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佩華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
20 12年11月6日,俄羅斯普京總統簽署命令,解除了國防部長阿納托利·謝爾久科夫的職務,由莫斯科州州長謝爾蓋·紹伊古將軍接替其國防部長職務。這起解職事件之所以引起世界關注,是因為這是俄羅斯立國以來被總統解職的分量最重的政府官員。(圖/CFP)
謝爾久科夫出生于1962年1月,1984年畢業于蘇聯列寧格勒貿易學院,以后分別獲得經濟學和法學副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后在家具行業經商15年,位至圣彼得堡市家具超級市場總經理。謝爾久科夫于2000年進入圣彼得堡市的稅務機關工作,一年后成為圣彼得堡市稅務局副局長,此后在莫斯科先后擔任聯邦稅務署領導人等職務。他于2007年起任國防部長,迎合普京總統等的主張,積極推動俄軍隊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諸如在2008年至2012年的四年時間里,謝爾久科夫采取各種措施令軍隊中4萬名軍官退役或退休,使在軍隊服役的將軍和上將等高級軍官由四年前的1107人減至610人。謝爾久科夫也曾是俄聯邦安全委員會的成員,手中握有三分之一的核按鈕,對普京忠心耿耿,很得普京信任和欣賞。
不過,他的軍隊改革觸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因而遭到這些人的不滿和反對。有人甚至認為,謝爾久科夫進行的軍事改革“使軍隊崩潰,削弱了國家的國防能力”。另外,他在軍隊建設方面的努力則受到資金嚴重匱乏的制約,進展相對遲緩。就在他的事業有可能繼續拓展、進一步輝煌之際卻突然接到普京總統解除他職務的封殺令,可見問題的嚴重性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因為根據普京的性格,除非不得已,他是不會對忠誠于自己的親信突下狠手的。
俄國內媒體對謝爾久科夫被解職的原因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說法一:謝爾久科夫有關軍隊改革的計劃或行動引起俄聯邦安全署官員的反對或不滿。
例如,謝爾久科夫計劃在俄軍隊內部創建軍事警察機構以從事情報偵查工作。但這一計劃遭到聯邦安全署官員的竭力反對,他們認為,該計劃與軍隊內反間諜情報組織開展工作相沖突,正是俄聯邦安全署的反間諜機構搜集到了國防部附屬“國防維修”股份公司領導人金融欺詐和濫用職權從而攫取公司國有財產等犯罪的有力證據。
在誰領導軍事警察機構問題上,謝爾久科夫堅持推薦謝爾蓋·蘇洛維金將軍,讓他領導軍事警察機構的籌建小組。蘇洛維金是個國內頗有爭議的人物,不久前曾經陷入腐敗丑聞。不過這件事沒有做成,在謝爾久科夫被解職的前幾天,蘇洛維金被普京派去了遠東。另外,謝爾久科夫曾力薦自己的副手,國防部副部長謝爾·科洛廖夫擔任聯邦安全署內部保安管理局的局長。
謝爾久科夫的計劃和行動使人們感覺到他的謀劃、心機和其中所包含的國防部有關人員向軍隊和聯邦安全署安插、滲透的意圖,使得安全署與國防部的關系趨于對立和復雜化。
說法二:謝爾久科夫在處理與國防企業的關系方面發生摩擦。
一方面,謝爾久科夫想用較少的錢購買更多的武器裝備;另一方面,謝爾久科夫竭力把錢用在需要的地方,對購買武器采用有選擇性方法,強調購買有質量保證、有豐富技術含量的軍工產品,以至得罪了軍工企業的領導,并使之影響普京的決策。
說法三:對軍事城鎮建設的工作不力。

圖為被俄總統普京撤換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腐敗”兩字仍是最可能的誘因。(圖/CFP)
謝爾久科夫曾遭梅德韋杰夫總理批評。梅德韋杰夫對國防部拖延軍事城鎮建設和軍事設施建設滯后等狀況十分不滿,提出嚴厲批評。他曾經對副總理德米特里·科扎克說:有人要對沒有制訂撥款計劃承擔責任,需要解除某個人的職務。而謝爾久科夫也曾經當面向梅德韋杰夫提出,愿意為建設軍事城鎮不力承擔責任,要求梅德韋杰夫解除他的職務。
說法四:家庭出現裂隙。
