前的工程質量監控中應用的數理統計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
1、用于分析質量,找出工程質量主要問題的或影響質量主要因素的方法。如巴雷特圖法,魚刺圖法、分層法、關聯圖法、矩陣圖法等。
2、用抽樣原理,抽出一定量的樣品,用于確定數據的分布情況,判定特性分布狀態,以便對工程質量的發展變化進行控制和預測的方法,如頻數表法、管理圖法、直方圖法、高斯曲線法、控制圖法、抽樣調查法、假設檢驗法等。
3、用于找出影響質量的各因素之問的內在聯系,掌握改進質量規律,控制影響質量的相關因素的方法,如相關分析法,回歸分析法,試驗設計法(包括上交設計試驗法)所有這些方法它們的共同特點:一是要有一定數量的相關數據,以便歸納整理,找出規律,進行分析判斷,如《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規定道路工程以13公里作為一個評定路段,二是需要現場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數學理論基礎,因為實際檢驗工作中必須經歷采集數據、整理歸納;統計分析、找出規律;分析判斷、采取措施三個步驟。而現行實際施工中。這些方法并不實用。原因是:一是不符合目前承包商管理技術人員的現狀和大多數采用的雇工作業方式,現場操作人員數學理論基礎并不高;二是實際施工中由于大多數承包商采取平行流水作業,現場檢測路段時一般并達不到規范要求的長度(如1一3公里),而常常是不足:公里,甚至300米、 200米,那么這么短檢測不檢測呢,不檢測不行,因為平行作業下道工序等著要做,如果檢測,以什么標準呢,如果以200米作為一個檢測段,按規范要求,必然要選取較高的保證率系數,實質上等于提高檢測標準,勢必無端增加施工難度,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投入;三是這些方法基本是事后評定,很難進行質量預控。
二、目前國外的直接控制法
現在國外正在工廠廣泛使用的一種口、直接控制法值得借鑒。它的基本方式是:
1、在方格紙上取橫坐標和縱坐標,橫坐標表示抽檢子樣號,縱坐標表示子樣的質量特征值,圖中有五條線,中間一條線為檢測評定時的規定值線,最上和最下一根線分別代表根據試驗確定的檢查路段上下 極限控制線,在規定值線和上下極限控制線的二分之一處各劃一條線,此線稱上下控制線,此二線之間稱 為綠色區域;控制線到極限線之間稱為黃色區域;上下極限線之外稱為紅色區域。
2、判斷工程質量的方法:
(1)將測得的點描繪在控制圖上,有連續兩個點就可以判斷。(2)根據點的分布狀態,確定施工工藝質量和工藝穩定性。判斷的原則是:1)如兩個點都落在綠色區域內,或一個點在綠色區域內,一個點在黃色區域內,則可判斷施工質量可靠,工藝穩定,可正常施工。2)如連續兩個點均在黃色區域內,或有一個點落入紅色區域,則可判斷工藝離差太大,應停止施工,尋找原因,進行試驗調整。
三、直接控制法的優點
1、這種方法簡單明了、快速適用,因為直接控制圖的制作與描點過程都比較簡單,不需作復雜的計算,對現場操作人員不需要有較高的數學理論基礎。且檢測點的質量特征在圖中有明顯的位置。很容易為現場操作人員理解和掌握,因而會調動工人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
2、這種方法切合實際、合理可行,特別適合對完成小工程量路段的檢測評定。對工藝質量要求標準的把握比較適度??朔幏吨须S著檢測點的減少,保證率系數越來越高,工藝質量要求的不確定性,使操作人員難以掌握的。
3、這種方法比較經濟有效地判斷數據的離散狀態和離散范圍,有利于工程質量的預控,因為只要有連續兩個點,通過在圖中的位置,就能測定工藝質量水平,判斷能否滿足規范要求,或確定能否進入正常施工。
4、實踐證明:當施工質量較差時,使用此法會 頻頻報警,從而可以大大提高一次合格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據介紹這種方法在美國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地使用,近年來使用直接控制法的企業從2%上升到15%,而且遷在不斷的增加。筆者認為這種方法在我們公路工程施工中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蘇建林.公路工程施工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行業標準.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033-9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