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會, 謝賢芬
(暨南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廣東廣州 510632)
針對經濟管理實驗室,在實驗室體系、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也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胡嘉將[1]提出了理想的經濟管理實驗室體系架構,包括計算機應用模擬實驗室、場景模擬實驗室、全真模擬實驗室三個類型,地方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再改造。喬興旺[2-3]認為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景性、體驗性、自主性、創造性等特征,并深刻剖析了國內外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建設與發展的問題,認為應當理性借鑒國外在指導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環境、教學隊伍、教學管理等方便的經驗。喬興旺[4]在實驗隊伍建設方面提出兩個方面,一是明確高校經濟管理隊伍建設主體要素及其責任,二是要理性構建實驗隊伍建設的基本規則,這對于高校經濟管理實驗隊伍建設起了重要指導作用。李震、王禮貴、李秀芳[5-7]針對實驗室建設的模式進行了探討,要依賴網絡、服務器、軟硬件設施等,實現實驗室的開放性和資源的整合。文獻[8-12]從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出發進行了一定的探討,要改變原有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樹立理論與實踐教學并重的新的教學觀念,實驗課程也要進行更新,以適合新的需求。孫耀、洪璧、付延玲、史亞利等[13-18]從經濟管理實驗室的作用、存在的問題、軟硬件設施建設、資源共享、人才培養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議。
結合暨南大學“僑校+名校”的辦學方針和經濟管理專業自身的特點,借鑒其他高校實驗室建設已取得的成就,近幾年來開展了“虛擬仿真實驗+校企合作實踐”模式的實踐教學形式改革,注重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改革,提出了綜合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并進行了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重視實際操作、強調能力培養是暨南大學經濟管理教育的優良傳統。從1918年設立商科,到目前已經形成二十多個專業的經濟管理類教育體系,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際操作,強調能力培養的辦學傳統,成為中國內地重要的經濟學和管理學教學與科研基地之一。
實驗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理論教學的基礎和延伸,始終堅持“強化基礎、重視實踐、個性培養與創新能力緊密結合”的實驗教學理念,逐步構建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課外實踐等多維互動、整體提升的創新實驗教學體系,以培養未來華商領袖為己任,著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經管專業人才。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教學目標”示意圖
中心繼承和發揚暨南大學經濟管理教育重視實際操作、強化能力培養的優良傳統,緊貼經濟管理發展的現實需求,全面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校企合作實踐”模式的實踐教學形式改革,注重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改革。強調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有機融合,注重教學體系建設的一體化;強調多個層次的實驗課程設計,以利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針對性培養,以滿足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需要;通過創新拓展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型人才;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開放式實驗教學,以推動本科生素質教育;把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把校內培養與課外實訓結合起來,形成多維互動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努力培養適合境內外經濟管理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
為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綜合應用性人才,遵循經濟、管理、創業等專業之間的相互關聯,交叉滲透的基本規律,作為單項專業實驗的重要補充與有益延伸,中心將增設跨專業綜合實驗課程,讓大學生在這一共同的平臺上融會貫通主修專業與上下游相關專業的知識,開發與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決策能力和綜合執行力,在深耕自身專業的同時,提升綜合應用素質,提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實驗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核心內容是創新,最終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中心結合經管專業自身的特點,通過系統的創新元素設計和應用,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創新實驗教學體系,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整個創新實驗結構框架分為探索性實驗、研究性實驗和創業性實驗。
(1)探索性實驗。涵蓋金融系綜合設計類實驗、財稅系統規劃與設計實驗、國貿設計實驗與經濟設計實驗。通過這類實驗,學生得到不同于傳統批量化教學的訓練,對于培養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效果很明顯。
(2)研究性實驗。更能體現各專業特色,通過這類以模擬性實驗為主的實驗項目,可以讓大學生模擬地參與營銷、企業管理、外貿實務、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經營活動,使之感觸到與真實經營活動近乎一致的氛圍。
(3)創新性實驗。作為實驗教學的高級層次,這是一種培養大學生主動性和自覺性的實驗,主要在高年級大學生中進行。實驗項目一般來自教師的科研課題或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科研設想在實驗室中進行開發和研究。如電子商務項目、物流管理項目的策劃、營銷方案的制作與預演、風景區景觀設計等,其中結合大學生創業項目競賽、挑戰杯競賽以及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等,都是此類實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里所講的探索性實驗、研究性實驗和創業性實驗主要面向高年級本科生所開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更高。圖2是我們提出的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教學方案層次圖。

圖2 創新實驗教學體系

圖3 創新實驗教學過程設計流程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結合各專業的特點,設計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的一體化創新實驗教學流程,如圖3所示。在準備階段,由實驗教師提出相關實驗課題及背景,由學生自主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課題、查閱資料,提出假設和設計方案,經由教師點撥、提示、審核、建議后,開始實施相關實驗。在實施階段,學生根據制定的方案進行操作、觀察和記錄結果,教師適當參與到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有需要時進行一定的指導,最后得出課題結論。進入總結階段后,學生對課題的選題、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探討、反思和總結,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
(1)案例式教學。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科背景和教學特點,可選取不同的案例教學模式:① 主題式案例,圍繞一定主題而展開教學活動的典型實例;②意外式案例,反映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發事件案例;③ 綜合式案例,這是運用教材中的一課或一節內容進行教學的典型實例;④課題研究式案例,這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按課題展開自主研究的典型實例。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分析和研究案例,通過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進入企業運營和管理實景,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心組織的各類課程體系中,宏微觀經濟研究、企業管理、金融、統計、物流、景區規劃與設計的案例教學法最多,學生培養效果也最好。
(2)項目式教學。指導學生參與一個真實的企業實務項目操作,在實戰中總結經驗、教訓,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例如在“資源評價實驗”教學中,布置學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設計、制作一份資源調查與評價分析報告。