謝爾久科夫在第一次婚姻結束后與俄前總理維克多·祖普科夫的女兒尤莉亞·祖普科娃組建了新的家庭,但謝爾久科夫不僅與丈人祖普科夫經常發生爭執,關系緊張,而且因另有新歡與現任妻子的關系也出現裂隙。由于祖普科夫與普京是在圣彼得堡時期共事的“鐵哥們”,又曾經在普京手下擔任政府總理,所以人們認為這是謝爾久科夫被解職的重要原因。
說法五:謝爾久科夫牽涉腐敗案。
問題出在國防部附屬“國防維修”股份公司和國防部官員的身上。“國防維修”公司因以低價出售國有不動產、地塊和股票等財產,使得國家經濟總的損失在100億盧布以上。調查組為此拘押了犯罪嫌疑人葉卡捷琳娜·斯米塔諾娃和她的丈夫馬克西姆·扎庫塔洛,前者負有三項指控,后者兩項。關鍵是,這兩人與謝爾久科夫是同班同學。
此外,根據俄刑典第159章第3條竊取巨額財產罪條款,年僅33歲的原國防部財產關系局局長葉夫根尼婭·瓦西里耶娃被軟禁。瓦西里耶娃不但在莫斯科高檔地段牛奶胡同擁有一幢有13間房的高級住宅(每平方米的售價約在2萬美元),而且擁有大量珠寶、名畫和古董等財產。最主要是,她和謝爾久科夫也是同學,并且關系非同一般。2012年10月25日清晨,俄聯邦調查組在突擊搜查瓦西里耶娃的住處時發現謝爾久科夫身著睡衣、腳穿拖鞋也在屋內。
另外,在俄有關部門已經提醒謝爾久科夫不要干預調查小組的工作,不要為被調查者辯護情況下,謝爾久科夫似乎并沒有聽從勸說,竭力保護上述三位他的大學同學。“國防維修”股份公司與國防部緊密的從屬關系以及謝爾久科夫與瓦西里耶娃耐人尋味的關系,使人們不能不聯想謝爾久科夫涉嫌腐敗的可能性及程度。此外,謝爾久科夫姐姐擁有多套高檔住宅的事實也引起了調查人員的注意。
對上述五種說法進行分析就可以發現,雖然各種因素或情況都可能導致謝爾久科夫被解職,或者他被解職是這些原因綜合的作用,但顯然,第五種說法更具有促使普京下決心做出解除謝爾久科夫職務的邏輯依據。
第一、二個理由只能說明俄政府安全部門之間或安全部門與供應商之間存在利益上的矛盾和沖突,不涉及違法和犯罪,不足以使得普京做出解除自己親信的決定。梅德韋杰夫對國防部的批評固然有理,并根據他的性格也會有解除不力官員職務的決定和行動,但似乎還沒有到要解除謝爾久科夫職務的地步。因為一方面,在梅德韋杰夫擔任總統的四年里,謝爾久科夫在軍隊改革領域做出了成績,梅德韋杰夫在個別的場合也有對于謝爾久科夫的贊譽之言,諸如梅德韋杰夫稱軍隊在謝爾久科夫的管理下更為職業化,稱他的工作有效率,軍隊改革產生了人們長期等待的變化等等。另一方面,軍事城鎮建設的緩慢或資金拖延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歸咎于謝爾久科夫執行不力,而應歸咎于資金不到位或嚴重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梅德韋杰夫向普京提出解除謝爾久科夫職務的建議,普京也不太可能做出相應決定。同樣,因家庭問題導致謝爾久科夫丟失職務的可能性尤其微乎其微。
種種情況表明,普京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謝爾久科夫作為部長的存在或者已經對發生在國防部范圍內腐敗案的深入調查形成阻礙,或者他要對發生在國防部內的腐敗案承擔責任,或者他本人涉嫌卷入腐敗案子之中,或者三種情況兼而有之。
“國防維修”開放性股份公司是國防部所屬國家戰略企業,2008年9月30日成立,包括航空修理、特種武器修理、裝備維修、國防建設、農工、國防動力、斯拉夫、軍貿、紅星等九家主體企業,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在公司首屆三年中任經理委員會主席。“國防維修”是全資國有股份公司,國防部是公司唯一的股東,公司聯系的下屬外包企業有數百家,總資產1945億盧布,擁有大量的國有不動產、地塊。但對這些資產管理存在的漏洞和不當處置使得國防部范圍內的許多優秀資產低價流失。管理者則內外勾結,中飽私囊,形成腐敗案件。其中無法擺脫干系的責任人包括上述曾擔任國防部財產關系局負責人的瓦西里耶娃,負責銷售國防部資產的“專家法律支持中心”總經理葉卡捷琳娜·斯米塔諾娃和她的丈夫,以及與他們有著特殊關系的謝爾久科夫。其實,即使在調查的后期階段,普京對謝爾久科夫還是十分信任的,在2012年10月25日他還要求謝爾久科夫積極配合調查組查清國防維修的“詐騙、竊取”國有資產問題,但僅十天之后,普京就突然解除了謝爾久科夫的部長職務,他的態度和立場的急劇轉變能夠說明許多問題。