(3)研究式教學。指導學生對行業實踐與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學生可利用實驗教學中心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或科技創新,參與諸如“挑戰杯”等各種競賽。借助實驗平臺跟蹤并動態評估學生的學習行為,量化學生學習行為的質量,對學習全過程提供及時的指導,同時也可以為教師提供個性化指導學生的依據,以保證學習全過程的質量。
(4)互動式教學。已形成多層次的互動:一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提供資源、設計任務,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作。通過課外研究活動建立互動,通過中心的網絡信息平臺進行交流。二是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通過團隊實驗項目的設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和研討,并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三是實驗中心與校外實習基地的互動,通過與企業等實習基地的互動,引領學生走進業界,實現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接軌。
(1)實證型教學。由于擁有自己的校內實驗實習基地,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很快;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學生,直接在校內就可以進行實驗訓練,比如到模擬仿真實驗室體驗實戰型環境,學生能力培養不再體現在理論教學和書本知識之上。通過這種校內的基地支撐,在找到合作單位后,安排學生去實習,教師的跟進和指導效果比較有保證。
(2)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源,演示各種案例,使實驗教學更加直觀生動。運用企業實習機會,多收集與專業相近的數據資料和背景素材,并與中心目前的教學實驗平臺緊密結合來實施教學,使學生能在虛擬場景下了解企業的運行實務。傳統的技術實驗也丟掉了掛圖、教師手把手、面對面的輔導方式,而采用多媒體、電子幻燈、視頻以及電子教室系統實現的基于計算機網絡的一對一輔導方式。先進的技術使實驗課程的內容、深度、廣度從量到質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實驗教學效果和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3)網絡化教學。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制作網絡課程或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源,創設網上學習討論區。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實驗教學中心通過裝備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設備,實現了從傳統手工操作、沙盤模擬一躍跨入先進的計算機模擬、網絡化管理的CAI環境。如今實驗教學中心80%的實驗項目通過計算機進行模擬或操作,60%的項目在Internet或Intranet環境下進行。
(4)層次化教學。根據不同的實驗層次,開展不同的實驗教學。基礎性實驗:這類實驗主要面向低年級學生或非本專業的學生,包括三個層次:①認知性或演示性實驗。用于本科生對該實驗所涉及專業知識的全面理解;②驗證性或模擬性實驗。通過實驗對理論教學中的重要結論進行驗證,利用實驗教學環境重現并觀察經營管理活動的運作過程,如通過“管理信息系統”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信息化改造的全過程;③應用與制作性實驗。根據理論教學的要求,完成實驗操作和制作與設計,如商務網站的建設與維護,讓學生了解搭建一個商務網站的全過程。
為充分體現現代教育評價與測量的理念,中心根據不同的實驗課程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方法。考慮到不同層次實驗項目的實驗教學內容,兼顧實驗學習過程和實驗學習結果制訂了相應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
設置了實操能力考核、個人作品考核、小組作品考核、理論知識筆試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力求做到理論知識考核和運用理論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相結合;個體考核與學習小組考核相結合;學習結果考核與學習過程考核相結合,以確保考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實驗教學中心的具體考核采用行程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方法,即結合課程特點與教學要求,建立以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基礎,以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學習態度為參照的綜合考評體系,注重考評方式的多樣化和考評指標的規范化,以保持對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師教學效果檢驗的客觀公正性。基礎性實驗和專業特色的綜合性實驗主要從考勤、實驗過程檢查和實驗報告三個方面綜合考核并確定成績。創新性與設計性實驗一般單獨考試和記分,采用對申請優秀的實驗小組以現場展示、提問、學生作簡單答辯的方法考核后再確定最終成績。
近幾年來中心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實驗教學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獲得的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數目在不斷增加,在全國各類比賽中,比如“挑戰杯”、美國數學建模大賽等,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2年中心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將進一步進行高起點、高水平的綜合改革,實現實驗教學跨越式、內涵式發展,將暨南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成為“具有濃厚華人華僑特色,享譽海內外的‘高端、優質、創新’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基地”。
(References):
[1] 胡嘉將.地方高校經濟管理實驗室體系重構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6):135-137.
[2] 喬興旺.國外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6):188-192.
[3] 喬興旺.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特征剖析[J].科教文匯,2010(3):34-35.
[4] 喬興旺.高校經濟管理實驗隊伍建設方法研究[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4(6):88-91.
[5] 李 震.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模式探析[J].實驗室科學,2011,14(5):145-151.
[6] 王禮貴.國家級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2):98-100.
[7] 李秀芳,秦海英.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模式初探——基于南開大學經濟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經驗的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7):1-6.
[8] 何京蓉,冉建宇.應用型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創新[J].CCE2011,2011:216-220
[9] 宋國利,蓋功琪.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91-93.
[10] 鄧克文,陳 果.高校經濟管理實驗實踐教學基本形式剖析[J].科教導刊,2010(26):19-20.
[11] 蔡 曉,劉福金.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管理創新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4):166-169.
[12] 李維純.高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發展新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7):212-213.
[13] 孫 耀,洪 璧.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建設與探索[J].第八屆全國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建設研討會論文集,2008.
[14] 付延玲.探析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的建設[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4):146-148.
[15] 史亞利.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及管理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25(10):17-18.
[16] 卓雄文.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思考[J].海峽科學,2012(2):72-74.
[17] 石永明,王玲燕.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問題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9(1):173-176.
[18] 王 芳,雷 濤.經管類實驗室發展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6):155-157.