俄有關部門最初對“國防維修”的關注是從它經營資產的效率開始的,調查結果表明,“國防維修”有累計80億盧布的債務,它所屬的子企業有350家欠債,甚至包括那些獲得國家數百萬盧布訂貨的企業。欠債較多的是一些大軍區的建設局,其中,北方艦隊建設管理局,欠債11.36億盧布,北高加索軍區建設管理局3.59億盧布,遠東軍區建設管理局7.2億盧布,列寧格勒軍區建設局5.244億盧布等。公司經營的低效還包括145億盧布金額的合同沒有完成,器械維修和技術服務成本上升兩倍。
發現“國防維修”公司問題的是俄聯邦審計署,它對“國防維修”使用國家資產效率的調查始于2010年10月,結束于2012年夏,并發現了“國防維修”非法出售國有資產的犯罪事實,審計署負責人斯捷帕申將檢查報告直接送交普京。之前,2012年3月2日審計署曾對基本檢查結果進行集體審議,之后將結果遞交聯邦委員會、杜馬、國防部、聯邦安全署和軍事總檢察院。
對國防部出售國有資產如此重視有兩個原因,第一,俄法律規定,國有資產在未獲準私有化條件下不能出售,國防部出售資產屬非法;第二,國防部財產關系局局長葉夫根尼婭·瓦西里耶娃等以低于市場價格出售國有資產具有“詐騙、竊取”國家財產的犯罪性質。在調查中,瓦西里耶娃被看做關鍵人物,被認為犯罪數額“特別巨大”。到了12月,調查初步認定的該案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由開始時的30億盧布增加到67億盧布,調查對象由8個增加到14個,案情進一步擴大。
隨著案情調查取得新的進展并不斷被披露,謝爾久科夫被解職的各種原因變得清晰,作為部長,他對圍繞“國防維修”發生的腐敗案情至少負有領導責任。但事態的發展對他并不利。除了他和主要涉案者的特殊關系之外,在克拉斯諾達爾亞速海岸邊耗資3億盧布建成的“艾拉達”休閑中心被以9200萬盧布出售的信息與謝爾久科夫扯上了關系,媒體稱該娛樂中心為“謝爾久科夫別墅”,謝爾久科夫在一年里曾“數次”光顧。2010年“艾拉達”休閑中心開始緊張施工,2011年底建成,對外口徑是軍人療養所,內建有直升機機場、游泳池、散步的公園、停船的錨地和會議大廳,儼然成為封閉的特權者的樂園,并很快以白菜價出售給了有洗錢嫌疑的一家名為“西季工程”的有限責任公司。
尤其要命的是,調查組最近盯上了他的姐姐謝爾久科娃·布齊科娃,因為這位年正式收入只有24萬盧布的女人卻在莫斯科市中心牛奶胡同擁有三套住宅、兩個車庫和一個雜間,房屋資產市值5億~7億盧布。問題在于,牛奶胡同屬于國防部所有的地段,國防部修理這里的大樓曾耗資數百萬美元的財政開支,在牛奶胡同建有泳池、桑拿浴室和健身中心。
被解職后一直沒有露面的謝爾久科夫在2012年12月28日去了俄聯邦調查委員會,并依然保持著在位時的那份矜持。之前調查組數次找他詢問,他都不予理睬,這次因他的律師生病沒有到場,他拒絕作證,要求改日,要等到有律師在場情況下再接受詢問。他的要求得到允許,調查委員會將傳詢他的日期改在2013年1月11日。此外,他亦要求在案情調查結束前不要輕下結論,并堅持要求調查委員會以書面形式問答,因為他曾經每天要簽署7000份文件,無法記住所有調查者感興趣的細節和有關文件。
相對而言,調查方對同謝爾久科夫的接觸也是小心有加,認為“需要有嚴肅的理由”才能對他進行調查。有俄記者認為,謝爾久科夫在被傳詢之后不一定會被關押,他的命運主要由普京決定。不過,普京和梅德韋杰夫都表示,對謝爾久科夫的處理結論最終將由法院做出。
總之,俄羅斯領導人(無論是梅德韋杰夫還是普京)對國內反腐敗斗爭一貫重視和關注,從反腐敗法的出臺到俄中央政府主要領導人每年公布自身財產和收入狀況等都表明了他們的反腐決心和對反腐具有要求達到的明確目標。而普京在總統令中將解除謝爾久科夫的職務稱作是為刑案調查建立必要條件,更進一步表明解職與反腐之間具有的關系。
雖然至目前為止直接涉及謝爾久科夫卷入腐敗丑聞的事實和情況等信息尚不顯著,但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俄羅斯社會狀況的一個基本面,即俄羅斯的官員腐敗現象十分嚴重,并已經在高層官員中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